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师谈奥运明星的职业规划启示录

奥运会在经历疫情的延期后,即将重新开启。回首历届奥运明星们,他们身上有太多的闪光点值得我们学习。向阳生涯专题盘点了国内几位知名的奥运明星,再现他们的成长历程,揭示成功背后的职业规划启示。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这几位奥运明星的职业规划秘笈吧。

兴趣——职业生涯发展最强动力

典型代表:叶诗文

在水边长大的孩子天生爱水,叶诗文也不例外,六岁的她就嚷嚷着要学游泳。母亲看她平常总喜欢在水边玩,便应允了。“天除了泳池换水,她一天也没落下过。”父亲回忆起当初叶诗文参加训练的那些日子,说她参训总是劲头十足,此外再也没什么事能让她如此的全身心投入了。当年“孩童的兴趣”,如今成为支撑她在泳坛不断创造佳绩的重要动力——“我要继续游泳!”比起金光闪闪的奖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是叶诗文心中不灭的火焰。

专家点评:

职场中但凡工作积极主动,且创意无限的人,都是对自己的工作有着浓厚兴趣的人。对此,向阳生涯首席职业规划师洪向阳认为:“在职业活动中,兴趣能发挥个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对于激发工作潜力非常重要。叶诗文有着源源不断的积极动力,与她对游泳有浓厚兴趣是分不开的。”

在进行职业选择时,兴趣是重要的参考标准,而很多职场人从高考填报志愿开始,兴趣、志向可能都因为“统一化安排”“听家里安排”而被忽略、被埋没掉了。因为长期缺乏自我认知、自我发掘的训练,大部分人一头雾水的就被推进了竞争激烈的职场中。而“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能把什么做好”便成了困扰无数职场人的大难题,很多人甚至到最后仍然不清楚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洪向阳提醒各位,考虑到职业发展的持久性和稳定性,尽早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有利于确立职业定位。

定位——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典型代表:刘翔

作为一个田径运动员,刘翔学过跳高,练过短跑,但相较世界顶尖短跑的选手刘翔跑得慢些,也不如世界顶尖跳高选手跳得高,进不了世界一流运动员行列。经过详细的分析对比,刘翔发现了自己的独特优势——相比世界顶尖短跑选手他的弹跳力更好,相比世界顶尖跳高选手他的奔跑速度更快。原于这些特点,刘翔最终选择了米栏,以己之长,克敌之短。

专家点评:

职场的成功往往来自于准确的职业定位、明确的目标设定和可行的通道设计,而职业定位是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环节。通常来说,如果一个人能够拥有准确的职业定位,并将其最强的竞争优势发挥最大效应,那么他的成功率将比其他人至少多出5—10倍。

根据向阳生涯十年来对三万多个咨询案例的研究,六成以上的职场人在职业发展上受阻,是因为职业定位偏差或职业定位模糊造成的。做了自己不擅长的事,不能把自身优势发挥出来,自然在工作中就很难有所作为。目前,仍然有很多人在不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虽然他们能正常完成日常工作,但往往很难获得出色的成绩,而平淡无奇的工作会给职场人带来无成就感、无价值感、无满足感等问题,长此以往会让人产生消极的工作状态,甚至是严重的职业倦怠。“常常会有人抱怨找不到好工作,而在我们看来,工作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洪向阳提醒职场人,做好职业定位就成功了一半。

坚持——铸就卓越的必经之路

典型代表:邓亚萍

曾经在一个电视访谈节目中,邓亚萍的教练说邓亚萍因长期训练,踝关节长了骨刺,常常靠打封闭来止疼。一次比赛中,旧疾突然复发,邓亚萍忍着剧痛打完全场,并且还拿下了冠*。那次,在比赛中间休息时,邓亚萍跑到洗手间里死劲跺着痛脚,疼得大颗大颗的汗珠挂满了额头,她说疼过头了就不觉得疼了,这样就能专心比赛了。这只是短短的一个回忆片段,在多年的体育生涯中,邓亚萍天如一日地练习,教练统计她每天接球多个。这个小时候不被体校看好、手脚短小的女孩,不仅成为体坛的巨星,退役后在求学生涯、职业生涯中也表现出无人能比的“坚持”,最终取得傲人的成就。

专家点评:

没有人能一夜成功。当你看到邓亚萍风光地登上领奖台,你一定要知道,在这一瞬间的背后,是无数个流血流汗的日子累积出来的。个人职业生涯发展道路上,必定会遇到障碍和挫折,但不能因此就退缩或停止前进。向阳生涯CCDM职业规划师闫岭提醒职场人,要取得发展就一定要坚定不移的执行“小时定律”,也就是说在既定的职业方向(即你的职业定位)上,你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小时去专研、积累。这小时按工作时间来换算,就等于你需要在这领域至少持续工作五年,你才可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业人才。同时,闫岭还强调,做什么领域关键在于兴趣,正如我们第一点提到的,没有兴趣便很难让你有持久的热情去面对挑战和困难。

自省——让你的职业规划紧跟发展的步伐

典型代表:郭晶晶

北京奥运会前,郭晶晶曾经表示过想去学法律,她的体育后生涯一度成了各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oyunguanjuna.com/agjj/113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