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时代,奥运会也碎片化了

短视频时代,奥运会也“碎片化”了距离巴黎奥运会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上一届奥运会的许多“名场面”却还让人记忆犹新:上演“水花消失术”的全红婵、刷新亚洲纪录的苏炳添、主动拥抱病愈重返赛场对手的张雨霏、横扫金牌的国乒天团......与以往的奥运会不同,观众们第一次看到这些“名场面”,可能早已不是通过客厅内的电视机,而是手机里的短视频平台。在那里,奥运的意义不再局限于“胜利”“夺冠”等“大时刻”,更是拓展到具体的个体层面。平衡木冠军管晨辰在比赛现场的“袋鼠摇手”动作让网友争相模仿,孙颖莎的“嘟嘟”脸被冠以“国乒5A打卡景点”……精准捕捉到赛场上奥运健儿的“萌系”动作和表情的短视频,成为奥运传播的现象级爆款。奥运会的商业逻辑也在发生变化:比赛过程更碎片化、精彩瞬间更多的项目比以往更具热度,而更有“网感”、会“造梗”的运动员则备受品牌商的青睐。从这个角度来讲,短视频不仅让奥运会有了新的传播渠道,也在某种程度上“重塑”着与奥运会相关的方方面面。

01

从许海峰到杨倩

短视频重塑国人看奥运会的方式年东京奥运会第一天,女子十米步枪决赛现场,00后女孩杨倩为中国队勇夺奥运首金。杨倩夺冠,让很多人想起许海峰年夺冠时振奋人心的场景,那是新中国回归奥运赛场的第一块金牌,多少国人聚在黑白电视机前振臂高呼,欢呼雀跃。同样是奥运首金,只不过这次,借助短视频,更多国人更快速与便捷地知晓了这一喜讯。也不同于许海峰“最后一枪”“登上领奖台”等常规传播热点,短视频中杨倩戴着小黄鸭发饰,涂着粉色珍珠指甲向观众比心的画面一时刷爆各大社交媒体的首页。短视频平台提供的随时随地点播功能,不仅协调了观众收看赛事的时间,也满足了用户即时获取最新热点信息的需要。在奥运会整个赛事期间,无论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oyunguanjuna.com/aggq/151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