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华谊奥创的第1支原创视频
(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可获取高清版)
张雁全,年出生,广东潮州人,跳水奥运冠*、亚运冠*、世界杯冠*。
年,张雁全的父亲将其送入潮州市体操队,一练就是5年。年,爆发力和运动能力强的张雁全,被广州市跳水队相中。年,张雁全的跳水生涯正式开始。
从市队,到省队,再到国家队,这次用了4年。年,张雁全因为在世界跳水大奖赛表现出色,被国家跳水队教练周继红选进国家队。
年东亚运动会,张雁全首次在大型运动会摘金,他分别夺得10米台单人和双人(与陈艾森搭档)冠*,之后张雁全先后获得世界跳水系列赛和国际泳联跳水系列赛分站赛冠*。
年伦敦奥运会,张雁全与曹缘搭档获得跳水男子双人10米台冠*,这也是中国代表团的第七金。
年,张雁全在巴塞罗那世锦赛决赛出现失误,错失金牌无缘大满贯。张雁全四次与世锦赛金牌无缘,其中有一次是因为和搭档在比赛前同一天受伤。
年仁川亚运会,张雁全再度搭档陈艾森取得金牌,这也是他生涯最后一枚分量较重的金牌。
年,张雁全决定返回省队调整心态,但却再也没有拼回国家队。
告别运动员生涯,张雁全毅然选择创业,如今他成为华谊奥创平台联合创始人,希望帮助更多运动员创业,在第二赛场夺取金牌。
|荣耀背后张雁全的AB面人生|▼
1.现实版《摔跤吧,爸爸》
奥运冠*张雁全的故事,要从一部现实版的《摔跤吧,爸爸》说起。
张雁全的父亲张友烈生于上世纪60年代,年轻时就对体育情有独钟并天赋过人,能驾驭单杠、双杆等体操器械,但由于当时条件所限,运动员的梦想始终未能实现。
张友烈一心想成为运动员的情结,很自然地转移到了张雁全身上。
儿子才4岁,张友烈就迫不及待送他到市体校体操队,当时教练以张雁全年纪太小为由委婉拒绝。
等了2年,张友烈终于还是把儿子送到了体操队。
练体操辛苦,张雁全的外婆和奶奶都坚决反对,张友烈不顾家里人反对,就是想让儿子实现自己的运动员梦,他每天都送张雁全到体校,每次都等儿子练完再走。
就像《摔跤吧,爸爸》当中的爸爸,会用尽一切办法让女儿成为优秀运动员,张友烈也是如此,与其说是对张雁全的照顾,不如说是监督,很多时候还亲自上阵手把手特训。张雁全只要不练,就会被爸爸痛打一顿。
用张雁全的话来说,就是父亲似乎冥冥之中就知道儿子会在运动员这条路有所成就。
直到市跳水队选中了张雁全,张友烈心中的巨石才放下,他觉得跳水教练能管得住张雁全。
2.天生恐高,但要上高台
刚刚在体操队适应下来,马上就要转跳水,张雁全当然不愿意,他在家哭了好几天鼻子,张友烈只对他说了一句话:“去跳水队,好好听教练的话。”
就像被遗弃的孩子,张雁全只能选择接受,他那时不明白爸爸怎么那么狠,背着行囊离家那天,张友烈都没有送行。
虽然天生好水但不会游泳,这成了张雁全要克服的第一道难关。
“教练把你扔进水里,然后用绳子一绑,自己游吧”,张雁全说那时就是喝水,喝了一星期就学会了游泳。
学会游泳之后,就是上高台,因为跳水项目每个新兵都是先上台,等有了体重之后才视情况是否转跳板,但张雁全天生恐高,他不敢告诉队友,更不敢告诉教练。
张雁全回忆,第一次训练站在跳台上,自己是被队友硬推下去的。
“每天晚上睡觉都会做恶梦,梦见自己从高台摔下来受伤,也会在梦中惊醒,那种受伤的感觉很真实。”
张雁全和自己的心魔做斗争,他没有退路,背负着父亲的梦想,背负着省里和国家的荣誉。
唯一战胜恐高的秘诀,就是坚持。
体操训练时,张雁全就是最晚一个走,在跳水市队、省队训练时也是最晚一个走,到了国家队,还是最晚走的那三个人之一。
通过日复一日的训练,及自己的反复自我心理暗示,张雁全从恐高,到成就高台冠*,金牌一块接着一块,最经典的当然是年伦敦奥运会,他搭档曹缘获得的十米双人跳台金牌。
3.最好的时代,最坏的时代
这块金牌,就如张雁全跳水生涯的分割线,属于他最好的时代来了,但最坏的时代,也来了。
年,还处在运动员*金时期的张雁全突然做了一个让人意外的决定:离开国家队,返回省队调整。
调整的,是心魔,这个心魔还是因为恐高在作怪。
年巴塞罗那世锦赛,张雁全因为失误丢金错失大满贯,在此之后的2年训练,他一直没办法克服恐高,导致新动作无法完成。
“既然无法前行,那我就只能后退。”
这是张雁全当时的想法,教练觉得这孩子太倔,一直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动作,实际上他们不知道张雁全是怕。
“真的怕。在台上闭上眼,脑里很多时候是出现重大失误。”张雁全没有战胜心魔,“所以最后选择了离开。”
4.转型创业,打造运动员创新创业共享公益平台
离开,是为了更好地回来。张雁全回来的身份,是一名创业者。
运动员创业,其实不乏成功的例子,但因为商场如战场,有太多未知,加上运动员往往单纯缺乏商业经验,就连NBA天神迈克尔·乔丹,都在创业路上栽了不少跟头。
之所以选择创业,张雁全说是因为自己骨子里的潮汕人血液。
众所周知,潮汕人出了太多有名的商人,李嘉诚和马化腾是两个典型的代表,张雁全的父亲也是在创业道路上摸爬滚打了多年,所以张雁全深知创业之路的艰辛。
出于机缘巧合,张雁全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微铭科技集团就像一盏明灯,为他指明了前行的方向。
微铭科技集团总部位于东莞松山湖,是一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集团,拥有庞大的科技、项目、金融和团队资源,在科技和生物医药领域都小有成就之后,微铭科技集团的领航人决心打造一个联合奥运冠*的“体育+科技+金融”的创新、创业共享公益平台。
这个理念,与张雁全一拍即合。
所以,人生就是如此奇妙。
张雁全又回到了运动员这个圈子,只不过角色变了,这次他要帮助他的兄弟姐妹们创业,让他们在这条路上找到捷径。
其实,优秀的创业者与优秀运动员有很多相似之处:
他们都必须具备奉献精神,愿意付出;他们都要有智慧,从不懂到懂,一个高难度的动作反复学习体会,最终实现并展示自己的成功;他们都需要有坚持的精神,十年如一日。
而把科技和创新创业结合,使运动员走向新的舞台,在他们的下半场绽放自己的新精彩,同样,可以腾飞耀起。
“我觉得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比我优秀,更具有奉献、理想、智慧和恒心的人有更多,我希望能和他们联合在一起,形成一股正能量,在第二个舞台创造价值、实现自我价值,只要我们信心坚定,相信这个平台,未来一定能绽放光彩。”张雁全说。
END
荣耀背后的故事
走进奥运冠*的生活,聆听奥运冠*的心声,他们所拥有的不仅仅是金牌。
文:张予
编辑/视频拍摄:毛尖、纪丘、王智
视频剪辑:王智
作者简介:张予,10年媒体从业经历,资深记者,曾报道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等国内外大赛,CBA跟队记者,多次获得全国新闻类奖项,现刺猬篮球创始人。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若想获取内容授权,请联系我们.
支持单位:
微铭科技
睿点文化
刺猬篮球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