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冠军清华学霸大心脏杨倩称早已

全国治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www.kstejiao.com/
两次逆风翻盘,不少人称赞她抗压能力强,“大心脏”成为她的代名词。全文字,阅读约需4.5分钟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宋美璐白金蕾编辑陈莉校对李世辉最后一枪,杨倩还差0.2环。对手加拉希娜率先击发,8.9环!随后,所有压力转移到杨倩身上,伴随“嘭”的一声枪响,东京奥运会的首金诞生,9.8环,杨倩赢了!备受瞩目的奥运首金花落中国。领奖台上,杨倩对着观众席比心的照片,在奥运首日传遍网络。“杨倩美甲”、“杨倩发饰”、“杨倩比心”等各种话题占据微博热搜。夺得首金的喜悦没有冲晕这位00后小将,3天后,她和搭档杨皓然在10米气步枪混合团体金牌赛中再次“射落”一枚金牌。两次逆风翻盘,不少人称赞她抗压能力强,“大心脏”成为她的代名词。近日,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专访时,杨倩称,自己性格就是“比较拿得起、放得下,也是不断通过安慰自己、鼓励自己的过程,慢慢变成了现在的样子。”在杨倩看来,能取得现在成绩是多年训练的成果。“大心脏”背后其实是无数次的训练,在采访中,杨倩话不算多,提到最多的词汇便是“训练”。提到奥运冠军和清华学霸的双重身份,杨倩说,“学习与训练这两方面是相互促进的作用,通过学习也会更加充实我自己,使我也能在很多不同的角度,可能对于训练都会有一些不一样的收获。”(详见报道:杨倩隔空喊话:“非常愿意和全红婵一起去游乐园”)━━━━━“每一发都是在和自己的内心做斗争”坚毅的眼神、冷静的面庞,杨倩决赛最后一发的表情让很多人印象深刻。“当她瞄准的那一瞬间,那个姿态是最美的。其实她内心不是简单地用‘强大’这两个字来形容的。她的镜头我看了无数遍,其实背后是一种精神在支撑她。不仅是不服输,是她对自我的挑战。”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提到杨倩夺金瞬间的时候这样评价。赛场上的决胜时刻,又是首金,能够在重压之下保持专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谈到夺金时刻,杨倩表示实际上自己非常紧张,“比赛时非常慌、非常抖,因为太过紧张,太想要去打好这最后的一发,我的瞄准时间上可能控制得不是特别好,有点偏长,最后击发出去时,自己也预料到了这一发,结果可能不是特别好。”杨倩认为比赛是和自己斗争的过程。“打到最后也知道和对手间的差距是多少,只能尽力地控制,稳住情绪,尽力地把最后一发做好。”这种斗争不止体现在决赛,而是贯穿整个资格赛。10米步枪射击资格赛的比赛过程很长,要在1小时15分内完成60发。“每一发都在和自己的内心作斗争,我需要不断地去安慰自己,用一些积极的思维方式去暗示自己,让我慢慢坚持到最后。”杨倩说。━━━━━让训练成为习惯提起杨倩,教练虞利华的评价是“大心脏”,虞利华举例称,在全国青少年射击赛赛前训练的时候,所有参赛选手都很紧张,结果杨倩却抱着枪靶在训练场睡着了,那场比赛她拿了第二名。对于射击运动,心态至关重要,但“大心脏”不是凭空而来的,“大心脏”背后是无数次的训练作为支撑。10岁被教练选中后,杨倩进入射击队训练。从此训练就成为杨倩的日常,“刚开始打基本功的时候,没有办法打实弹,就是一直举着枪,也不能动,练持久性,练基本功。”日复一日的枯燥训练让杨倩感到疲惫,练习了一年多时,她曾想过放弃,但被妈妈劝住,“你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坚持走下去。”这种坚持在第二年有了成效,杨倩12岁时拿下全国青少年锦标赛亚军,14岁时在浙江省运动会上摘下3枚金牌,15岁进入国家队。10年时间,杨倩从省冠军走向世界冠军,靠得不只是天赋,更是无尽的训练和坚持。时间久了,当初痛苦不堪的训练已经变成了一种习惯刻在了她的骨子里,“慢慢地这么坚持下来,其实练到现在就感觉是一件非常正常、非常习以为常的事情。”杨倩说。━━━━━“运动员总是失败,偶尔成功”杨倩夺冠后,清华大学发了一条微博,祝贺她射落首金,由此杨倩清华学子的身份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oyunguanjuna.com/aggq/157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