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精细化 http://m.39.net/disease/a_9084749.html
金牌!李沧校友陈梦拿下!
在29日举行的东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决赛中陈梦4-2战胜孙颖莎夺得金牌孙颖莎获得银牌这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上获得的第15枚奥运金牌??
这也是青岛选手在本届奥运会获得的首金!
中共青岛市委、青岛市人民 府向中国体育代表团致贺电:祝贺陈梦勇夺东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单打冠*↓↓↓当晚,陈梦家中她的家人在电视机前一起为陈梦加油
获胜的这一刻亲朋欢呼
△陈梦家人及市体育局领导共同在电视机前观看比赛,为陈梦加油喝彩。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柳栋
△陈梦家中拉起的加油横幅。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柳栋
△陈梦家中的奖牌展示柜,里面共展示了块奖牌。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柳栋
△展示柜中展示了陈梦各个阶段的荣耀战绩,宛如一座“乒乓奖牌博物馆”。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柳栋
△陈梦母亲逄敏女士展示陈梦的奖牌柜。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柳栋
△陈梦参加各类比赛的运动员证整齐地挂在楼梯扶手上。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柳栋
01天赋
陈梦出生于年1月15日,今年27岁。
关于名人,大家普遍对其家庭比较关心。在一次采访中,陈梦的妈妈逄敏曾表示,“我家是国棉八厂,那有一个特色学校……”
“国棉厂”这样的词汇,对于新新青岛人来说已经有些陌生了。其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30年代前后,现在早已时过境迁,但很多的老厂房还在,有的焕发新生改建成博物馆之类的场馆。
“国棉八厂”位于老沧口,如今搜索这一词条,还能显示“国棉八厂宿舍”,但该地址新的名称已成为李沧区兴城路街道汾阳路社区卫生服务站。
在这一地址的西北方向大约米,有一座小学——青岛汾阳路小学,这也是陈梦的小学母校。
汾阳路小学始建于年。其学校简介中称,“是一所办学规模较小却以乒乓特色著称的特色学校,年12月底新校建成,年3月投入使用。”
不知是因为陈梦等名将使得学校的乒乓球教育成为特色,还是因为学校的特色为陈梦创造了良机,总之,在家门口的学校遇到了乒乓球,不能不说是一种幸运。
当年,陈梦上学时,汾阳路小学里的户外球台还是水泥的。但对于热爱乒乓球的孩子来说,水泥的球台也足以泛着梦想的光彩。
陈梦对于乒乓球有着一种超乎寻常的热爱,这种热爱的背后,有着运动天赋的支撑。
条条大路通罗马,有的人天生就在“罗马”。
妈妈逄敏曾获得青岛市部队乒乓球比赛冠*,据说还拿过山东省第二名。在谈起女儿乒乓球突出成绩时,母亲也曾玩笑式地表示,一定是遗传了自己。
天生就是千里马,只待良机遇伯乐。
02恩师
任何一名出色的运动员,一定有好几个老师,包括最开始启蒙阶段的,后来就是“晋级”阶段的省市运动队的,再后来就是国家队的“名教头”了。
陈梦似乎每一步都是幸运的。先天,有一名很会打乒乓球的妈妈;后天,一起步就遇到了好老师。
在汾阳路小学有一个叫“蝉翼”的办公室,其主人是吴乃蝉。
之所以给办公室取“蝉翼”这个名字,他认为,蝉煽动翅膀时会发出响亮的声音,他希望自己也能为乒乓球发声。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有唐诗也专门描写了这种生物。
现在看来,吴乃蝉不仅为乒乓球发声,还发出了“高音”,居高声远。
在年,吴乃蝉收陈梦为徒时,就悄悄埋下了希望的种子。
那一年,陈梦只有5岁。
儿时的陈梦(前排左二)
今年70岁的吴乃蝉回忆说,在陈梦5岁时,妈妈将陈梦送到他这里学习乒乓球,第一件事就是请求自己加强对陈梦的步伐训练。
缘,妙不可言。之前,陈梦的母亲和陈梦的姨妈都跟着自己练球。“陈梦妈妈是当时那批孩子里球感最好的一个。”正因如此,他对陈梦也隐隐有些期待。
从5岁到三年级,陈梦跟随吴乃蝉在这儿踏上乒乓球之路。陈梦果然没有辜负吴乃蝉的期望,不仅表现出了较高的天赋,而且练习非常刻苦,夏天烈日当空都热得发烫,陈梦在水泥地上来回进行步伐练习,从不叫苦叫累。
将孩子送到吴乃蝉教练这里,逄敏一百个放心。吴教练本人似乎就是为乒乓球而生,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球痴”。
年,22岁的吴乃蝉辞掉“铁饭碗”工作,义无反顾地来到青岛市乒乓体育特色学校当乒乓球队教练。虽任教练,却也是无编制的临时教练。他认为,能天天打球就行,不在乎其他的。
他的辞职引起了一阵小波动,同事和邻居非常不理解,但母亲很支持他。母亲跟他说,去吧,只要是你喜欢的,你就去干!于是,他怀揣一腔热血投入到乒乓球队的训练中,直至第八年才从临时教练转为正式教练。
从年到年,经过三年训练,吴乃蝉带领校乒乓球队拿回青岛市男子甲组第一名,这是学校首次拿到这么高的名次。“那一刻,我知道,自己的坚持是正确的!”在他心中,这个奖项便是最好的鼓励。
名师出高徒。
少儿时期的陈梦很快就表现出了超人的乒乓天赋,连年在全国幼苗杯比赛中取得突出的成绩。因为陈梦得到的少儿冠*太多,吴教练也记不清到底有多少座冠*奖杯了:“印象最深的一次是青岛市乒乓球少儿比赛,具体赛事名字忘了,当时还上二年级的陈梦就能战胜所有三年级的选手拿到青岛市冠*。”
当陈梦到了9岁左右的时候,董熙教练看上带到了市队。
有报道说,董熙曾说,刚见到陈梦时她才6岁多,这女孩不仅有灵气,也有霸气。“当时她可是我从吴乃蝉教练手里‘硬抠’来的,一看就特别能拼,果不其然,她在训练上真的很能坚持。”
每名运动员都期待遇到良师,每名良师也在寻找着千里马。
通过这些只言片语的讲述,可以看出两名老师的爱才之情,陈梦何其有幸,两名教练也何其有幸。
如今,已经70岁高龄的吴乃蝉依然每天坚持前往学校教孩子打球。谈起陈梦,他对这个徒弟充满了自豪,“全国有数以万计的基层乒乓球工作者,能站在奥运赛场上的人一届也就个位数,我带过的队员能够站在奥运赛场,这辈子也是值了!”
蝉翼,发出了最响亮的声音。
吴乃蝉(资料照片)
03拼博
大年三十,万家团圆,家家户户开始了吃年夜饭。可是,那年,陈梦的爷爷在家里却一直等不来陈梦。
在大过年的时间练乒乓球,本来就够让人不理解的了,这么晚了还不回来,还让不让人过年了?!陈梦的爷爷真的动气了。
在球馆里,教练董熙正在指导陈梦练球。陈梦的爸爸也一直在陪着,一直练到下午6点半,当时董熙觉得有个技术环节不满意,一直给她加练。
回家后,面对生气了的爷爷,陈梦一个劲地劝爷爷别生气,好容易把爷爷“哄”高兴了。
陈梦是为乒乓球而生。父亲陈樑对女儿的评价是,“这个孩子很有韧劲儿,不服输,从小就这样。”
父亲记得,小时候练球的时候,几十个孩子一起练,有的孩子累了之后,往往通过捡球和系鞋带的方式稍微偷个懒,陈梦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很少有偷懒的时候,即便累了也会坚持下去。
“有韧劲儿”是陈梦身上最突出的特点。启蒙教练吴乃蝉曾评价说,“这孩子挺内敛的,有股韧劲儿。输了球不哭,低着头默默听你讲。打赢了也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大喊大叫,只是自己乐一小会儿。陈梦小时候非常听话,训练很刻苦,悟性也很高,当时就觉得这个孩子会有出息。”
进入到国家队之后,繁忙训练、比赛让陈梦很少回家。父亲陈樑回忆称,搬到新家有十年了,陈梦回家住的时间加起来到不了一个月,“即使有假期,也很短,她回来的时候都会去以前学习训练过的地方看昔日的恩师,陈梦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归队的时候从来不会迟到,还会提早走几个小时,比如说大年三十放假回来,大年初三就得回队里报到,在家里也吃不了几顿饭,每次回来都是吃好几斤海鲜,海捕大虾是她最爱吃的。”
曾随中国国家队一起训练的一名中国香港小将说,陈梦是那种“一日三练晚上还要加练身体”的敬业球员,自己崇拜她、想向她学习的正是这种精神。
天赋是基础。但陈梦的成功绝不仅是靠天赋,而是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学习上,最可怕的学霸是明明人家比你聪明,还比你更努力。球场亦然。
有一种定律叫“一万小时定律”,说的是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还有一个定律叫“鸭子定律”。鸭子凫水,看起来很轻松,但事实上,鸭子为了能够浮在水面,它的双脚必须不断地在水中拍打,没有任何一刻是停歇的,这样它才能够游动。
荣誉的背后,是长时间的付出与努力。
日前,有媒体记者来到陈梦的家中,发现乒乓球元素到处可见,客厅正中间有一张迷你乒乓球桌,客厅的墙上挂着陈梦捧起奖杯的各种照片,柜子里面放满了陈梦获得的上百块奖牌和数不清的参赛证件,记录着陈梦从孩童时代到世界冠*的成长历程。
这些静静摆放的荣誉,正像是水面上看似悠闲的鸭子,水面之下是刻苦的拍打。
现在,陈梦家里摆放奖牌的地方还空着两个地方,一个是留给奥运会的,一个是世锦赛的,期待这次奥运会之后能把这里的空白给填上。”
如今,留给奥运会的这个位置,迎来了它的主人——这枚金灿灿的金牌。
年之前的陈梦有公开赛女王之称,虽然年6月开始稳坐世界第一的宝座,但也不断遭到外界质疑,认为她大赛抗压能力不强,别说单打世界冠*,就连亚洲杯和全锦赛的单打冠*也没有拿到过。
但从年开始,陈梦完成了蜕变,10月份的全锦赛上,陈梦连续横扫王曼昱和孙颖莎,首次拿到分量极高的全锦赛女单冠*。此后的世界杯上,陈梦又在决赛中4-1战胜孙颖莎,首次拿到个人单打世界冠*。加上此次总决赛夺冠,陈梦在短短的44天内就拿到了3个大赛冠*。
从“无冕之王”到年夺得三冠王,再到29日拿下东京奥运会女子乒乓球金牌,青岛小嫚多年的梦想终于成真。
祝贺陈梦祝贺咱李沧校友中国健儿,继续加油
来源:青岛日报、琴屿人物、央视新闻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