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十佳劳伦斯颁奖,惠若琪获得最具人气女运动员奖。她和朱婷是现在中国排坛最有号召力的两个明星。她俩的商业价值与人气、地位不相匹配,原因是什么呢?本文首发于新浪体育。
作者丨张宾
图片丨来源网络
昨晚,中国十佳劳伦斯冠*奖揭晓,惠若琪获得了最具人气女运动员奖。接受采访时,26岁的惠若琪萌生退役,表示不知道明年是否还会打球,已经开始商议退役事宜。
作为一名女排运动员,惠若琪的职业生涯了无遗憾。里约奥运会,她作为队长率领中国女排重返世界之巅,而且贡献了冠*点的扣球。年,她同样以队长的身份带领江苏女排获得了联赛和全运会冠*。
她的名字已经成为成功最好的注脚。经历过两次心脏手术之后,惠若琪完成了人生的逆袭,此时选择离去可以理解。
惠若琪与朱婷,算是中国女排最有号召力的两大明星。与前辈冯坤、赵蕊蕊等人比起来,她们的曝光率、商业价值得到了更大程度的体现。可与她们的人气比起来,她们的代言数量、商业活动价码却并不匹配。
据我了解,惠若琪在里约奥运会之后商业活动的价码在60万左右,而傅园慧一度炒到了万左右。朱婷的商业代言也并不多,“体坛加”曾撰文称:“朱婷成就与商业价值不相符”。
惠若琪形象气质俱佳,朱婷成绩斐然、粉丝众多、具备国际影响力,为什么她们的商业价值没有与她们的成就相匹配呢?
女排终究是一个团体项目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女排都是作为精神符号存在的。我们言必称女排精神,个人的贡献并不会特别突出。
当然,郎平是一个特例。她“铁榔头”的形象太深入人心,而后成为中国女排主教练、美国女排主教练,个人的价值和意义不断被突出,从而成为了女排精神的代言人。
雅典奥运会,陈忠和治下的中国女排又一次夺得了奥运冠*,却并没有某个运动员能够超脱于集体之外。在里约奥运会那支金牌之师中,朱婷、惠若琪的地位不言而喻,却也不至于有鹤立鸡群之感。
女排毕竟是集体项目,个人英雄主义不会被过分强调。参加里约奥运会的女排姑娘全都是奥运冠*,但具体到运动员,大多数人的影响力和商业价值并不大。
女排不同于足球、篮球另外两个项目。足篮影响力足够大,而且以联赛为主体,顶级明星比如易建联、郭艾伦、郑智、冯潇霆,个人的光芒会被释放出来。对于女排姑娘们,顶级大赛是她们闪烁的舞台,更多时候都是以一个整体形象出现。
较难平衡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无论是朱婷、惠若琪,还是其他女排奥运冠*,她们首先属于中国女排,其次是各省体育局。这里面就牵扯到需要平衡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
在集体层面,中国女排也有相应的赞助商。这里面就涉及到排他协议。比如光明乳业是中国女排的赞追商,朱婷个人就不能去涉及相关乳业品牌的代言。宁泽涛个人代言的伊利与中国游泳队签下的蒙牛是竞品关系,直接导致了双方关系的破裂。
一个商家想要签下朱婷的个人代言,不仅仅需要平衡中国女排的利益,还需要去搞定河南省体育局。而且,对于商家来说,搞定中国女排的话,它们完全可以使用朱婷等人的相关形象,没有必要再单独去签个人代言。
这并不只是朱婷等人的困境。体制内的每一个运动员都面临同样的困境。可中国女排的情况尤为突出一些。因为中国女排成绩上佳,女排精神又是国民符号,她们作为集体受白癜风用什么药膏昆明儿童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