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娜央视采访界的泥石流,采访尬出天际,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

随着当年亚洲飞人刘翔一次次的创造奇迹,有一名记者也因他成名。

她叫冬日娜,是一位来自央视的田径专项记者。

每当刘翔气喘吁吁地走下跑道时,他都会越过包围着他的镜头话筒,第一个接受冬日娜的采访。

在外媒眼里,冬日娜是“站在世界冠军肩膀上的人”,而在国内大部分观众眼里,冬日娜却是采访界的“泥石流”。

她言语犀利,经常会让被采访的运动员尴尬无言,短跑飞人苏炳添更是在一次赛后采访中,直言她的问题“晦气”。

不专业、情商低是冬日娜给大多数人留下的印象,然而这样一位不讨喜的记者,为什么能一直出现在央视的镜头前?

今天就来讲讲这位田径场上的“钉子户”记者冬日娜。

在蒙古语里,冬日娜是“美丽的东方”的意思,这个从小在内蒙古长大的女孩,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太阳般的朝气与活力。

学生时期,冬日娜十分喜爱跳高这项运动,身高1米68的她曾跳出过1米5的好成绩,轻松地破掉了呼和浩特市中学的跳高记录。

虽然当时的冬日娜十分擅长田径运动,但她并没有走上运动员的道路。

18岁那年,她考上了北京广播学院新闻专业,本以为以后的人生将会和体育无缘,却没想到毕业后进入了央视的体育频道,成为了一名经常和运动员打交道的体育记者。

作为央视体育频道的田径专项记者,冬日娜频繁地出现在各大体育赛事现场,她极具东方特色的长相十分受外国媒体的热爱。

冬日娜在外国人眼里究竟有多美?

央视体育频道的主持人韩乔生曾回忆,在一次国外的新闻发布会上,因为现场人山人海,连架机器的地方都没有。

可冬日娜一出现,现场所有人都为她让出一块儿地方,并且都用欣赏的眼光看着冬日娜。

还有网友在网上爆料称冬日娜是外国人眼里公认的大美人,每次她一进场,所有外国记者都会拍她。

年埃德蒙顿田径世锦赛上,当时的百米飞人格林除美国国家电视台外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

然而当他接受完美国电视台的采访后却直奔冬日娜而去,排除一切外界的干扰,只回答冬日娜的问题。

也是这次采访,让冬日娜变得小有名气,而后来对刘翔的各种采访,让冬日娜被更多观众熟知。

从年起,冬日娜开始跟随刘翔记录他的每一场比赛,镜头前,冬日娜是肩负着工作任务的采访记者,而镜头后,她也和万千观众一样,是崇拜刘翔的粉丝。

她陪伴着刘翔经历了一场又一场比赛,见证着刘翔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神话,两人在多年的相处中,也慢慢变成了关系不错的朋友。

刘翔退役那年,冬日娜曾在镜头前哭着祝福刘翔,即使刘翔已经退出了跑道,冬日娜也会时常在采访中提到刘翔。

然而即使冬日娜对刘翔有万般不舍,生活也依旧要继续向前,流水的运动员,铁打的体育记者,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冬日娜依旧在镜头前采访着一个又一个运动员。

作为央视有着多年采访经历的体育记者,冬日娜的业务水平本应十分成熟,可随着越来越多采访“翻车”事件的发生,大家对冬日娜的好感也变得越来越低。

年的里约男子奥运接力决赛上,冬日娜特意采访了发挥不太顺利的汤星强,她先是说了汤星强的启动比较稳,接着就反问汤星强起跑最迟是不是为了安全。

这个听上去充满了嘲讽意味的问题直接让现场的汤星强愣住,随后只能顺着她的话往下说。

年的全运马拉松上,冬日娜采访了夺冠选手王佳丽,她不断地强调王佳丽是年纪最大的运动员,后来又问王佳丽作为本次比赛的黑马有什么感想。

实际上王佳丽并不是全场年龄最大的,对于这场势在必得的比赛,她也不是黑马的姿态。

就在今年的东京奥运会上,冬日娜对苏炳添的采访问题更是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在这场面对世界各国选手的比赛上,冬日娜提问苏炳添和同队的谢震业想要PK出什么成绩,这个问题让苏炳添听罢十分不爽,直接回怼了冬日娜

“现在是打奥运会的时候,说这种晦气的话会影响到接力队里的氛围。”

网友听了都纷纷称赞苏炳添怼得好。

其实除了问这些低情商的问题,冬日娜最大的问题就是采访前从不对运动员做功课,她会经常记错运动员的比赛进度,也会说错运动员们之前的比赛记录。

然而这些都是需要体育记者提前做好功课的内容。

搜索冬日娜的名字,就会看到许多网友的吐槽,大部分人都难以理解以冬日娜这样的业务水平是如何在央视长期的工作下去的。

其实采访情商低还能解释为风格犀利,但采访时频频记错别人的成绩就是板上钉钉的态度问题了。

希望冬日娜能正视大家提出的建议,努力成为一个更优秀的记者,也希望冬日娜能尊重每一个奋力拼搏的运动员们,尊重他们用汗水换来的成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oyunguanjuna.com/aggq/161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