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蹭杨倩热度,一张口就凡尔赛,然而杨倩

杨倩获得奥运会首金,举国振奋的同时,清华大学更是一连发数条微博表示庆贺,堂堂清华大有蹭杨倩热度之嫌,其激动的心情隔着银屏都能溢出来,要说这清华大学不缺学霸,不缺明星,唯独缺一个在校读本期间就拿奥运金牌的学生。

如今杨倩的出现,填补了清华大学这一项空白,作为中国顶尖学府——清华大学的一名在校生,相信很难有学生说出“让清华以我为傲”的豪言壮语和底气,然而21岁的杨倩却做到了。

这不,杨倩前脚网上发文称:“大家好,我是杨倩,就是那个趁着清华放暑假来东京拿两块金牌的同学。”后脚清华大学的官方账号就转发了它并一宠溺地说:“祝贺我们的大倩姐斩获奥运双金,网友还提名你为清华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东京奥运会支队金奖个人哦!”这真像老父亲夸自己有出息的女儿,越夸越起劲,这满口的凡尔寒,让网友直呼又酸又甜。

杨倩,年凭优秀的体育专项成绩和突出文化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年3月,杨倩又以射击成绩不俗入选国家射击队,从此一边是高强度的射击训练,一边是难度较高的大学学业。

但即使是这样,杨倩从来没有挂过科,而射击成绩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17岁前在国内运动会上拿奖拿到手软。17岁第一次参加世界锦标赛选拔赛就拿了亚军。而今年的奥运会她也是首次参加这么大的体会竞技盛会,然而不仅获得两枚金牌,还轻松破了奥运会记录。这么小就取得这样的好成绩,真是令人赞叹!

自杨倩获得奥运首金以来,人们对这位闪闪发光的可爱女孩充满了好奇,好奇她出生在怎样的家庭,受过什么样的教育,又是怎样成长为奥运冠军的?

杨倩的夺冠之路离不开父母的支持和教育。

杨倩从小就是一个活泼乐观的孩子,用父母的话就是大大咧咧,无忧无虑的,从不会想东想西也不会抱怨,只是学习起来异常专注,而且对自己要求极高,就拿写字来说,她写得很慢,原因就是即使有一个字写得不好看,她也会擦掉重写,即使这个字在外人看来已经很端正了,但只要她不满意她就要重写。

本来父母看孩子学习不让他们操心,想着孩子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但是杨倩四年级时,当时的宁波市体育运动学校的射击教练虞利华来她所在学校——宁波市鄞州区茅山小学挑选新一届省运会储备队员。

在一群东张西望,叽叽喳喳的孩子里,只有杨倩站得笔直,这个专注、沉稳、冷静,眼睛有神的女孩一下被虞教练看中。结果一项项测试下来,杨倩的射击天赋展露无疑。

虞利华教练选定杨倩后,当地体育局给她的妈妈打电话告知此事,当时杨倩父母都有顾虑,毕竟大家都知道运动员这条路不好走,弄不好到头来射击也不了成绩,而学业也不上不下。在难以取舍之时,父母决定给刚刚10岁的杨倩摆清利弊,然后让她自己做主,结果杨倩愿意走这条路,她的父母也毅然决然地决定无条件支持她。

从此,11岁的她就离开了父母,走上了射击运动的道路。别的孩子还在父母怀里撒娇,而她只能一周回家一次,还要独自面对每天异常艰苦的锻炼。

也正是父母敢于培养孩子的特长,敢于让孩子选择一条非正常孩子共同走的道路,并且无条件的支持,才让杨倩有了成长为奥运冠军的机会。

杨倩的父母并非高知识分子,但他们懂得因材施教,从不像有些父母一样把孩子装到统一标准的模子里加以塑造:

比如,孩子性子慢,写字慢,父母要着急,恨不得给孩子后背上安个马鞭,一个劲的催促;还有的家长一味地盯着孩子的学科成绩,哪科差点马上急着补,而对孩子的兴趣爱好和才艺视而不见;更有甚者,为了怕孩子耽误学习时间,而压制孩子其他方面的一切才艺发展。

幸运的是杨倩的父母没有怀疑孩子,更没有打击孩子,而是无条件地支持她,默默地做她的后盾。

而现实中,杨倩那大大咧咧的慢性子,在参加比赛熟悉场地的过程中都能睡着的性格,不知会逼急多少家长,但也正是杨倩这种性格成就了她强大的心理素质——沉稳、专注,越到大赛越沉着,而奥赛对每个运动员来说,一半比的是技术,一半比的就是心理。

有一句话说得好:“不会教育孩子的家长,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只要肯定支持孩子就是最好的教育。”总之,杨倩能有今天,也正是得益于家长对她的无条件支持,也正是这种默默支持的教育成为最有利于杨倩成长的家庭教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oyunguanjuna.com/aggq/151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