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李宁公布年中期报告。不出意外,这是一份每况愈下的亏损报告。而在机构评级中,除了高盛给出“买入”,其他机构几乎都是“卖出”评级,在习惯性看好的卖方研究市场,一般只有濒临破产,基本面极其糟糕的公司才会有此待遇。在年,李宁刚放出来“makethechange”的标语。而到如今,当年有些让人忍俊不禁的广告已经被人遗忘。4年以来,似乎真正makechange的,只有一路下滑的业绩和惨不忍睹的股票价格。
改还是不改?这是一个问题
关于李宁失败的原因,大家众说纷纭。大环境上,从03年开始,运动休闲服装行业大举扩张,在年达到产能高峰,之后自然是普遍性的库存堆积。自身战略上,年李宁做了大的战略转型,宣传李宁90后,并进 国际,但对于“90后李宁”,90后未必买账,反而失去了许多中青年用户。而在国际化的道路上,也显得力不从心。此外,耐克在年降价,对市场定位在一二线城市的李宁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90后李宁”广告
无论如何,成功的企业总是相似的,而不成功的企业,各有各的不成功。说起李宁失败的理由时,可以列出许多。但是总归一条,每个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都难免遇上瓶颈。李宁在年顶峰时,不是没有发现这个问题,也试图寻求突破,改变品牌标识,赞助国际赛事。而在这个突破的过程中,你必须避开旧有的成功的模式和逻辑,去探寻新的路。但在这惊险的一跃之后,却是成功者寥寥。
为何鲜有成功?
首先,你过去的成功,可能源于你的基因对旧有环境的适应。就像你是一个特别擅于判断大趋势的投资高手,突然到了一个以选股为王的市场环境中,你就会很难适应。
其次,国际市场和中国的环境是不一样的。就好比你在一个湖里是最大的鱼,但到了海中,不仅淡水变成咸水,而且你将直面鲨鱼的竞争。弄不好,不仅长不成更大的鱼,反而会被吃掉。
最后,企业由个人组成,和个人一样习惯于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若要改革,企业里每一颗细胞都需要转变观念,而这绝非易事。
李宁在转型时,也面临这样的困惑。李宁一次答记者问时,他说,自己的基因,还是一个运动员。他永不服输,希望自己的企业,能脱离本土山寨的感觉。但面对有50年历史的耐克,和90年历史的阿迪,李宁显得既陌生又幼稚。最终李宁不仅没有在国际上抢到一杯羹,连自己传统的阵地,也被阿迪、耐克瓜分。从年到年,国内阿迪达斯和耐克的市场份额,已经从25%提升到了35%。
与之相反,晋江帮的安踏并没有一颗“冠 的心”,他明白自己只是一个从晋江跑到北京卖鞋成功的商人。商人的基因,决定他只要利润为王,山寨不山寨,是否能进入国际一线品牌不是他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