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把对手打哭,男足在家哭,女排为什么能

北京皮肤科专科医院 http://m.39.net/pf/a_4781506.html

挺进决赛!

在北京时间今天上午的女排半决赛中,中国队以3:1战胜了荷兰队,赢得了进入决赛的入场券,之后将在8月21日与塞尔维亚女排争夺金牌。这也是12年来,中国女排又一次进入奥运会决赛。

女排姑娘们庆祝胜利图自新华网

戳音频重温一下激动时刻

胜利之后,央广前方记者方亮讲述了这样一个细节,女排姑娘们聚在一起庆祝今天的胜利,很多队员流下了泪水,唯独老队员魏秋月没有流泪。熟悉排球的朋友也许还记得,在上一届奥运会中,中国女排负于日本止步四强时,当时的队长魏秋月倒在队友怀里痛哭。当记者问到她今天为何如此平静,她说现在还不是情绪宣泄的时候。可以看出,在这来之不易的胜利后,身经百战的老将所表现出的冷静。

未上场的队员专注地看比赛

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19岁小将龚翔宇在场上状态并不是很好,而主教练郎平却始终没有换下她,赛后有记者问她,她也坦白地说没有更好的办法了。比赛中,她对主教练郎平说太吓人了,郎平只是抱着她说,现在场上经历的一切都是你的财富,等你成为老队员的时候,你要把你现在的感受告诉新的队员。

今天的比赛几乎是一分一分咬下来的。图自新华网

赛后,面对蜂拥而来采访的各路记者,郎平盛赞了队员们的表现:

““我们今天就赢在坚强的意志品质上,今天一分一分咬下来,就是杀出血路,你死我活吧!我认为大家今天赢得特别棒!”,

采访最后她也直言“我太累了,我快要休克了。”她甚至是扶着现场记者匆忙地换了下衣服就赶去赛后发布会。

郎平在赛后拥抱队员图自新华网

女排姑娘们一路走到决赛,她们赢得并不轻松,甚至可以说是艰苦卓绝。而当全国人民看到女排又一次进入决赛,大家不禁热泪盈眶。有网友总结:

中国乒乓把对手打哭,男篮被对手打哭,男足在家哭,女排把观众打哭。

女排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能让无数观众为之动容?女排精神为何又能在风云变幻的三十多年里,始终支撑着一代又一代女排姑娘,甚至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奋勇向前?

“五连冠”的辉煌战绩

尽管中国女排不像中国乒乓那样所向披靡,独孤求败,但是在几十年的历史中,中国女排同样有着辉煌的战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创造了辉煌的五连冠:

年中国女排以亚洲冠*的身份,参加了11月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排球赛。比赛采用单循环制,经过了7轮28场激烈的比赛,中国队以7战全胜的成绩首次夺得世界杯赛冠*。

年女排世锦赛,中国队在与东道主秘鲁队的冠亚*决战中以3比0完胜,获得本届世锦赛冠*。

年洛杉矶奥运会预赛最后一场对美国队的比赛中,中国队以1比3失利。但中美在决赛中相遇时,中国女排丝毫没有受到小组赛失利的影响,以3比0完胜对手。

年世界杯中,中国与古巴的决赛是世人注目的焦点,最后中国女排以3比1获胜。

年9月,在前捷克斯洛伐克举行的第10届女排世锦赛上,中国女排克服重重困难,以8战8胜的出色战绩,蝉联冠*,成为世界排球史上第一支获得“五连冠”的队伍。

照耀一代人的女排精神之光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辉煌的五连冠,使排球成为“三大球”中第一个冲出亚洲的项目,让本并不热门的排球运动在中国掀起一阵流行旋风,并且令“无私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艰苦创业精神;自强不息精神”的女排精神激励了当时为建设祖国拼搏的一代中国人。

上世纪80年代的宣传画图自中国网

在那个百废待兴的改革开放初期,国民充满希望而又感到迷茫,在这个时候,集体作战又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的中国女排,无异于是给了中国社会一针强心剂。那时候,女排已经不仅是一个为国争光的体育项目,更是鼓舞人民奋勇拼搏,提升民族自信与自尊,照亮中国未来的一道曙光。

年11月,中国女排在决赛中以3比2艰难取胜,首次夺得世界冠*,当时,电视机收音机前的人们血脉贲张,人们聚集在天安门广场真臂高呼“中国万岁”“女排万岁”。各大媒体也开始宣传“学习女排,振兴中华”。

当时的《人民日报》就曾报道:

截至年12月4日,中国女排收到贺信、贺电和各种纪念品达3万多件。北京商标一厂、无锡钟表厂等生产单位的职工在信中表示,要“学习女排精神,保证完成和超额完成生产任务。”受“女排精神”鼓舞的北大学子则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

年发行的邮票

女排的气势振兴了那个时代,在郎平的自传《激情岁月》也有这样的描述:“我扣球的形象都上了邮票,女排的集体照做在了日历上,还有纪念币、纪念章、像民族英雄一样。……逼着你只能上不能下,打球已经完全不是我们自己个人的事情,个人的行为,而是国家大事。我自己都不属于自己,女排是一面旗帜。”

女排精神一直在

女排精神一直在

在上一场击败巴西女排的比赛后,主教练郎平说“不要因为一场比赛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

是的,只靠精神赢不了球,技术过硬,努力训练是主要的,过分强调精神力量不可取。同样,输了比赛也不是缺乏精神。然而,抛开输赢来看,这样一项运动能够为全体人民所颂扬的经典,能够让一个人成为感动中国的榜样,能够让一支队伍成为传奇,能够鼓舞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那么“女排精神”无疑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力量。成为了超越体育竞技的另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

今天,我们并不再推崇唯金牌论,并不再会对输赢看的那么重。但是,在女排姑娘们胜利的时候,我们依然会兴高采烈,依然会热泪盈眶。我们感动的,更多是一种信仰的回归,一种拼搏、坚持、努力的精神。

我们更多的是,向这样一种伟大的精神致敬。让人们在今天这样一个略微喧嚣浮躁的社会里,能够通过女排的胜利,通过女排精神再次找到自己的方向。正如 所说的“中国女排告诉我们,当你遇到最大的挫折,甚至看不到前方的时候,你不知道往哪走的时候,就往胜利那走。”

愿女排姑娘们再接再厉,在决赛中和未来创造更多的伟大与感动。

编辑:齐逸凡、柴婧

记者:方亮

图文编辑:韩健

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网百度百科全体育传媒腾讯体育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oyunguanjuna.com/agjj/74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