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九月,从遥远的里约接连传来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中国运动员邹莉娟在残奥会上连续打破两项世界纪录,夺得两枚金牌!这也是奥运金牌首次花落扬中,花落新坝。
▲邹莉娟在女子标枪F34级决赛中,以21.86m的成绩获得金牌,打破世界纪录。
▲邹莉娟在女子铅球F34级决赛中,以8.75m的成绩获得金牌,打破世界纪录。
▲邹莉娟在领奖台上
年的仁川亚运会上,邹莉娟获得了f34级铅球及标枪两个项目的金牌;在年全国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上,她在女子f34级铅球比赛中以9.01米的成绩勇夺冠*,并打破了7.90米的全国纪录。同样是在年,在世界残疾人田径锦标赛上,邹莉娟获得了f34级铅球及标枪两个项目的金牌。年9月10日凌晨,巴西里约残奥会女子f34级标枪比赛,邹莉娟以21.86米获得金牌,并打破了由本人保持的20.98米的世界纪录。
赛场上,她是世界冠*;生活中,她是新坝工人。昨天下午,小编在我镇有能集团报告厅见到了wuli冠*小邹。
一进门就迎上小邹,小邹迅速挥手回应我,脸上一下子笑开了花,特别热情,这个世界冠*,贼亲切啊!
▲小邹面对镜头,她说早就习惯了咧。
小邹做完报告后,小编就“尾随”她去了一旁的会议室,我估计啊,我应该是和小邹聊天时间最长的媒体工作者了。
那一番长谈,小编才知道这个90后小丫头,虽只经历了22个春秋,却已经成为一段传奇。
“人既然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要好好活着”
这是小邹哥哥对她说的话,她永远记在心上。
年8月6日,小邹出生在徐州邳县一个普通家庭,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因为双腿残疾,家人给了她更多的关怀,但是,当她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和别人不一样时,她很自卑,也很沮丧,经常躲在角落伤心哭泣,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
哥哥知道后,抽出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小邹,给她讲张海迪、海伦凯勒等残疾人的励志故事。哥哥说,人既然来到这个世界上那就要好好活着,身体残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破罐子破摔,不好好努力,人残志不可残,一定要自强不息。
哥哥的话犹如当头棒喝,从此,小邹开始努力改变自己,不仅性格变得开朗起来,还主动提出想去上学,融入外面的世界。因为家境不富裕,成绩优异的姐姐主动辍学,把上学的机会留给妹妹,父母则无论刮风下雨,每天接送照顾。
▲小邹脸上永远都带着灿烂的笑容。
家人的付出让小邹更懂得坚强和感恩,她开始对生活充满热情,在同学中,她不是相貌最出众的,却是最能感染人的。或许就是因为这样,徐崇尧教练才在那么多候选苗子中,一眼相中了她。
在里约残奥会赛场,当小邹知道自己的成绩后,异常开心地笑了。
这是小邹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我问她,当看到五星红旗徐徐升起,有想哭的冲动吗?她回答:“没有,我觉得过去训练所受的苦没有白费,我努力了,成功了,这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为什么不大声笑出来呢?”瞧,现在的小邹,多么强大!
“不试一试,怎么知道自己行不行?”
如果没有小邹和徐崇尧教练的坚持,就不会有今天的世界冠*。
年,徐崇尧代表江苏省残联到各个学校选拔运动员苗子。当他看到手臂足够长,身体条件非常不错的小邹,马上选中她。徐教练说:“有没有天赋,那是一种感觉,只有教练懂,或许是一句话、一个动作,或许,只是一个眼神。”
▲小邹和教练在一起
别看徐教练笑得这么欢
之前在报告厅看到他是下面这样滴↓↓↓
是不是很冷峻?后来在会议室,小邹就把他给“出卖了”:教练他只是长得凶。教练听着,嘿嘿嘿地笑起来。由此可见,小邹和教练之间的感情深厚。赛事结束后,教练曾说:“邹莉娟是一个很有天赋的运动员,平时训练也非常刻苦。这次里约残奥会夺冠,可以说是在‘意料之中’”。
当初小邹知道教练选择了自己,那一刻她激动极了!要知道,她从来没有把自己和体育竞技这个词联系在一起。可是她又犹豫了,体育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还需要长时间待在离家千里之外的城市进行封闭式训练。再说,她能上学是姐姐牺牲学业换来的,这么做,对得起姐姐吗?
与此同时,小邹的家人也坚决反对。他们不忍心小邹孤身在外,不愿意她训练受苦。但是徐教练没有放弃,他一通电话一通电话地往小邹家里打,又亲自上门做工作,终于打动了小邹,她对父母说:“雏鸟长大了总是要学会自己单飞,我想出去见识外面的世界,不试一试,怎么知道我行不行?”最终,父母同意了,18岁的小邹只身一人跟着徐教练离开家乡,来到南京训练。
▲小邹在里约残奥会赛场留影
“只要坚持,忍下所有的苦,总有一天会成功”
想象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训练的辛苦还能承受,可是每天重复的内容却考验着一个年轻女孩子的忍耐力,而且,小邹发现,和她一起训练的还有还几个孩子,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就淘汰了一大批。年全国比赛后,徐教练手下就只留下了小邹一个人。
“可怕的淘汰率让我第一次见识了竞技体育的无情。”从那以后,小邹抛却了一切想象,下定决心要付出百倍、千倍的努力。只要坚持,忍下所有的苦,总有一天会成功。这是临行前,妈妈的嘱咐。
▲小邹刚到达里约时的留影
说起训练时吃的苦,小邹总是呵呵地笑,就是说不出怎么苦,这种高强度训练的生活,“我已经习惯了,而且很喜欢,我喜欢有规律的东西,它让人头脑清晰。”但她曾经经历过的一切,徐教练全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徐教练说,体育竞技对于一个健全的人来说尚且是艰难的,更何况是小邹这样双腿残疾的人呢?平时,小邹每天训练6个小时,光是扔铅球、扔标枪就不下百次。“投掷铅球不单单是用手臂的力量完成,还需要其他肌肉力量的协调,想要出成绩,必须通过超高强度的训练来完成。”
▲小邹在进行力量训练
徐教练还清晰地记得,小邹第一次扔铅球只扔出了不到三米的距离,在他的指导下,每天慢慢进步。徐教练是严苛的,常常把小邹骂哭,哭完了,她就忍着眼泪继续训练。每到瓶颈期,小邹总是烦躁不安,压力大到满脸冒痘痘,更别提在训练中受伤,一度中断训练时,她有多焦急。“夏天最热的时候,她连裤子都湿透了。”为了能够达到某级别参赛标准,小邹不得不增加体重,成为同龄女生中的“胖子”。徐教练心里知道,哪个女孩子不爱美呢?
▲小邹在进行赛前训练
凭着天赋和毅力,在年的仁川亚运会上,邹莉娟获得女子铅球和标枪双冠*,一鸣惊人。而今年的里约残奥会上,她代表中国,再次让世界瞩目!
▲小邹获得冠*后和国旗合影
在获得标枪金牌时,谦虚的邹丽娟表示只是自己状态好超常发挥;而在铅球比赛中,邹丽娟再一次用金牌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据了解,一届残奥会上两次打破世界纪录,这样的成绩是十分罕见的。
从里约回国后,小邹和她的队友们受到人民大会堂的邀请,在这里,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人民大会堂的请柬长这样,小编第一次见
▲小邹在人民大会堂留影
▲小邹的队友们在人民大会堂难掩激动喜悦之情
“扬中就是我的家,我永远感恩这个家”
年3月,小邹和徐教练作为特殊人才被扬中市残联引进,拥有了扬中户口,成为扬中人。市残联将他们落户在新坝有能集团。当时的小邹还没有如此瞩目的身份,但市残联和有能集团都给予了他们细心周到的关怀,这让师徒二人分外感动。
小邹到现在还记得一件小事。有一次,她感冒了,精神状态不是很好,有能的赵书记和她聊天时,敏锐地觉察到了,立即关切地询问她的具体情况,细细叮嘱很多,还用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权威北京白癜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