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16天的里约奥运会终于拉下了帷幕,中国代表团26枚金牌的成绩为闭幕式划下了一个完美的句号。这两周多的时间里一幕幕精彩,一幕幕感动,一幕幕温情,伴随着一丝丝遗憾,一些些争议都让我们对这届奥运会依旧印象深刻,并充满了很多精彩回忆,有逗逼如傅园慧,冷漠如张梦雪,激动如女排,温情如秦凯何姿…
到现在帮主才腾出时间来好好为大家解说一下江苏走出来的奥运冠 !
这个人叫陈若琳,中国的跳水运动员,这个被称为中国最小的五金王的陈若琳一路走来却并不是大家看的那么顺风顺水。下面帮主为大家一点一点来介绍。
陈若琳,年出生于江苏南通。
年少成名的她早早就在跳水界确立了自己的地位,但是支离破碎的家庭,却让她的心无比的脆弱。
比起那些在父母的溺爱长大的孩子,陈若琳显得更加的孤独与坚强。她是那么的倔强,倔强的让人心疼。
小时候跟着外公外婆生活的陈若琳十分的倔强,在她五六岁的时候就能围着附近的小学操场跑个十几圈,经常累的自己边跑边哭,外公外婆让她停下来休息,她却并没有,她哭她自己不够强大,哭不平的命运。后来走上跳水之路,陈若琳依旧免不了坎坷困难。年,一次参加少年跳水比赛的训练时,她与队友撞在一起,导致右肘关节脱臼。为了节约时间快速恢复,教练用中医“正骨术”强行把她的手臂复原,这可是一个成年男人都难以承受的巨大痛苦。陈若琳又是痛哭又是惨叫,家人见状不忍,都劝她不要在练跳水,但陈若琳还是咬咬牙坚持下来了。
生活和训练的困顿没有压倒这个坚强的孩子,路是靠自己走出来的,陈若琳对种种挫折只是付之一笑,当做自己勇敢的起点。她像一个持剑的侠客,面前的错乱荆棘不能挡住她前行的路,只是更加凸显她的勇敢与决绝。何惧前路蹉跎,那不过是她新征程的起点罢了。
(小时候的陈若琳)
也许是因为经历太多磨难,陈若琳拥有同龄人少见的成熟且淡定的心态,这或许就是支撑她一直坚持跳水的精神力量。
都说上帝是公平的,在关上你的一扇门时,还会为你开一扇窗;可是感觉上帝并没有那么公平。在职场上她也不并是一帆风顺;那时候正值身体发育;身体发育意味着个子变高,体重增长,这对跳水、体操这些讲究旋转腾挪的技巧性项目可算是“灭顶之灾”。如何克服身体发育带来的影响,一直是女子跳台选手面临的一道“难关”。
为控制体重,陈若琳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从年起,她就开始节食,这一坚持就是整整7年。伦敦奥运会前,陈若琳的主管教练任少芬为身高1.58米的她定下了一条体重警报线——92斤。对很多女孩而言,这个数字似乎不难实现,但日复一日的大运动量训练,对陈若琳来说不啻为巨大挑战。
为了跳水梦,陈若琳常常看着队友大口吃肉,而自己只能吃点素菜,甚至常年只吃一顿饱饭。除了一天三顿,对于这些跳水女孩而言,零食的诱惑甚至更“要命”,冰淇淋、蛋糕等使人很难管住嘴。
而陈若琳自己也一度被零食所诱惑,有段时间小脸都鼓了起来,体重甚至到达了51公斤。但陈若琳之所以是陈若琳,正在于她与众不同的顽强毅力。为抵御美食诱惑,每晚陈若琳总是早早上床睡觉。如此一来,她将发育的影响控制在最小,并凭借技术和经验优势,在一系列赛事中续写辉煌。
可能是经历了太多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陈若琳在后面赛场上也算是一帆风顺,她天赋过人,又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短短五年间,便实现了由业余体校到国家队的飞跃。
进入国家队,陈若琳更是一发而不可收拾,夺冠仿若信手拈来。年,年仅十四岁的她就斩获了女子双人10米跳台冠 ,之后一鼓作气,又拿下多个大奖赛冠 。小小年纪,赛场上却从容淡定,发挥稳健,少见失误,隐隐有大将之风,风头正劲的陈若琳一时被称为“伏明霞第二”,俨然已是中国跳水梦之队的新希望。
初登奥运,锋芒毕露
在家门口夺取份量最重的奥运会金牌,是所有运动员梦寐以求的。08年,年仅16岁的陈若琳就已经独当一面,俨然有了“一姐”的样子。对于比赛,她也是胸有成竹。陈若琳所比拼的10米台,是跳水比赛最好看的一项,但也是最考验心态,最惊心动魄的比赛。
在双人10米台的比赛当中,陈若琳与搭档王鑫从第一轮开始就遥遥领先对手,最终顺利拿到了金牌。单人10米台的比赛则是对于陈若琳最大的考验。加拿大选手海斯曼拥有着和中国队一样细腻的技术以及冷静的心态,在前三轮陈若琳领先的情况下,第四跳海曼斯选择了C(反身翻腾三周半-抱膝),难度系数为3.4,动作完成的十分完美,得到了95.20的高分,拿到了本场比赛的第一个90分以上的高分,同时也反超了陈若琳跃居第一。最后一跳海斯曼发挥依旧出色拿到88分,转瞬间压力全都转移到了最后一个出场的陈若琳,煮熟的鸭子难道就这样跑了么?结果陈若琳整套动作整个动作一气呵成,姿态极为优美,获得了.30分,力压海斯曼夺魁!中国跳水姑娘在家门口证明了自己,五星红旗再一次在上空升起。
伦敦卫冕
四年后的伦敦奥运会,二十岁的陈若琳已成“老将”。在十米台的双人赛以及单人赛上,陈若琳带着不一样的心态走进了赛场。四年前,她青涩而缺乏经验。但在这几年,她的勤奋,她的成功让所有人对她信心满满。她气定神闲地踏上跳台,成功卫冕。这一次的伦敦之旅陈若琳没有遇到太大的困难,跳水女王的地位更加的稳固了。
陈若琳的成功离不开她个人的勤奋训练和天赋,但同样不能忽视的是那个勇敢的起点。小姑娘脸上的自信和淡定不是天生的,那是与命运斗争留下的冠 品质。由那个勇敢的起点出发,陈若琳走出了一条辉煌之路。
里约卫冕,意料之中
北京时间8月10号的凌晨三点,这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夜晚。两届奥运会冠 陈若琳搭档小将刘惠瑕夺得了中国里约奥运的第七金。实现了女子双人十米台的3连冠,也夺得了个人奥运的第五金!那天的十米台决赛中,她们每一轮都是处于领先位置,在关键的最后一跳,两位金花跳出来了87.36的高分,让对手望尘莫及。汗水夹杂着泪水,24岁的她收获了无数的荣誉,她用自己的努力改变着命运带给她的不公,她用自己的成绩宣泄心中压抑的情绪。“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陈若琳把苦难化成了辉煌,用自己的双手开创了一个伟大。
天生不凡,而坚毅刚强,陈若琳走出了一个勇敢的起点,而终点,是无尽的星辰大海,等着她去征服。
中国的跳水队的未来曾经属于郭晶晶,属于吴敏霞.
现在,我们有了一个新的伟大领 人物——陈若琳!
素材来自:虎扑体育、网络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24小时内删除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