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人物素材苏炳添

在强敌面前我不会感到胆怯,因为我只专注于我自己的目标。

——苏炳添

苏炳添,年8月29日出生于广东省中山市,中国男子短跑运动员。

年8月29号,苏炳添出生于广东省中山市一个普通家庭,父母在家务农,小时候的苏炳添就在泥巴地里乱跑。谁也没有想到,一枚冉冉上升的世界级运动员将诞生于此。表哥蔡健发比苏炳添大9岁,是中山古镇的百米赛跑冠军,也是苏炳添最早追逐的目标。

直到初中,苏炳添才阴差阳错地开始练起短跑来。因为不想“留堂补课”,苏炳添想方设法加入了学校的田径队。启蒙教练杨永强成为解救苏炳添的“恩人”。杨永强老师发现苏炳添爆发力、弹跳力特别好,就收下了这个孩子。年11月,15岁的苏炳添第一次参加了正规的比赛——中山市中学生田径比赛。他自发参加比赛,结果他在米的比赛上以11秒72的成绩(秒表计时)拿到第一名。之后,中山市体校田径教师宁德宝把苏炳添招进了麾下。12月,苏炳添被中山市体育运动学校录取,开始接受系统的专业化训练。

年,苏炳添第一次站在奥运赛场上。在伦敦奥运会男子米比赛中,他以10秒19的成绩名列小组第三晋级半决赛,成为了中国第一位晋级奥运会男子百米半决赛的短跑选手。

然而苏炳添从未停下奔跑的脚步。年5月,他大幅度刷新了自己的最佳战绩,第一次跑出了9秒99的成绩,突破10秒大关。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中,他获得第三名的成绩,登顶亚洲纪录,成为亚洲百米第一飞人。

年8月,在雅加达亚运会上,苏炳添又一次突破自己的极限,以9秒92打破亚运会纪录,夺得冠军。在亚洲短跑历史中,能迈入“9秒”大关的人寥寥无几,9秒92,这已是非常惊人的成绩,但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苏炳添还能跑得更快。

年8月1日,在东京奥运会男子米半决赛中,已经31岁的苏炳添跃过年龄的门槛,又一次推开了名为“超越”的那扇大门,跑出9秒83的成绩。在全世界的瞩目下,苏炳添再次刷新亚洲纪录闯入决赛,成为中国首位闯入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运动员,振奋了全国人民的心。

苏炳添一直是个温和善良的人。苏妈妈回忆,小时候的苏炳添就很乖,性格很温和,很少和别的孩子产生矛盾。初中进入学校田径队,苏炳添并不像别的体育生那样张扬,一直都显得安静低调。杨永强教练回忆,苏炳添在学校田径队的时候,从来不缺勤,每次训练都积极参加,而且非常自律。即便刚刚入队,还没有成为正式队员,苏炳添也从来没有把参加训练当作可有可无的随便试试,对教练布置的任务都是不折不扣地完成。

《人物》也曾描述苏炳添的自律,营养师给他定制的食谱,他严格遵守。放假时,苏炳添也不会放低饮食约束。他滴酒不沾,汤是广东饮食文化的精髓,因为不知道汤中的药材有什么成分,他从来不喝。他太太喜欢吃牛肉火锅,他每次陪她,就只吃面条、青菜与海鲜,避开任何肉类,以免摄入瘦肉精。

他在休息日去看电影,但选片的重要原则是,时间尽量短。腰有劳损,他不想久坐。所以《阿凡达2》再好看,他也不予考虑。身体是第一位的。在美国训练时,当时还是女朋友的林艳芳来找苏炳添,他却铺起瑜伽垫睡在地上。美国的床太软了,他要保护好腰。国家短跑队在美国佛罗里达训练时,迪士尼乐园和环球影城都在一两小时车程内。后来,整支队伍都参加了。只有一个人例外。苏炳添从来不去,他就在房间休息。

他踏实,勤奋,自律,对自己的要求十分严格,达不到最好就誓不罢休。就算受伤了也不放弃,正是如此的坚韧才让他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苍茫人世,惟坚韧者始能遂其志。百米赛场,种族的优势暗中做了埋伏;十秒关卡,这是黄种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但世间没有不可能之事,中国飞人苏炳添用9秒83的奇迹撕碎了偏见。扛住年龄的难关,捱过伤病的折磨,王者出征,斗志昂扬,风驰电掣,荣耀赛场,万人瞩目的中国红那般闪耀!

扬长避短,是突破瓶颈的关键。有时候,没有去发掘自身的优势,可能永远无法突破瓶颈,也无法取得跨越式的进步。年,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半决赛中,中国选手苏炳添以9秒83的成绩打破亚洲纪录,成为首位闯进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苏炳添身高1.71米,步长是非常吃亏的,但是他的教练袁国强认为,苏炳添的爆发力突出、步频快,这是他的优势,应该扬长避短,也以此来训练他,帮助他突破瓶颈,最终,苏炳添取得了惊人的成功。在苏炳添身上,如果没有扬长避短,就无法突破瓶颈,更不会有为国增光的那一刻。

人生的道路荆棘丛生,但我们不会因为惧怕荆棘而停下脚步。苏炳添获得奥运冠军那一刻,所有人都看到了他的成功,但我们没有看到,他在背后默默付出了多少,他曾经是如何被伤和骨裂疼痛折磨,他又是如何顽强的战胜疼痛继续锻炼的。顺境不骄,逆境不躁,苏炳添深谙此理,一路披荆斩棘,最终成为第一个站上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跑道的中国运动员,为祖国赢回荣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oyunguanjuna.com/aggq/153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