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专业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看到男足制造了世界和平的消息,我忍不住笑了,念一句阿弥陀佛善莫大焉。一个13亿人口、GDP全球第二的大国,竟然连一个战火纷飞的小国都踢不赢,中国足球真真邪门呀。
丽尔摩斯不是球迷,至今没搞懂什么是越位。但中国足球一次又一次刷新下限,连丽尔摩斯这样吃瓜群众的好奇心都被勾引上来了:中国足球为什么能烂到如此无耻的地步?
做记者最大的福利,就是可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年,中国启动最高规格的足球改革,只差老大亲自上场指挥踢球了。一时间,足球滚烫、资本蠢动,貌似足球的春天已经来了。丽尔摩斯借着报道足球热潮的机会,准备揭开一个10年前就横亘在心头的谜团:中国足球为什么这么烂?
年的采访中,足协的一位资深人士告诉我,“中国足球还没有迎来最坏的时刻”。他的理由是,中国足球后备人才奇缺,、年出生的运动员人数开始剧减,最严重的是、、年这批球员。其中,年出生、在足协注册的u16运动员只有86人。够惊人了吧。年“墨西哥国家杯”国际青少年足球赛上,代表中国出战的U16国少队以0比6的比分输给了美国国少队,原因在于无才可选、无计可施。而中国的国家队未来也是由他们组成。年中国足协进行过一次家底大调查,统计全国的足球注册运动员只有人,而当年法国有万,日本有50万,连越南也有5万人。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不折不扣的足球小国。
没有足球人口,没有足球人才,哪里来的未来?这一次的中国男足输给叙利亚,果然印证了“中国足球还没有迎来最坏的时刻”。
年恒大许家印搞起“金元足球”,借着金钱大力丸,全球买高手,居然搞定了亚冠。一时间引发尖叫,许教授成了人们心中拯救中国足球的英雄。但看看这两年男足的成绩就知道,中国足球没有变好,跟叙利亚这一战简直烂到让人恶心了。许教授用足球给自己赚到了名声,给恒大赚到了青眼,给中国足球打了一针兴奋剂,仅此而已。没了外援,中国立马足球原形毕露,原来还是那个扶不起来的阿斗。
另一个被人们寄于厚望的是王健林。很多人认为许教授做足球是投机,但王首富对足球是真爱,年以来花费数亿支持中国足球,其中一项是全国选拨足球苗子送到西班牙培训,培养后备人才。这苦心,比许教授花几个钱买外援真诚多了。一直传说王首富会成为中国足协主席,广大球迷翘首以待,希望王首富拯救中国足球于水火。
但是做完这次报道,我认为没有人能凭一己之力拯救中国足球,王首富也不行——因为中国足球的根烂在了教育上,烂在了价值观上。
北京国安副董事长、著名足球评论员张路给我讲述了中国足球到底是怎么堕落的:
“年代,我是北京足球技术领导小组成员,主要工作就是抓校园足球。邓小平说足球要从娃娃抓起,我们就开始抓了。
那时的主要做法就是抓校队、抓尖子、搞全国的‘三杯赛’,但是搞到年就没有人了。失败的原因在于,抓尖子意味着大多数孩子踢不上球,把很多有天赋的孩子挡在门外;搞比赛通常意味着狠练,透支了孩子的潜力,也让很多人失去了兴趣;抓校队导致有的学校拼命挖足球尖子,而其它学校不堪一击,这样一家独大很多学校失去兴趣。为了取得成绩,年龄造假已经成了普遍现象,把16岁说成14岁,你16岁跟14岁踢肯定有优势。造假是一个链条,孩子、父母、老师、公安局等一起造假。也就是这些踢球的孩子从小跟大人一起学撒谎,为什么后来中国足球那么黑,跟这些都有关系。
这些是我亲历的事情,中国足球衰败的根源就在这里。”
每次读张路的这段话,都有心惊肉跳的感觉。为了比赛拿奖,家长、老师、球队、相关部门等等联手毁掉了一个孩子的价值观,也因此葬送了中国足球。年的足球改革以来,校园足球再度升温,张路一再跟教育部门呼吁,不能再走老路,尤其不要成绩导向、大搞比赛。
这种愚蠢的做法并不只限于足球,GDP挂帅导致的急功近利、摧毁自然,应试教育导致的畸形教育,跟中国足球其实是一个套路。
足球像一个隐喻,代表了这个GDP大国最脆弱的一面。足球是一个快乐、激情、彰显个人、解放天性的运动,有天性的解放,才有智慧的迸发。激烈的对抗、坚韧不拔的精神、出人意料的结局都是足球的魅力所在。但是中国的体制、教育,处处都有对天性的束缚。
“我们曾经没有高楼,我们曾经没有高铁,但5年用钱全部都搞定。但是足球别说5年,10年也未必搞得好。”一位业界人士说,“唯独人最难。”
更多细节,请读我在年写的报道《淘金足球》,原文载于《中国企业家》。
淘金足球
文/*秋丽
“咱孵化器里有好的足球项目吗?”
几乎每天,北京斯迈夫体育产业公司总裁袁方都会接到这样的电话。斯迈夫目前在北京、无锡、太原等地有7个体育产业孵化基地,为体育产业创业者提供服务。袁方在体育圈子人脉关系广泛,外号“人脉王”。给他打电话的人形形色色,有创业者,有风投人士,有民企老板,也有取经的体育局局长。袁方的回答一般都会让对方失望:“不光是足球,所有的体育产业都缺好项目。但现在总算是有秧苗开始破土了。”
多年以来,中国足球一直是个小圈子,大富豪们烧钱斗富。这种单调的生态终于在年被打破,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和机构进入这个产业。年初《北京青年报》资深体育记者杜锐受命创办“北京社区足球联赛”,该赛事由北京青年报下属公司运营。“虽然赛事本身很难赚钱,但是通过其他运营方式,它的商业价值肯定是存在的。”杜锐说。北京常年存在只业余球队,在沈阳、成都、广州等足球基础比较好的城市,也都常年存在几百只业余球队。它们的商业价值也都在被像杜锐这样的创业者们努力发掘中。民间足球赛事只是一个方面,各种带着互联网+光环的足球app、各种足球相关培训,还有很多顶着足球噱头的项目,纷纷涌现。
中国足球生态和氛围正在改变。3月29日,第10届斯迈夫体育论坛的火爆程度让创始人袁方感到惊讶——张门票被抢购一空,出席者包括多个城市的体育局局长、20多个市长、几十位投资圈人士,而足球是最滚烫的话题。就在1个月前的2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领衔的中央深改小组第10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3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这份文件。如此高规格的足改方案,顿时让足球成为社会焦点。
“体育产业已经上升到和文化产业相同的层面,这次足球改革不是小打小闹,而是着眼于推动经济发展。”盛开体育总裁龚华说,现在体育产业很像前几年的文化产业, 府为推动其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高规格的文件。年10月20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其中的一组数据引发市场极度乐观情绪:年中国的体育产业总规模要超过5万亿元,而现在中国体育产业才亿元。体育是最后一个没有对市场完全开放的行业,而作为第一运动的足球怎么改革,对于体育产业有风向标的意义,“如果足球可以搞好,整个体育产业都可以搞起来。”
“我不排除投资国内足球俱乐部。”年初王健林曾明确表示万达“不会回中超”,但5月初的一次公开露面时,他改口了。整个5月,王健林日程的主题是足球。5月29日,王健林出现在苏黎世第65届国际足联大会现场,成为首位受邀参加的中国企业家。这得益于年初万达的两场收购——年1月21日,万达收购西甲豪门马德里竞技俱乐部,2月5日万达收购世界第三大体育营销公司赢方体育,赢方体育拥有世界杯亚洲区的转播权。
5月11日,成立才1年的乐视体育完成a轮融资,万达投资以及王思聪的普思投资合计持股11.49%,成为第二大股东。乐视体育号称要拿下90%以上国内外体育赛事的版权,在足球版权方面它已堪称亚洲霸主,拥有欧洲五大联赛版权、以及日韩J、K联赛和澳超联赛版权。乐视还进入了足球赛事运营。年3月,乐视体育获得从-年中国女足超级联赛全球独家媒体版权、冠名赞助销售权和商业开发权。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不要看现在很多人进来,要看3年之后还剩下几个?”一位资深体育人士说,体育产业的投资回报很慢,熬得住的人不多。他认为现在只是投资商们有热情了,但市场的基础非常薄弱,需要时间培育。他指出了一个尴尬的事实:足球产业链上有场地、队员、比赛、观众、媒体、商业赞助6个环节,后4个环节现在都有了,但是前两个很稀缺。中国体育设施匮乏是普遍现象,而大部分父母不愿意让孩子踢球。“如果没有足够多的场地,没有足够多的人参与,也没有振奋人心的好成绩,那么足球产业恐怕还是无本之木。”
喧哗与躁动
连李志南自己都没有想到,会一脚踏进足球产业。
他是个it精英,在广州一家上市公司做了多年高管之后,年回到家乡沈阳创业。现在他的公司是华晨宝马等几家大公司的it外包服务商,日子过得很滋润。
他也是个球迷。回到沈阳之后,他加入了一只有40多人的业余球队,队员年龄从18岁到50岁不等,其中有不少人是他的同学或者朋友。从去年开始,这只球队加入了一个业余联赛,一共有50多只球队打比赛。在沈阳,常年存在多只业余球队,一共有4个不同的联赛,最大的一个联赛有多只球队。
首先引起李志南注意的是球场的火爆,一到周末全满,打联赛都要提前一年预定场地,不然就歇菜。在沈阳,人工草场地踢一场球的费用是块,天然草场地要0多。他动心了,能不能经营一个球场?他还想过能不能把沈阳的民间联赛经营起来?他去找体育局的朋友,发现搞球场不太现实。朋友和他聊起了足球改革的前景,还有即将要召开的斯迈夫体育论坛,这个论坛已有10年历史,被戏称为体育界的“达沃斯”。在直觉的驱使下,他花块钱买了张论坛的门票,3月29日赶到了南京斯迈夫体育大会现场。
会场火爆的情形让他很吃惊,“到处都是人,都在谈足球。”会后和斯迈夫创始人袁方接上头之后,他变成了真正的足球创业者。袁方正在和沈阳市体育局商谈筹建一个足球产业孵化器,需要在沈阳当地找一位合作伙伴,他们几乎一拍即合。沈阳的一家房地产公司成为孵化器的另一个股东,它以0平米的5a级写字楼出资入股,写字楼成为孵化器的办公场所。
和李志南一样,这一波的足球创业者很多都是球迷,或者足球相关从业者。著名足球评论员*健翔成立了动吧足球,公司介绍为“专注少儿足球启蒙教育的移动互联网体育教育服务平台”。像这样带着互联网+光环的足球app很多,很多没有实质内容,有的公号直白地写着“诚寻投资”。作为资深足球记者杜锐也是球迷,而他的一位领导、北京青年报的一位高层已经在一只业余球队踢球20年,这两位球迷让“北京社区足球联赛”的诞生成为可能。
创业者中最有名的人当属李铁。除了著名足球运动员、现任男足国家队助理教练和恒大足球俱乐部助理教练的身份之外,他还是铁字帮足球的创始人。今年3月,“铁子帮全球业余足球联赛”开赛,23个省的几十个城市参与了这场联赛。迅速地在全国铺开,与铁子帮类似连锁加盟的运营模式有关。年底,铁子帮开始在全国招募分舵舵主,这些舵主成为铁子帮足球联赛落地的合作者,他们之间有一套利益分配机制。
足球联赛只是个开头,青训是铁子帮的重点目标。年6月,李铁国际足球培训课堂开始面向全球招募堂主,堂主也类似于连锁加盟商,负责招募和组织当地青少年进行足球培训。这个培训由前国家队主教练朱广沪出任总教练,李铁出任技术总监,与往常的草根培训大不同。在老家沈阳,铁子帮还准备办一所李铁国际足球学校,投资几块足球场。全国各地发掘的好苗子可以直接进入李铁国际足球学校,这些有潜力的孩子如果未来走上职业足球之路,也会成为铁子帮最值钱的资产。铁子帮还搭上了互联网+的顺风车,铁子帮的公号上聚拢着一大批被称为“铁丝”的球迷,他们在这个公号上可以买到很多和足球有关的东西,也可以参与铁子帮的很多活动,比如申请做铁子帮的舵主或者堂主。
年5月18日,李铁、邹达、肖占波、曲乐恒四位兄弟情深的足球运动员创办了铁子帮足球,李铁是最重要的品牌资产。它的商业运营实体为浙江铁子帮体育交流策划发展有限公司,操盘者为董事长邹达。尽管布局看上去很完美,但赚钱还为时尚早。“我跟一些投资人见过面,但是谈起来很难。从商业的角度来说,投资回报确实比较长。”李铁说。
创业者的涌现并孤立一现象。足改方案出台之后,沈阳市足协教练员培训班一下子来了多人报名,而前几年一个25人的培训班连人都凑不齐。沈阳足协秘书长范广会说:“无论是体校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是退役的运动员,这回都来了。拿到教练上岗证可以到学校教足球,发展得好没准还能到中甲、中超执教,大家感到都有奔头。”不仅如此,由于沈阳民间比赛活跃,裁判人手短缺。在范广会的印象中,这种景象在年足球很火的时候出现过,“那时足协注册的青少年足球俱乐部有3、4家,每家都是几百人,比赛特别火,裁判也很多。后来足球大滑坡,私人俱乐部都没有了。现在哗一下又起来了。”
地方 府的反应看上去也很热烈。“以前跟我打交道的都是体育局长,现在很多都是市长。”袁方说。斯迈夫体育论坛有20多位市长来参加,前所未有。
对于官员们的反应,一位中超俱乐部高层表示质疑:“我做足球这么多年,印象里面只有一位管文体的副省长来视察过。所谓的重视从何谈起?我们的省长、书记里面到底有几个是喜欢足球的?”他认为是上行下效,还是上有所好、下必趋之,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情,“如果是要搞 绩工程就很可怕”。
但也有怀着创业者心态的 府官员。5月22日,接受本刊采访时,沈阳体育局长杨树的日程已经满满地排到了7月5日。他的日程表上排着要见的各种类型体育产业公司,也有北京、上海的银行、基金公司,还有国内外的各种体育组织。采访的当天,他正在和志美谈合作,志美是一家经营马拉松赛事的香港上市公司,市值亿港币。
年初,沈阳市委提出了打造“足球之都”的目标,杨树就是这个战略的直接执行人。沈阳是老工业基地,经济一直缺乏亮点,而足球可能给它带来一次转型的契机。
沈阳有辉煌的足球历史。年辽足获得亚俱杯冠*是中国首次获得亚洲冠*,1年中国男足在韩日世界杯的出线之战,赛场就在沈阳五里河体育场。在中国足协评选的足球先生中,有7个来自沈阳。“沈阳人最幸福的时光是年代,那时每个周末都有球看,辽宁队是逮谁灭谁,10连冠呀。国家队11个人10个都是辽宁队员。”出租车司机老杨说,后来经济不行了,好球员都到南方踢球去了。辽曾经有三只中超球队,现在只剩下辽宁宏运一只。
这些历史是沈阳的一笔财富,如何盘活这些无形资产带动经济发展,是沈阳市的领导层经常琢磨的问题。“现在市长几乎一天一个电话,以前一年也不会打给体育局长一次。”杨树说。仅在5月,沈阳市长为体育局就开了两次办公会,杨树做专题汇报,规划、土地、财 等部门的人都参加,很多问题当场拍板。经过杨树反复强调,困扰多年的体育用地问题得到解决,和很多城市一样,沈阳的体育用地总是被商业用地挤占、蚕食,“现在沈阳体育用地规划已经上了规委会了、进入法定程序,谁也改不了”。
杨树的工作主要围绕两点开展:把沈阳的足球氛围搞上去,把沈阳的足球产业搞上去。年以来,沈阳从国内外引入了很多足球赛事,比如国足的很多比赛、明年夏天承办的哥德堡杯世界青少年足球锦标赛。此外,沈阳大中小学、业余队都要打联赛。除了赛事,沈阳发起了城市足球联盟,力图让沈阳成为东北、乃至东北亚的足球交流中心。和所有的城市一样,沈阳的球场也很匮乏,在硬件设施上沈阳也下了本钱。“年我们花万建造了50个笼式足球场,以后财 每年都要不低于这个数字拿钱建球场。”杨树说,沈阳一共要建个球场。
沈阳一直有足球传统,搞好足球氛围并不难,搞好足球产业难度更大。“沈阳体育产业主要发展第三产业,比如休闲体育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杨树说,沈阳浑河两岸50里将打造体育产业集聚带,“这里土地成本低,做体育产业有可操作性。”浑河两岸的高尔夫球场将被拆除,建成连片的足球场,不远处是商务写字楼。他介绍,目前通过招商已经储备了一批项目,此外沈阳还将设立一个体育(足球)产业资金,财 投入资金约1亿,“还有一个足球产业基金,打底是5个亿,包括银行、基金公司在内的十几家金融机构会跟我们合作”。6月27日,斯迈夫足球产业孵化器将在沈阳挂牌,背后的推手也是杨树。
生死俱乐部
相比中小创业者,“大鱼”们的反应更早。
年3月,新华社接到来自中央的关于足球的调研课题,其成果就是足改方案的前身。新华社浙江分社总编辑方益波是该课题的参与者之一,他发现很多大企业对此十分敏感,“6月初正在调研的时候,马云投资了恒大足球”。在更早的年1月,上海绿地集团接手了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年01月27日,华夏幸福基业收购中甲球队河北中基足球俱乐部,并更名为河北华夏幸福俱乐部。
但这只是硬币的一面。年赛季结束之后,冲超成功的重庆力帆俱乐部开始寻求转让,在打给重庆体育局的报告中称,即使卖不掉,也会放弃年的中超资格。足改方案下发之后,重庆市 府给予了很大的支持,重庆力帆董事长尹明善才放弃了转让的想法。
财务上不堪重负是尹明善想放弃的主要原因。根据网易发布的《中超联赛商业价值报告》,年中超16家俱乐部的总投入是48亿,平均每家投入3亿;而经营产生的总收入是20亿,平均每家收入1.3亿。也就是说平均每家亏空1.7亿。这种烧钱游戏,一般的公司根本负担不起。这份报告指出有5家俱乐部实现盈利,但不少人认为能赚钱的俱乐部几乎没有。
“以上座率、经营情况最好的恒大来说,它的成本要比公布的高得多,所以很难说它是赚钱的。”一位业界人士说。此外,这些俱乐部最大的一块收入都来自俱乐部母公司的品牌代言费,属于关联交易。中超的16家俱乐部都是富二代,但中甲和中乙俱乐部就没有这份幸运。多年以来,中甲和中乙俱乐部都是在生死边缘挣扎,球队欠薪事件经常发生。2月27日,就在足改方案通过的当天,沈阳中甲中泽俱乐部宣布退出,原因是母公司资金链紧张。在此之前,中泽尝试把俱乐部转手,转让价格一降再降,最后几乎等于白送也没有找到下家。为了保住这只中甲球队,杨树几乎把沈阳的公司找了个遍,但是有意愿、也有能力接盘的人很少。
没有商业模式、财 困难,是所有俱乐部都面临的问题。在国外,足球俱乐部的收入构成通常是电视转播权占60%,赞助占20%,门票授权等占20%。但在中国,中超电视转播权收入少得可怜。“央视一般给几百万,今年是0万,分到每家俱乐部头上不到万。”辽宁宏运足球俱乐部总经理*雁说,他曾经到访一家降级的英超俱乐部,人家分得的转播权收入是万欧元。这次足改方案明确提出了建立足球赛事转播市场的竞争机制,但由于央视特殊的垄断地位,很多人认为这一点落实有困难。
“能不能国家出台相关 策,央视按成本价转播,广告收入扣除成本后与中超分成?”*雁呼吁说。他预估这种模式下每家俱乐部可以分到万左右,“这就很不错了”。年中超联赛的上座率达到场均人,为亚洲第1、世界第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