编者按
“运动式治理”这一概念为学界所公认,用于描述使用运动的方式自上而下实现国家目标的治理手段,而竞争性示范城市评比正是常规运动的典型代表。自年起,各地级城市获评的示范城市项目不断增加,地方 府参与评比的动机是是什么?竞争性示范城市评比何以形成了一种“制度化的非制度安排”?刘志鹏发表于《公共管理与 策评论》年第4期的《常规开展的“运动”:基于示范城市评比的研究》一文对此进行了回答。本期对话佳作我们邀请到了北京师范大学 府管理学院的刘志鹏老师对地方 府开展常规运动的动机问题进行讨论,以飨读者。
嘉宾介绍
刘志鹏,北京师范大学 府管理学院讲师,香港中文大学 治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地方 府与治理、 府监管。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部委委托项目等,已在CSSCI等中英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访谈实录
Q1:您近期发表的《常规开展的“运动”:基于示范城市评比的研究》这一论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首先非常感谢公共管理共同体平台对拙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