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服务中国,他放弃唾手可得的奥运冠*

为了参加主日礼拜,宁可放弃唾手可得的奥运冠*,埃里克.利迪尔的故事,成为奥运史上的不朽传奇。

奥运冠*,在别人眼里光彩夺目的头衔,在埃里克眼里,却显得那样平常。

就像使徒保罗所说:“他们不过要得能坏的冠冕,我们却是要得不能坏的冠冕。”

在他的坚持下,英国代表团不得不更换了他的百米短跑项目,让他参加四百米赛跑。结果,他不但夺得这个项目的奥运金牌,而且打破了世界纪录。

英国电影《烈火战车》剧照

在电影《烈火战车》的结尾,出现了一行字幕:“埃里克·利德尔,传教士,卒于中国。”

当英国人还在为埃里克赢得冠*举杯庆贺的时候,他却悄悄淡出人们的视野,以宣教士的身份来到中国。

然而,埃里克在奥运史上的传奇并没有结束。

因为在中国的服务,他放弃了四年后的阿姆斯特丹奥运会比赛。他是四百米赛跑世界记录的保持者,可以说,如果去参加比赛的话,极有希望得到这个项目的冠*。

因为埃里克没有参加比赛,这届奥运会四百米冠*为德国人奥尔沙获得,而他并没有打破埃里克的记录。

英国人觉得很失落,媒体发布消息称,英国没有得到这个项目的金牌,是因为埃里克没有来参加比赛的原因。奥尔沙的成绩不如埃里克,他的这块金牌没有含金量。

中国电影《终极胜利》剧照

对于英国媒体的报道,德国媒体自然不服气。于是,围绕着埃里克与奥尔沙,两国媒体展开一场口水战。奥尔沙暗下决心,要找机会与埃里克一决高低。

年,奥尔沙来辽宁参加中、日、德运动会,张学良邀请他留在东北大学,担任体育指导。

奥尔沙想方设法与埃里克取得联系,来天津找他比赛,比赛地点就在埃里克参与设计的民园体育场。

当年的《大公报》报道了这场比赛的盛况:年11月25日下午,民园体育场阳光温煦。听说两位奥运冠*同场竞技,许多人早到赛场等候。天津警备司令傅作义也到场观战。

当身高体壮的费尔沙上场时,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德国侨民一边喊着他的名字,一边用力挥动着国旗。接着,主场作战的天津选手埃里克也登场亮相,赢得观众更热烈的掌声。

在四百米赛跑比赛中,埃里克战胜了费尔沙,勇夺冠*,证实了自己奥运夺冠的实力。

他虽然没有参加阿姆斯特丹奥运会,依然成为这届奥运会的传奇人物。

年,在一次记者采访中,有加拿大记者问埃里克:“你真的很高兴将生命奉献在现在的事业上吗?你难道真的不留恋那闪烁的镁光灯、蜂拥的人潮、激动的观众、大声的欢呼,以及珍贵的庆功酒吗?”

埃里克回答说﹕“当然,有时人会很自然地想到这一切,但我更喜欢我在中国所从事的工作,因为这方面的价值远超过你所说的一切。你知道,这份荣耀是一个永不朽坏的冠冕。”

埃里克在潍坊的纪念碑

就是因为这个坚贞的信念,埃里克死在了中国,埋在了中国。而今,他的纪念碑依然矗立在潍坊市第二中学的校园内。

纪念碑的正面刻着这样的铭文:“他们必振翅高飞,为展翅的雄鹰;他们必竞跑向前,永不言疲累。”

每天一首赞美诗:《主祷文》

长按图片识别







































北京治疗白癜风大概要多少钱
北京安全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oyunguanjuna.com/aggq/19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