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今年27岁的残奥冠*夏江波,出生在安康市石泉县熨斗镇金星村一个贫困农民家庭,5岁时患小儿麻痹导致腰部以下瘫痪。15岁时因身体素质出色、头脑敏捷被选入陕西省残疾人游泳队练习游泳。进入省队的时侯,夏江波还不会游泳,并且她是队内残疾程度最高的。经过刻苦训练,从年选入陕西省队到年进入国家队,夏江波多次代表中国国家队参加包括残奥会、世界锦标赛及公开赛等国际性大赛。12年的体育生涯,她获得了大小奖牌45枚,其中金牌30枚,成为集残奥会、世锦赛、亚残会、全运会冠*于一身的游泳运动员。
夏江波遭遇了命运的不公,却勇敢地向命运说“不”,她坚持自已的梦想,并用实际行动实现了自已的梦想!今年9月,夏江波将进入北京体育大学学习体育训练专业。夏江波说:“快去上学了,文化课上有些担忧,但我还是有信心的,我会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加倍努力的。”
5岁前的夏江波还是一名能满山梁跑的乡村小女孩,但家里没有留下一张她肢体健全时的照片,夏江波的父母也记不清了,现在回忆起来都是女儿患小儿麻痹后依靠一个小凳子在土房子里移动的身影。
因为不能走路,夏江波没法到大山坡上的村小学上学,只好天天在家里,看着姐姐和妹妹背着书包去上学。在家门口一直望着姐妹们背着书包的背影消失在大山,夏江波别提有多难过,“我要是能去学校上学多好呀。”夏江波想着盼着姐姐和妹妹早点放学回家,好翻看她们的书。有一次姐姐放学回来把书包挂高了,夏江波够不着,只好用一根木棍把书包捅下来,从此后姐姐和妹妹再也不会把书包挂起来了,而是放在夏江波能拿到的地方。姐姐和妹妹也成了她的小老师,妹妹夏幸福现在还记得当年的情景:“不会念的字姐姐会注上拼音,学得很认真,学得也很快。”夏江波说:“我的童年没有书包、没有离开过爸爸做的小木凳。但是我始终相信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一定会给你打开一扇窗。”
年春天,为了备战年北京残奥会,陕西省残联在全省范围选拔残疾人运动员苗子。“当时在镇上工作的亲戚听到了这个消息后,就劝说我的父母带我去试试。”
第二天一早,妈妈背着夏江波离开了家。第一次坐上去县城的汽车,到县残联的时候,前来选人的省残联工作人员,看见夏江波双腿无法行走、身体瘦弱时说:“小姑娘,你残疾程度太重,路都不能走,怎么游泳?让你妈妈送你回家吧。”听到这句话,夏江波感到心中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仿佛又要回到黑暗的小屋与寂寞为伴,夏江波泪流满面,一下跪在地上抱着残联工作人员哭着说:“叔叔请您给我一次机会,让我去试试吧!我一定听话,绝对努力去学。”残联的叔叔被她的执着打动了,同意带夏江波去西安初试,这一试,夏江波留在了省队。
走出大山前,夏江波从来没有下过水,更不要说游泳了,到西安后,陕西省30多名运动员一起参加集训,她才第一次下水。夏江波说:“当时不敢下水,1米8的教练像抓小鸡小鸭一样把瘦小的我扔进了游泳池,我本能地扑腾,但还是沉到了池底,我的眼前一片黑暗,恐惧害怕极了。”
要强的夏江波没有被吓倒,在教练的指导下她开始了超乎想象的高强度训练。每天超过六小时的训练强度即使是正常人也难以承受,更何况是一个下半身截瘫的小姑娘。因为她的下半身没有知觉,无法控制,所以撞在池底和池壁是常有的事,流血、结疤、再结茧……她的身上布满了伤痕,尤其是手上,至今还可以依稀看到斑斑点点的伤疤。凭着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悟性,不会游泳的山村残疾小姑娘夏江波终于也能像一条小鱼一样,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了。
付出就有回报,年在南非举行的残疾人游泳世界锦标赛中,夏江波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枚金牌,还正式入选了国家队。年,夏江波参加了北京残奥会,拿到一枚铜牌。但当夏江波站在领奖台上,听到响起的是别的国家的国歌时,夏江波才知道铜牌跟金牌的距离有多远,她暗暗下定决心:四年后我要站在最高领奖台上,让场内响起中国国歌。
北京残奥会后,夏江波入选伦敦残奥会中国代表团,为了梦想中的奥运金牌,夏江波加倍努力,每天都是泡在水里和力量房里,教练说的每一个细节,她都认真地去练习,成绩也有了很大进步。
年9月3日晚,在伦敦残奥会女子米自由泳S3级的决赛上,夏江波以1分44秒32的成绩打破残奥会和世界纪录,夺得金牌。9月7日,在女子50米自由泳S3级决赛中,以48秒11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又获一枚金牌。如今夏江波回忆起当时颁奖的场景,说:“站在最高领奖台上,拿着鲜花,看到五星红旗升起,听到国歌奏响,我流下了眼泪。”(夏江波提供图片)
夏江波在伦敦街头拍摄的留念照,夏江波说当时看到身后公交车上“平凡中国人不平凡的故事”这几个字就特别喜欢。(夏江波提供图片)
12年的体育生涯夏江波获得了大小奖牌45枚,其中金牌30枚,成为集残奥会、世锦赛、亚残会、全运会冠*于一身的游泳运动员。
今年3月退役回到家乡后,夏江波被安排到石泉县体育运动管理中心工作。她很想带石泉的孩子们学游泳,但县城里没有游泳馆,去汉江游肯定不行,安全没有保障,夏江波希望小县城里也能有个游泳池。
在石泉县体育运动管理中心,孩子们看到夏江波很惊喜。夏江波是她们心目中的励志偶像。
除了做好体育运动管理中心的工作,夏江波还是石泉义工联的义工和形象大使,她想和更多的爱心人士一起帮帮别人。5月13日,“全国助残日”前夕,夏江波带着募集到的价值元的爱心物资来到家乡熨斗镇开展主题为“心系家乡、助残扶贫”的公益活动。
夏江波看望了熨斗镇20户残疾人家庭,为每户送上粮油。夏江波来到熨斗先联村的一间旧民房里,看望身患肢体麻痹卧床六年不起的余富财老人。夏江波红了眼眶,紧握老人的手说:“爷爷,您一定要好好保重您的身体,我以后还会再来看您!”
夏江波还到熨斗镇中心小学看望20名留守儿童,赠送学习用品,还为他们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残奥事迹,令孩子们深受感动和鼓舞,在孩子们眼中,家乡的夏江波姐姐就是他们心中的励志偶像。
夏江波说:“作为一名石泉义工联成员,我心里充满了爱与责任,现在退役归来,我便有时间开展更多的爱心公益活动。帮助别人很有意义,自己的成长之路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
夏江波的卧室一角放着书桌,书桌下书桌边全是书。走出大山前,夏江波因残疾没有上过一天学,小的时候姐姐妹妹的书就是她的书,姐姐和妹妹就是她的小老师。年进入游泳队后白天训练,晚上学习文化课。因自己没有进过学校,花的功夫就比别的孩子多,每次都是最早一个到教室最后一个离开教室。
今年9月,夏江波将到北京体育大学读4年大学,学习体育训练专业。夏江波说:“快去上学了,文化课上有些担忧,但我还是有信心的,我会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加倍努力的。”
房间里有个瑜伽垫子,退役后运动少了,到外面健身也不方便,她就在自己的房间里做做瑜伽,但只能做一些腿不用动的运动,比如做背撑、仰卧起坐等。
夏江波走出单元楼去逛街。小儿麻痹患者有的能够依靠双拐行走,但夏江波的小儿麻痹比较严重,用拐棍走不了路,靠着墙也只能站立几秒钟。
回到家乡后,姐姐和妹妹常推着她到户外转转。看到宽阔清澈的汉江里有游泳爱好者在游泳,坐在轮椅上的残奥冠*情不自禁地挥动着双手,在岸上“游泳”,一脸天真浪漫,夏江波仿佛又回到了她搏击了整整12年的泳池。“汉江太美了,故乡太美了,我真想跳入汉江畅游。”
12年的奋斗,磨炼了夏江波,让她从一个残疾自卑的山村女孩变成了自信开朗阳光的泳坛女神。退役了,夏江波说后面的路更长。
来源:西部网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