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平谷区“近光讲堂”第十一讲在平谷中学举行。奥运冠军、乒乓球大满贯得主、北京申奥形象大使邓亚萍以“我的拼搏人生”为题分享了她在运动生涯中的成长经历、艰辛付出以及取得成功背后的故事。邓亚萍是奥运冠军,乒乓球大满贯得主,在她14年的运动生涯中,共拿到18个世界冠军,4个奥运冠军,她在乒坛排名连续8年保持世界第一,是乒乓球史上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讲座中,邓亚萍结合亲身经历讲述了质疑和偏见对于个人发展的影响,以及她是如何克服这些障碍取得成功的。她自幼受父亲熏陶,对乒乓球产生了浓厚兴趣。然而,由于身高因素,她一直受到外界的质疑。面对诸多偏见,她不断扎实基础,每天负重15公斤沙袋进行训练,创新出自己的独特打法,最终成功进入国家队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邓亚萍向学生们分享了自己多年训练中积累出来的独门绝技:快、狠、怪,这是她打球的打法,同时也对学生们的学习产生了启发。她说:“因为我个子矮,所以每个球对我来说都是高球,都是机会球。”当被人质疑时,很容易影响自己的心态,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挑战,但也更能激发自己的内在动力,要学会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将劣势转化为自己的优势。“进攻是最好的防守,没有防出来的冠军,只有打出来的冠军。”邓亚萍就是靠着这股狠劲儿,打败了一个又一个对手,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初代大魔王”。退役后,凭借自身影响力,邓亚萍成为了国际奥委会委员,实现了从运动员到国际奥委会委员的华丽转身。为了能够更多在国际中贡献中国人的智慧,26个英文字母都认不全的邓亚萍决定进入清华大学学习英语,这意味着她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对此,她给自己制定了两个方法:每天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和任务,这段时间内只专注于完成任务;把大的、长远的目标拆分成容易实现的小目标,注重提高学习效率和时间管理。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后,她的英语水平突飞猛进。最后,邓亚萍跟学生们说:“意外状况不可怕,失控感才可怕。当我们面对失败时不要恐惧,一定要学会接受对于失败的恐惧情绪,想赢就不要怕输。”理解学习中所遇到的压力,接受失败、控制情绪,专注于过程而非结果,可以提高自己的专注力和心力。她的经历不仅是体育竞技的光辉,更是对人生奋斗的生动注解。提问环节中邓亚萍以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为学生们答疑解惑。成功,从来都不是一种偶然。每一个成功者都是通过不懈努力、刻苦训练,一步一个脚印走向成功的。邓亚萍的经历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生命的主角,只要在梦想的路上坚定前行,努力奋斗。听完讲座后北京实验学校附属中学初三(2)班王一名学生表示:“听完邓亚萍老师的故事,使我埋下了一颗敢想敢做的种子,我今后要秉持邓亚萍老师那种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将想法转化为实际行动,不断提升自我,努力成为一个更加卓越、坚韧的人。”据了解,平谷区“近光讲堂”是在“近光书院”的历史文脉基础上,打造平谷区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和校园文化教育品牌,9月正式启动。讲堂属于公益性质,由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承办,邀请各领域知名人士,通过“现场授课和线上直播”相结合的形式,面向全区所有中学生、老师及家长授课。通过讲堂文化丰富平谷区中学生知识框架,增强家长对教育的信任和满意度,加强师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学风、教风,提升师生综合素质,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