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北新桥有点嘈杂,跟着人肉导航瞎转了几圈后,面包君终于找到了汉荷设计的大门,这是一座隐藏在胡同深处,开满月季花的小四合院。
图/建筑师马町张涵
一进门就迎来了汉荷“特别员工”(法斗)地动山摇般的扑倒和冲击波式的狂吻。它的日常就是向员工索吻、求抱抱,以此向Boss换取每月狗粮。
点击播放汉荷设计工作室日常
这位Boss,是来自荷兰的马町,他是建筑师,也是北京这座城市的观察者,同自然生活在一起,以自然的方式存在,是他的生活理念。
奥运冠*之家,是汉荷改造的家庭项目之一,将90㎡的老宅扩展成㎡带阁楼、榻榻米的多功能性空间。空间变大,东西变少,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一起来听听跨国夫妻马町和张涵(汉荷设计合伙人)对“家”的独特见解。
下文根据采访对象口述整理
M:马町Z:张涵
奥运之家
马町说:“孩子对于家庭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想要把房子变成一个游乐场,让孩子在其中可以探索和娱乐。”
“客户收集了很多奥运会的藏品,希望能陈列在奥运之家;女主人从小参加国家队集训,一直住集体宿舍,她的梦想就是有一天能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
客厅改造:左右滑动查看
走廊:左右滑动查看
客厅和卧室:左右滑动查看
1
家是大人的桃花源,孩子的游乐场,
理想的空间需要神秘感。
Q1:为什么改造成阁楼的形式?
M:原本客户希望在屋子里建二层,增加使用面积。经过沟通,最终我们决定只占用60%的空间建造阁楼,既尊重了客户的需求,也不会破坏房屋空间和布局,并保证了采光充足。
Q2:阁楼的优势是什么?
M:阁楼最大的功能是解决储物问题,可以将不常用的东西存放到阁楼中。
第二,阁楼对于孩子来说是个神秘的小世界,他们会认为这里是自己的地盘。很多西方家庭都会将阁楼改造成孩子的游乐场,如果邻居小伙伴们来家里做客的时候,可以在阁楼招待他们。
第三,孩子长大之后,阁楼也可以改装成书房,家长也可以在这里招待朋友谈天说地,品茶读书。
Q3:如何规划收纳储物空间,优化整体设计?
M:我们的原则是:
1.不要做成封闭性的空间
2.创造孩子的乐园
3.减少或者舍弃家具的摆放
很工多家庭装修完以后会花很多钱去买家具。但我们在设计之初,就把家具植入进来了。
例如把电视墙放下来就成了一张床,沙发打开后可以变成书桌。
这次改造完成之后,客户只需要再额外购买2张床就可以入住了。让日常生活中家具更有效用,是我们的设计理念之一。
Q4:装修时常能听到”动线“一词,能否通俗解释一下?
Z:动线指的是人在空间内的体验元素,比如常见的房子是A的动线,你走3步就到头了。我们的设计却是“无边际的空间”,每次行走的体验都不一样,就像一个旅程。
另外我们设计了一个3D的动线。设计师给你的通常是平面设计,平面图的动线肯定是2D的,但3D就有了更多可能性。
设计参考:埃舍尔作品
而常见的A动线更像是被动的填充,某个房间大点儿,某个小点儿,没有任何创意,太过单调。一进房间,所有东西一目了然。
房子需要一些神秘感,就像约会一样。进去之后满处转转,才能逐渐发掘探索出一些小秘密。好比苏州园林,咫尺之内藏着乾坤。
Q5:为什么想到做一个带有奥运元素的地窗?
M:这是我们给客户的一个Suprise!孩子总是精力充沛,家里要买很多玩具供他们玩耍。但你不能一直跟在他们屁股后面盯着,那样太累了。如果房间保持了一定的开放性,当孩子在一楼或二楼玩耍时,父母可以通过各种角度看到他们,这就是地窗最大的功能。奥运元素则带来了一种共鸣,也增添了不少活力。
2
很多人只是想要一个样板间或同款,
但我们希望给你的是
独一无二、量身定制的家。
Q1:以前的客厅形态和现在不同?
M:60年代的中国,全家人都住在一间屋子里。后来发展了,大家才知道起居室是起居室,卧室是卧室,家需要很大的空间,每个房间各司其职。
起居室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因为人们意识到,家人需要更多的时间待在一起。我觉得是社会的变化决定了家居观念的变化,如今,装修不再是给家化妆,而是让整个空间更适应生活的需求。
家也是孩子的成长空间,会塑造他的人格。好的家,会让你的孩子养成独特而闪亮的个性。
Z:我们希望通过改造家居,传达更好的生活态度和追求。你的家,是你和下一代最主要的生活空间,会影响到你和下一代的想法。
M:我们看到很多建筑,是为了经济发展而造,并没有考虑过下一代。所以我们在着手构建每个项目之前,都会先告诉自己:这座建筑要留给孩子,留给下一代,这是为未来而造的,这才是家该有的样子。
Q2.改造过程中发生哪些趣事?
M:客户非常信任我们,他在改造期间因为奥委会的工作需要,去了30多个国家,根本没有时间去检查各种细节,跟我们争论,完全把房子交给了我们。
Q3.汉荷设计成立以来,你们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M:可能是因为在中国,大家对于专业人士总有自己的标准,很多客户觉得我们太年轻。大家不习惯以工作经历和经验来判断成熟度或是专业的强弱,而是看年龄。
Q4.中西居住风格和生活理念有哪些不同?
M:很多中国家庭非常重视房间内部的装饰,例如对小房间、紧凑空间的装饰和改造。西方更重视的是对开阔空间的设计。
例如如何使用自然光,如何搭配自然元素,让整个布局看起来更舒适和谐,不会只为了房间的格局去打通某一堵墙。
中国的房屋建造历史源远流长,讲究方方正正,类似于汉字“口”,设计师会在这方寸间植入“金木水火土”这五行元素”,让房间变得精致,然而在西方人眼中这样的设计反而更像“囚”。
图/PujohnDas
尤其体现在公寓楼或者住宅楼上,一个个紧凑的房间堆积在一起,更像是一种“复制”和“粘贴”的产物。
Z:在很多中国家庭看来,房子只是一个旅馆和储物间,“没有Lifestyle,justliving.”细想一下,你每天都有8-10个小时的时间要待在家里,差不多40%的生命,为什么要在一个不理想,没有自己风格的空间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