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奥运冠*罗微谈跆拳道人生

罗微不“微”,是个“大”女人。

平日里“鸵鸟依人”的我站在罗微身旁顿时成了矮脚虎。

花花老师(图左)与罗微(图右)的合照

(喝一点红酒就上脸的花花只好用花花遮脸)

和她聊天才知道,大的不仅是个子,更大的是她的气度。

和罗微见面是在芝加哥的一个朋友聚会上。时隔04年雅典奥运会已经14年了。褪去奥运会跆拳道冠*的光环,放下在广州经营的罗微跆拳道俱乐部,35岁的罗微只身一人来到马萨诸塞州的SpringFieldCollege(春田学院)深造。

(年雅典奥运会夺冠)

有故事的罗微遇上爱听故事的我,聚会俨然变成了专访。

雅典奥运夺金:回归初心,巧用智胜

训练跆拳道那几年,我们在天津郊区的训练基地进行封闭式训练。每天天一蒙蒙亮就起来出早操,练习一整天。每周只有半天时间出去“放放风”,整的人都快抑郁了。半天也干不了什么,我们出来就看看路,看看车,看看来往的行人,都觉得特别好。

在备赛雅典奥运会前,教练研究了各国选手,认定一名韩国选手将成为我的劲敌。为了考察对手情况,教练一行人专程飞去韩国看那个人的现场比赛。回来有人告诉我:你肯定打不过她。水平比你高太多了。虽然那时候还不敢奢望会获得奥运冠*,但也的确受到这位存在于我想象中的,强大到不可战胜的对手的影响。

(参加品势比赛图片)

我心想没有获胜的希望为什么还要受这些煎熬练到满身伤呢?于是开始懈怠,训练中有一点困难就消极抵触,高难度动作不努力练。这种消极的状态持续了很久。

有一天,教练3岁的女儿因为严重的哮喘进了ICU。教练依然坚守在训练场带我训练,只在中场休息10分钟时出去给妻子哭着打电话,哭完准点回来带我训练。我看着教练红肿的眼睛说:“您就回北京吧。”教练说不行。直到最后的病危通知下来,医生说:“挺不过今晚就没救了。”教练才在结束医院。

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教练也知道我不一定能打过那位韩国选手,还按照把我培养成奥运冠*的标准来履行着他作为教练的职责。我怎么能不努力呢?

(与前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奥运/世界冠*等的合影)

我开始调整心态,不计较结果,把过程做到最好,刻苦训练。有一次来例假肚子疼,陪练是全国男子冠*,他一脚踹到了我肚子上,疼得我坐在地上眼泪直流。教练在场外大喊:“接着打!”

我咬着牙爬起来,眼里全是泪,只能看到模糊的人影。我就凭感觉打,竟然一个下劈把陪练的嘴踢出血了。我挺不好意思的,陪练说:“你看不清都能把我打成这样,奥运会肯定行!”虽然我知道,他只是在鼓励我,但仍非常感激他这“善意的谎言”,教练和陪练们的努力和对我的信任,让我也逐渐找到良好的竞技状态和心态。要是没有他们的鞭策和保驾护航,我也不可能问鼎奥运。

(年雅典奥运会夺冠)

等到04年雅典奥运会时,我点儿背到了极致,抽中了第一场就和那个韩国选手比。我心想着:大不了雅典一日游。

时任北京什刹海体校校长——李贵成校长对我说:“我只有一个要求:热身到满头大汗再上场比赛。”

我心想:这是李校长对我抱有希望啊。如果一点希望都没有,他就不会这样要求我了。

时任国家体育总局拳跆中心副主任——赵磊老师接着说:你以为这是死签,其实是上上签。韩国选手没有参加世界比赛的经验。你在她还没有打开的时候和她交手,是取胜的最佳时机。如果最后一场遇见她,她适应了国际赛事,找到状态,你的胜算就不大了。听了两位老领导的话,我感到了希望。

(与国旗合照图片)

希腊是一个产神话的地方。那一年跳水比赛,最后一轮前排名第一的选手分数本来甩第二名老远,最后一跳只要正常发挥就能稳拿金牌。结果,那位选手一跳,失误了。第二名一激动,心想现在我稳拿第一了,结果一跳也失误了。第三名正常发挥,最后拿走了金牌。那一年射击比赛还有最后一枪打到别人靶上的。

我当时就想:奥运会非同一般比赛,如果不能排除一切杂念,心无旁骛的投入比赛,就可能会在最后关头犯错。

开赛前一天称重,我和韩国选手擦身而过,我发现她比自己矮一点。毕竟她当时只是个高中生,而我那时已经21岁了。我给自己打气,心想:“你比我强什么呢?你是比我多一条腿吗?我为什么就打不过你呢?”很快的,我就在心态上调整过来了。入场时,韩国队教练给了我一个特别挑衅的笑容,我很大方地微笑回应了。

(奥运会比赛图片)

其实那天我的身体状态很不好。可能因为太紧张了,我拉了一天肚子,一点儿东西也没吃,身体很虚。和对手互相敬礼后,我开始拼了命地打,竟然打败了这位强大的对手。现在回看之前的录像,韩国选手的确非常优秀,但她也的确并没有完全进入状态,而我却觉得自己当时在场上的面目表情非常狰狞,真是拼红了眼的感觉。不过,至此我才真正感到有了压力,因为“死签”被我打活了,我好像有希望拿冠*了?!当我意识到自己的心开始有杂念时,我马上告诫自己,要保持一颗纯净的心去比赛,只是比赛!

第二场比赛,对手是来自挪威的选手,我在奥运资格赛中和她打得难解难分,实力也是非常厉害。比赛中她在踢空后旧伤复发后躺在地上治疗休息(规则允许比赛期间有一分钟伤停),可能是没听见提醒,躺了超过1分钟,裁判立即判我获胜。我当时愣是没反应过来。教练在场外着急地挥手大喊:“愣什么?判你赢了!快和对方握手!”我就这样幸运地、“莫名其妙”地赢了~

一路过关斩将,最后一场对东道主希腊选手。这是在人家的主场,所以希腊选手一出来,所有现场观众都在给她呐喊欢呼。我呢,就假装这些欢呼声是给我的,我也冲观众台挥手微笑。

(对战希腊选手图片)

不过当我2:1领先对手时,现场嘘声一片。我心想:“果然不是给我加油的。她有东道主优势,如果和她差不多,那输的肯定是我”。

我又想起赛前对自己的告诫:心无旁骛去比赛!

想到这里,我感觉世界仿佛都安静了,我身处在一个隔绝的小宇宙里,四周一片漆黑,所有的光亮都集中在比赛台上,我的眼里只有站在对面的对手。

关键的最后一局,只剩两分钟,而我还落后一分。主裁判员发出“开始”(Shi-jak)口令,我抛开暂时落后的焦急情绪,让自己平静下来,我想我总习惯做假动作晃晃然后出前横踢,对方总能捕捉到我晃的动作,所以她可以从容的准备好用后踢反击。最后一局,我决定换策略,没有任何晃动的假动作后出奇不意来一个前横踢,对方果然没反应过来,我追平比分后再乘胜追击,最关键的两分钟,我用冷静智胜了对手,夺冠雅典奥运会。

(与世界跆拳道联盟(WT)主席赵正源先生的合影)

伤痛下的世锦赛:我就算爬也要爬过去

奥运之后是05年世锦赛,我领衔出征。中国队参加世锦赛是有夺金任务的,我觉得自己做为奥运冠*,理应担起重任,当仁不让。这一下心态没有调整好,太关心结果了,反而输了比赛。我想:既然都输了,总得学一点东西吧。反思了很久,是自己把结果看得太重,丢掉了初心。所以,05年世锦赛后我开始重新调整自己。

07年世锦赛,我的左腿深静脉血栓,整条腿几乎都是紫色,伴随剧烈疼痛,根本站不起来。记得赛前两周的时候,我努力想站起来尝试踢一踢技术,结果只坚持了10秒就疼得不行而倒地,要知道一场比赛就要6分钟,而一共可能要打5-6场才能夺冠。队伍考虑换其他人参赛,问我的意见,我说:“如果是队伍金牌任务的需要,可以换掉我,但如果来问我,我不会退缩,就算爬也要爬到世锦赛的领奖台上!”

(脚受伤图片,难以想象的疼痛)

最终,队伍选择信任我。比赛在北京昌平举行。到我那一天比赛时,门票炒得特别高,大家对我的期望特别高,都想看北京姑娘在当地比赛。赛前电视台采访我,我只说了四个字:“谁来谁死。”妈妈看到后心疼地说:“傻孩子,你怎么不给自己留后路?”

别人可以不相信我,但我不能给自己留后路。

(比赛现场图片)

最后的结果是我输给韩国,拿第三。因为这个,我没有取得08年奥运会参赛资格。我有严重的腿伤,打成这样已经尽力了,虽然有些遗憾,但没什么好后悔的。

那次比赛后,医生警告我:“如果我老是踢腿去震它,血栓会被震下来,通过血液进入肺里,造成肺拴塞,会有生命危险。”所以啊,想想我也是为跆拳道玩过命的人了!

年亚运会前,我的半月板和前交叉韧带撕裂。我当时坐在地上,看着道馆里贴的自己的照片自言自语:罗微啊罗微,你曾经辉煌过,但最难的不是创造辉煌,而是当跌入低谷时,是不是能重新站起来,这次我不要求你夺冠,你至少得站起来。

最终,我又咬牙夺得了金牌。

(年亚运会夺冠)

后运动员时代:内化跆拳道精神,重新开始

我觉得这些比赛带给我的最大收获不是奖金和荣誉,而是经历本身。我学会了勇敢,或者说是“忍耐”、“百折不屈”。比赛中有那么多不定因素我都能搞定,那么其他的我也可以。做任何事,我都不会怀疑自己行不行,首先去勇敢尝试。所以,我”一把岁数”了还敢在一个陌生的国度,一个无亲无故地方重新开始。

我年也来过美国进修半年。那时我在WisconsinMadison。那个地方人本来就少,加上冬天冷,一清早是见不着人的。有一天寒冬清晨5点,我起床去湖边,发现湖边围满了人。原来是正在举行麦迪逊传统的铁人三项比赛。选手们跳进冰冷的水里游回来时,所有人夹道欢迎,像在迎接英雄凯旋。

当时我就感叹:这就是体育在美国人心中的地位。参加体育运动是培养一个人,尤其是青少年品格的重要途径。

(和中山大学学生一起参加青年教师授课大赛)

于是,我退役后去了中山大学执教,学生都是满怀着对跆拳道的新鲜感和对奥运冠*老师的崇敬和期盼选我的课的,面对学生殷切的眼神,我觉得自己肩上责任很重,在学生正值树立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阶段,作为老师,我应该教给他们的不止是跆拳道的技术,更重要的是跆拳道的精神。

我给学生讲我当年训练中遇到的挫折和经历的痛苦,告诉他们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看着平时娇气的学生在练习跆拳道一段时间后学会忍耐和坚持,咬牙克服困难的过程,不光是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成长,我也为他们感到骄傲;平时我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要求很多,希望他们通过跆拳道武道精神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有很多学生说一开始向国旗敬礼或者向搭档敬礼都只是觉得好玩,但时间长了,慢慢觉得自己开始学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oyunguanjuna.com/aggq/61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