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跆拳道
一
种下了一颗练跆拳道的心
“龚教练拿着那张跆拳道演示图问我:“你知道跆拳道吗?”我说:“不知道呀。”他问:“你愿不愿意练跆拳道呀?”我问:“跆拳道是干吗的?”他说:“跆拳道是打架的。”他又问我:“你要不要来试试,暑假的时候?”我说:“好呀。”反正我不是喜欢玩儿么,就去了。其实觉得跟大家在一起挺好玩儿的,有许多师兄们,他们会带着我们玩儿。
就这样,我在昌江一中读完了初一,年暑假就去了市体校。一开始接触,我就对跆拳道有好感。每天我脑子里总是在和大家比,我觉得挺有意思的。
正式练跆拳道之前,龚教练让我们先练体能。所谓的练体能,就是绕着田径场跑圈儿。当时体校有很多项目队,有一段时间,体校就有一个全校测试,所有的队都要参加。跆拳道队要跑米,田径队也要跑米,两支队放在一块儿跑,结果田径队的还没我跑得快。在市体校的时候,中长跑我达到国家二级。如果我当年选择练中长跑,可能也会出成绩。
田径队教练对龚教练说:“你把那个队员给我们吧,没练就达到二级了,太厉害了。”我那时个儿特别小,就能达到二级,确实不一般。可我死活都不愿意去田径队,我对龚教练说:“要么我就练跆拳道,要么就不练,要是让我去练跑步,我就回家。”要不到我,田径队经常会借我去参加田径比赛。我参加过很多田径比赛,区里的、市里的,还有省里的。他们叫我,我就去跑,挺好玩儿的。
二
“玩”出棒棒的身体素质
与别人相比我差的是柔韧性不好。跟男孩儿打实战、跑步、踢腿,我都不怕,我最害怕的就是压腿、压柔韧。一开始压腿我压不下去,可你必须得压下去,所以很痛苦。我一边练一边哭,还对教练说我要回家。我不练,教练逼着我练。没办法,只有练呗。练着练着,就练出来了,可其中的苦没人知道。现在我的柔韧性可好了,腿压下去了,下劈腿就成了我的绝杀技。
练了两个月,我就拿了省青少年跆拳道比赛的冠 。有人觉得我太速成了,怀疑我以前练过武术。可我之前根本都没接触过武术,我就是爱玩儿。在学校里,所有的运动项目和比赛项目,我都愿意参加。报了名,我就去跑,作为奖品的那种小本子,我拿过很多。就那样,我把身体素质给练出来了,为练跆拳道打下了基础。
三
教练是世界上最应该受到尊敬的职业
我后来能取得成功,要感谢龚教练。他是一位特别好的教练,给了我好多正能量,他对我的跆拳道生涯很重要。有一段时间,我不想练了。他就去我家,对我父母说:“静钰这孩子有前途,不能不让她练。”记得有一段时间,我就住在龚教练家。他的妻子是外语老师,没事儿的时候,她就给我们上英语课。当初选我进市队,龚教练没敢想过我以后会成为奥运会冠 ,但他一直对我很好,那种好是无私的。我觉得教练和老师一样,是世界上最应该受到尊敬的职业。他们没有其他念头,不图你的回报,他们就想要学生好,能成为人才。我要去省队时,龚教练特别开心。
有一次他带他的弟子去国外参加世界大学生比赛正好碰上了我。龚教练就对我说:“静钰呀,现在我才知道你多么了不起了,那些外国人太厉害了,个子又高,力量又大,我的学生们打不过他们,怕得要命。”我对他说:“他们也是人呀,不用怕他们。”
四
面对现实,除了努力还是努力
年,王志杰教练把我挑进了省队。王教练是在一项赛事上看上了我。那项赛事,我没拿到冠 ,只得了个亚 。王教练是东北人,他说话特别逗乐儿。拿王教练的话说,比赛中我一个劲儿地踢,有股劲头儿在里面,他就看上了我。
有些领导看不上我,觉得我没发展。我那时候1.42米,39公斤。他们就说:“带这么小一个玩意儿来干什么呀,她连最低级别的比赛都打不上。”他们不想要我,怕浪费名额。
王教练就一直为我争取,2年后队里给了我最后一次比赛机会,就是去打在上海青浦举行的第一届全国青少年跆拳道锦标赛,我打的是46公斤级,领导说:“如果拿了前三你就留下,如果没拿前三你就回家。”那时候的路费都是我们家自己凑的。拿了前三给你报销,没拿前三不给报销。
那件事对我来讲其实挺残酷的,我当时是那么小的一个小孩儿,在队里训练得非常努力。我觉得挺不公平的,因为有好多运动员一来就可以进队,拿了前五也可以进队。为什么我要经历这样的事情?我并不比她们差。而且我都能打过她们。通知我去参赛的那天晚上,我坐在楼梯间里,给妈妈打电话大哭了一场。妈妈安慰我说:“没关系,我女儿这么优秀,我们肯吃苦。我们又很善良,即使不练了,只要我们努力,肯定有饭吃。”我对妈妈说:“妈,不会的,我一定能打过她们。”
那两年在队里,我一直被压着,被别人排挤和压制。我基本上不跟她们出去玩儿,也不参加任何娱乐活动。大家都不喜欢我。因为明明可以跑得慢一点,我非要跑得很快。明明可以偷懒儿,我却从来不偷懒儿。那导致她们一偷懒儿就被看出来,天天被教练骂。没人喜欢我,我只有做好我自己。我知道我没有退路,因此就比她们更加努力。在两年多时间里,我练下来别人十年才能练到的基本功,所以基本功特别扎实。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中,我没有服输!
五
越努力越幸运
虽然生活给了我很多困难,但我觉得有时候我挺幸运的,因为总是有人帮我。去上海青浦打比赛,我还被电影《跆拳道》的导演麦丽丝看上了。那次比赛,16进8的时候,我遇到了偏裁的情况。有一些裁判就想让对手赢,我怎么打都不给分儿。麦导正好在拍我的视频,她就对旁边的国家体育总局重竞技运动管理中心跆拳道部领导说:“您看怎么回事儿,那个小孩儿打得这么好,可就是不给上分儿呀。”领导就发现了这个问题。
最后打到“突然死亡”的时候,我心里特别紧张,因为之前打3分才给1分。没办法,打到5比5平,然后就是“突然死亡”法。一叫“开始”,我“嘭”的一腿打上了。场裁是很好的,可边裁老不给分,那时候是他们按记分牌。场上的观众就“哦哦”地起哄,可还是不给分。我又“嘭”的一腿,然后又是两腿。裁判还是不给分,我又一腿,那一下砸得特别准,砸得那个对手都害怕了,可边裁还是不给分。后来再叫“开始”的时候,场裁实在憋不住了,场裁自己判了。和对手握了手下场之后我才发泄,嗷嗷儿地哭。我当时就只有一个念头:这比赛要是输了,队里就待不成了,我就得回家了,路费谁给我报呀?
接下来的比赛,我都是大比分赢,最后我拿了冠 。在那种情况下,很多人可能就放弃了,但我已经没有退路了。如果这时候没有坚持下去而选择回家的话,我面临的问题会更多。再去上学也不可能,再往后我都不知道去干什么,家人也都会受到影响。所以我坚信一句:必生则死,必死则生。后来,我一直在用那件事提醒自己。之后的十个比赛我全是冠 ,再也没输过。
我还打了一场比赛,比分是38比18,那是当时国内跆拳道比赛单场最大分差。那时候得分是没限制的,只要你踢中对手就得分。后来改制了,不会再打出如此大的分差。那场比赛打下来,所有人都疯了。别人问我:“你踢那么多脚,不累吗?”我说:“我不累呀。”领先了也不弃放,我觉得我这种性格可能是天生的,因为爸爸就很倔。小时候玩耍,我也很认真。所有玩的游戏我都不想输,都想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