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前的哥哥,如今的妹妹,看双奥之城

我叫吴卓然,是一名今年正在上大三的学生。我哥哥叫张韬,医院的一名医生。我们兄妹之间一个共同特征是:哥哥和我在相同的年龄分别成为年北京奥运会和年北京冬奥会的志愿者!

我一直听哥哥说过,他成为北京夏奥会志愿者源于一种使命感。他说年7月13日的晚上,他看电视时恰好调到了央视体育频道,听到当时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ThecityofBeijing”,他知道北京申奥终于成功了,当时高兴万分。不过,由于我们家在外地,哥哥当时正上高一,他一度觉得自己离北京年奥运会很遥远,哪想到7年后他能作为千千万万名志愿者之一,在北京亲眼见证了年北京奥运盛事。他觉得自己和奥运有一种缘分,至今他的手机相册文件夹命名仍是“奥运缘”。

年,哥哥在北京奥运会上当志愿者

正是这段让他终生难忘的奥运志愿服务经历,去年6月当北京冬奥会开始招募志愿者的时候,他就特别鼓励我一定积极参与。尽管今年冬奥会比赛正好处在春节期间,但他认为,在虎年这个春节,作为一个中国年轻人在服务北京冬奥会的舞台上,充分展现当代中国年轻人的风采是最好的过节方式。他还给我讲了很多在年北京奥运期间,他和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志愿者们世界各国运动员、观众交流沟通的往事,激起了我的向往,让我报名并全身心地投入到冬奥志愿工作中。

去年的北京冬奥会选拔志愿者的过程很复杂,需要经过好几轮笔试、面试的筛选,才能被录取为一名志愿者。入选后每周要定点定时参加各种培训。比如微笑培训时,在嘴里要咬一根筷子,练习笑容等等。

年,妹妹在北京冬奥会当志愿者

哥哥当年参加过测试赛和正赛服务,测试赛是在水立方做的志愿工作,而到了正赛时是安排在奥体中心和英东体育馆,工作岗位是VOC,即为观众、运动员做交通线路的引导。

在年北京奥运会水球决赛当天,一些匈牙利观众因没买到门票被拦在馆外,水球在匈牙利被称为“国球”,当天恰好是匈牙利队和美国队争夺冠*,一群人聚集在门口情绪焦急。我哥哥先是和他们领队耐心沟通,安抚情绪,了解需求,然后再与奥组委官员协商,最终为他们开辟了一块特殊的“观众席”,结果在那场决赛中,匈牙利队夺得了水球冠*。因为妥善处理了这起突发事件,我哥哥还获得了奥运会优秀志愿者的称号。为此哥哥一直跟我说,作为一名志愿者,要学会观察周围情况,为遇到困难的人提供帮助,主动应变是一名志愿者的基本能力。

与年北京夏奥会不同的是,这次北京冬奥会采用闭环管理,所以我负责的志愿工作领域与当年我哥哥的工作环境有所不同。我的工作需要协助OBS解决冰立方场馆内转播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还需要协助场馆做好转播综合区的物资清点整理工作。

进入闭环工作后,我每天都跟哥哥分享有很多新鲜事儿,在交流过程中我才发现,今年冰立方的运行、管理和年北京奥运会时很不一样。比如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冰立方为每个业务领域都单独设计了可以通行的行动流线。当我第一次跟哥哥提到流线设计时,他的回应是发来一个“笑哭”表情包,感觉冰立方为做好疫情防控真是煞费苦心,并嘱咐我做好个人安全防护。这次水立方摇身一变成了冰壶比赛场馆“冰立方”,每次谈到水冰转换的话题,我俩都觉得很有趣、很感慨,时隔14年,水立方作为双奥场馆能够再次启用,再次成为冬奥场馆的焦点,我与哥哥作为两代志愿者,拥有着属于我俩的独特感受。

年北京奥运会时,哥哥当时集齐了第一套手环并寄给了我,之后他还寄了很多年奥运周边的纪念品,这些特别而又珍贵的纪念品我都留着。当时我有一整套文具都是福娃系列:福娃的笔盒、福娃的笔、福娃的日记本等。这些从北京寄来的礼物,让我当年有了一次近距离接触北京奥运的机会,也从小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奥运的种子。

年北京夏奥会结束后,我跟着家人一起来北京旅游,第一个打卡地就是水立方和鸟巢。当时哥哥引导着我们游览了他曾经工作过每一处地方。当时的水立方变成了水上乐园。没想到,14年后的今天,我又成为冰立方的志愿者,从事着与我哥哥当年一样的志愿服务工作。

从年北京夏奥会,到北京冬奥会,作为兄妹俩,我们共同见证了立体多面的水立方,这是我们的荣幸,这也将是我们兄妹一生最难忘的人生经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oyunguanjuna.com/aggq/121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