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花痴体育(谢绝抄袭)标题:东京奥运“金牌掉皮”:金牌其实只是“银牌”,没你想得那么值钱奥运金牌是每一个运动员的梦想,不仅仅是运动员,每一个普通人做梦也想拿金牌,毕竟那金牌可是“金子”做的,那么大肯定非常值钱。然而真实情况可能要让你大跌眼镜了。东京奥运会中国队夺得了38枚金牌,其中朱雪莹就获得了女子蹦床的冠*。拿到了一个金饼饼,朱雪莹非常开心,对这枚金牌自然是宝贝得不得了,时不时就要拿出来把玩一番。没想到,她的这枚奥运金牌拿手一蹭居然掉了一层皮,朱雪莹忍不住发文求助:你们的奖牌……也能扣掉一层皮吗?这个问题普通人回答不了,朱雪莹这是向其他的奥运冠*喊话,毕竟只有他们手上才有东京奥运的金牌。这金牌怎么会掉一块皮?朱雪莹给出了事情发生的详情:这个一开始真的不是我故意扣的,发现缺了一小块(就图一那样),我以为脏了,就拿手蹭了蹭发现没变化,就扣了一下……就……皮就掉了!话说这金牌不是纯金的吗?怎么会掉皮?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传闻:某某冠*退役后穷困潦倒,在澡堂子给人擦背,然后就把金牌都卖了,卖了很多钱。这里就是很多朋友认知的误区了:金牌其实并不全是*金,其本身价值也没你想象中的值钱。根据奥委会规定,奥运会奖牌的直径不得小于60毫米,厚度不得小于3毫米。金牌为纯银表面镀不少于6克金,银牌就是纯银,铜牌就是*铜。这其中,金牌银牌的用银必须为纯度为92.5%的银子。冷知识一:金牌其实就是“银牌”外面镀了一层金。金价和银价不是同日而语的,因此各国奥组委自然也不会去当那个冤大头,自然都是选择最低标准的6克。冷知识二:铜牌的英文单词Bronze的意思是青铜(铜锡合金),而纯铜的英文是(Copper),但是奥运会用的却是*铜(铜锌合金Brass)。用Bronze来指代第三名应该是因为历史的原因,毕竟青铜、白银、*金……这样的并列词汇由来已久。每个奥组委在奖牌的设计上都会下很多功夫,给出很多概念,因此有时候会出现例外情况。北京奥运会就是用的“金镶玉”,金牌里面含有昆仑玉,不过金子的含量也依然只是6克。用价值不菲的玉代替银,金牌的“含银量”并没有降低,自然不会有人提出异议。这次东京奥运会大打环保牌,回收了7.9万吨废旧家电和万台旧手机,凑齐了制作所有奖牌的32公斤金、公斤银和公斤铜。东京奥组委也因此非常贴心地提醒大家不要去“咬金牌”。金牌只是在银牌外面镀了一层薄薄的金层,可以想象成在银牌外面贴了6克的金箔,如果工艺不到家,那这金箔就贴得不均匀紧实,自然就可能掉下来一块。有的奥组委会给奖牌提供保修,不知道东京这次给不给朱雪莹保修呢,毕竟一个月时间还没过,应该还在三包期限内吧?对于这件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