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舟争渡!湖南老将张亮赛艇男子双人双桨摘金:憧憬奥运摘金梦
9月24日是杭州亚运会开幕后的首个比赛日,在富阳水上运动中心,一众赛艇好手纷纷上演飞舟争渡的精彩戏码。
当日上午10时30分许,36岁的湖南老将张亮与队友刘治宇全力争先,最终以6分21秒54的成绩,在赛艇男子双人双桨的角逐中夺得金牌,这也是湖南运动员在本届亚运会上的首金。而宝刀不老的张亮,也拿下自己职业生涯征战亚运赛场的第四个冠军。
“其实比赛压力蛮大的,毕竟刚刚才比完世锦赛,而且之后还有一个单人双桨项目的比赛,不能掉以轻心。”赛后,满脸洋溢喜悦笑容的张亮告诉潇湘晨报记者,“希望可以克服困难和压力,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发挥出更好的水平!”
愈老愈妖!老将张亮无疑是中国国家赛艇队的旗帜性人物。
披挂国家队战袍,在碧波间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赛艇好手逐浪竞技,张亮已经多次体会赛艇带给他的无上荣光。参加本届亚运会前,张亮已经拿过三次亚运会冠军、一次世锦赛冠军,在此前的东京奥运会上,张亮和搭档刘治宇在与欧美赛艇强敌的角逐中同样不甘示弱,勇获男子双人双桨项目铜牌,拿下中国乃至亚洲首枚奥运会男子赛艇奖牌。
在热爱的水面上继续乘风破浪,这是老将张亮矢志不渝的初心。从曾经喜欢玩水的小孩,到如今站上世界冠军舞台的成长经历,张亮的故事里满是励志的能量。张亮出生于东北辽宁,在乡下河边长大的他,自小喜欢与小伙伴撒野、玩水,但当时年少的张亮还从未想过他的一生会和赛艇结下缘分。
14岁那年,已经拥有1.8米的高个子的张亮,机缘巧合之下接触到赛艇运动。可以与水相伴,想必会是一项不错的选择,这个在小张亮心中升起的“小窃喜”,想不到不久就被现实给打碎了。在赛艇队训练了几个月后,此前拥有高个优势的张亮却面临体能不济的劣势。成绩上不去,好胜的张亮咬牙给自己加练,他每天早晚坚持跑步训练,队里周六、周日休息,张亮却不给自己放假,每天始终如一。付出终有回报,不久之后,张亮的体能测试成绩马上上去了,教练及队友不得不对这个曾经的毛头小子刮目相看。
入校次年,他第一次参加全国“少年赛”,就拿下5块银牌。初露锋芒的张亮很快就遇到了他人生的第一个伯乐,湖南省水上中心的教练宋良友。同样是辽宁人的宋良友这样评价张亮:“这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吃苦,有一股狠劲。后来通过测试,我们发现,他跑跳能力很强,心肺功能特别好。”
年,宋良友把张亮引进湖南队。又过四年,张亮入选国家队。当时赛艇国家队双桨组的总教练周琦年说:“张亮是国内男子单人双桨项目上最棒的运动员。”年,在上海举行的全国青年赛上,张亮在单人双桨米、米比赛中分别拿下一金一银。而这枚金牌对当时的湖南省队来说是时隔20年后终于又一次登顶夺冠。一个月后,全国锦标赛上,张亮再次夺金。
21岁的张亮将目标瞄准了年北京奥运会。“当时的想法就是我终于能参加奥运会了,”他说,“我要为我父母长脸,肯定要拿牌。”在单人双桨项目上,外界对他的期待也是能够力争前三,刷新中国运动员的最好成绩。但遗憾的是,缺乏奥运比赛经验的张亮,因记错时间而没能及时出现在赛场,最终导致张亮被取消比赛资格。这个匪夷所思的意外,成为他难以忘怀的遗憾:“年是我的最低谷,那时还小,什么都不懂。事情已经发生了,无法弥补,只有不断努力往前进。从那时以来也没灰心,每天该训练就训练,从没放弃过。”
北京奥运会后,张亮练得更刻苦。次年全运会,他拿了两块金牌,“要把自己损失的东西弥补回来”。此后数年,他在亚洲范围内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年亚运会上,彼时31岁的老将张亮在单人艇项目中以甩掉第二名10秒的成绩成功夺冠,打破了中国队长达16年与该项目金牌失缘的僵局。中国赛艇队以90%的夺金率成为了亚运会前半程中国代表团最给力的队伍,而张亮也成为了其中最大的明星。
年初,张亮开始与现在的赛艇搭档刘治宇组队,这对新组合很快就产生了化学反应。那个赛季的揭幕战——世界杯保加利亚普罗夫迪夫站比赛中,二人一举斩获金牌。这是中国赛艇队首次在国际赛事男子公开级比赛中夺冠。
同年举行的赛艇世锦赛上,两人成为首位斩获世锦赛金牌的中国男子公开级赛艇运动员,并一举锁定了年东京奥运会的参赛资格。
年,在山东日照举行的陆上赛艇极限挑战赛上,张亮最终以2小时19分20秒8的成绩,创造了有滑轨陆上赛艇30-39岁年龄组男子马拉松的世界纪录。这一纪录意味着他要连续不间断地划行42.公里。陆上赛艇划船测功仪是检测赛艇运动员专项体能的手段,张亮是国家队中第一个在米测试中成绩达到世界冠军标准的运动员。这是他第一次尝试马拉松的距离,平常的训练中,他和队友采用的专项训练往往是2公里、6公里和12公里,“42公里对国内外的选手来说都太长了,”他说,“坐不住,也熬不住。”
年,在东京奥运会赛艇男子双人双桨决赛中,张亮/刘治宇组合以6分03秒63的成绩获得铜牌。这也是中国历史第一枚男子赛艇奥运奖牌!张亮说:“这块奖牌确实非常不容易,在我心里,它就是‘金牌’!它是整个中国赛艇人几十年的付出,以及运动员数十年汗水换来的!我觉得,奥运会比的就是心态。这块铜牌也证明,我们中国人没有做不到的,只要我们肯为之努力。
张亮一直被称作“赛艇届劳模”,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在赛事备战训练中,他常常是不到五点就开始训练,跑步、自行车、力量,或者水上的20公里,或者陆上赛艇16公里……这些都不是教练的训练计划,而是张亮自己给自己的“加餐”。据媒体报道,每年张亮至少划行公里、划桨66万次,总共休息时间不到1个月,20年的职业生涯,至少有个小时,他在做着固定的动作,重复着机械式的训练生活,以保证自己的竞技状态。
张亮也坦言,自律真的很难。“但你要是天天做,把它变成一种习惯了,就像早上必须吃早餐一样,不然就觉得饿。我觉得,我就是已经养成这样的习惯了。而且,赛艇训练都是在郊区或者山里面,平时就算有时间休息,心里也总是放不下。”当谈及在这个年纪为何还如此执着于赛艇运动时,张亮直言,因为赛艇带给了他非比寻常的意义。“赛艇给了我人生的方向,是我人生最大的信仰。”
在不久前的赛艇世锦赛上,张亮/刘治宇在男子双人双桨决赛中获得第六名,成功拿到奥运资格。明年的巴黎奥运会赛场,我们将再度看到老将张亮的身影。而这一次逐浪亚运会,对张亮而言就是最好的磨炼。“现在亚洲的整体水平也在不断进步,我已经有五年没有去跟亚洲对手对抗,不太了解他们,所以也给了我很大的压力。”张亮仍旧憧憬登上奥运赛场的最高领奖台,“作为一名运动员,始终追求的最高荣誉肯定就是奥运冠军,我当然也是要追求这个目标。”
潇湘晨报记者周诗浩摄影杨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