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奥运,我国奥运健儿获得了优异的成绩,亮点很多。其中14岁小将全红婵以最小运动员的身份夺得了女子跳水10米板冠*,但是小姑娘一句话却让人泪目:“妈妈看病需要很多钱,我也要努力赚钱,好寄回去给她看病”。这句话不仅让人伤感,同时也说明了很多问题,值得让人深思。
再举一个例子作为对比,希腊选手说,由于经济困难,无法参与后续的比赛了,面对镜头这位硬汉也是流下了泪水。他表示,自己没有什么收入,只有体育联合会每月发的欧元的补助,实在是没有能力继续比赛了。这个消息对于我们来说,其实是很惊讶的。希腊经济现在确实不好,但至少名义上还是发达国家,人均GDP比中国高得多。希腊还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发源地,国家连这点钱也不给吗?欧元别说在希腊了,在中国够干啥的?合人民币块钱连吃饭都不够,别说训练了。注意啊,他可是运动员啊,块钱在中国真的不够吃饭的。
可能有人看到这儿就想说了,你不就是想说中国的体制好呗。先别着急,现在做结论太肤浅,我们还要往深处思考。
接下来我就要联系到“双减”来说了,很多朋友一直想让我说说双减,结合今天的话题就非常合适。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这个 策意义深远,比如配合三胎 策降低养育成本等等,但是我认为它最大的意义在于,降低底层民众晋升到中产阶级的难度。
一个国家,国力如何,消费市场有多大,很大程度上要看中产阶级有多少。有统计数据说,中国的中产阶级有4亿,但是我认为,即使说这个数据是真的,水分也是很大的。名义上是中产,如果你加上房贷和生养孩子的成本,他就不是中产了。再加上至少7亿的低收入群体,总理说过嘛,有六亿人的月收入不足,所以中国至少有十亿人是有阶层跃迁的需求的。中国的内循环,消费市场是否强大,能否产业升级,不是凭空实现的,一定是伴随着越来越多的低收入人群步入中产这个过程,才能实现的。
在所有的大国里面,中国的贫富差距是最大的,已经很严重了。很多情绪也能反映这种现象,比如上个月河南水灾,有些人不捐款会受到质疑,这种现象其实我们冷静地分析一下,是有仇富的心理在里边的。凭什么你就能挣一爽?你挣钱那么容易,凭什么不捐款?对吧。
这个问题的根源在哪儿?我是这么认为的,并不是中国的富豪太多,而是穷人太多,太穷。按中国现在的经济体量,中国的富豪并不算多。提升低收入人群的收入,让更多的人进入中产,才是解决贫富差距过大的根本办法。举个例子,现在我们看着某些人日入一爽,那感觉肯定很不爽,但是一群年入百万的人谈的这个话题,也就是个谈资而已,他们的心理反差没有那么大,您不信可以看一看,但凡在网上质疑别人捐款的,没有一个是年入百万的。这个结论正确率是百分之百,不可能有例外的。
当然举这个例子不是说人穷了事儿多,而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解决我们现在面临的诸多问题,内循环,产业升级,消费不畅,年轻人躺平,甚至包括房价问题。解决它们根本的方法不是打压富人,而是让更多的低收入人群晋入中产,这是唯一的正确选择。
现在问题来了,如何让十亿人步入中产?首先可以肯定,靠国家发钱给你发进中产,这个绝对不可能,你什么睡姿也不可能做出这种梦。其实还有一点我们也要意识到,国家也不期望这十亿人都能步入中产,只要有一两亿人能步入中产其实就足够了,然后这一两亿人在未来的一二十年里面还能带动两三亿人步入中产。然后这四亿人又能带动同等量级的人口收入提升,即使进不了中产,生活水平也能大幅提高。最后即使剩下两亿人依旧是低收入,其实也无所谓了,那些人是属于无论如何也带不起来的那种,国家 策稍微倾斜一点,养着也就养着了。无所谓。
那么这一两亿人如何从十亿之众里面脱颖而出呢?答案肯定是明确的,那就是必须要靠自己的努力。说到这儿,本期节目的重点就出来了。在这个芸芸众生的赛道上,国家要做的什么呢?那就是维护赛制尽可能的公平,对于有天赋,肯努力的人,不能因为出身,财富和其它后天的限制剥夺了人家成功的机会。
全红婵家里条件不好,她连游乐场都没有过去,其实很多优秀的运动员家里的情况都不好,谌利*的家境更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网上看看。这些家境不好的运动员有天赋,肯吃苦,那国家就必须保障给他们提供一个公平的赛道,这个赛道只看天赋和努力,别的一概不看。不能发生像雅克维迪斯那样的悲剧,这不仅是对现在这条赛道上选手的尊重,更重要的是,后来人才能看到希望。
教培行业的双减也是这样,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这条 策对富人是没有什么影响的,也根本不是针对富人的。它是把大部分的中产和低收入者重新拉到了一个起跑线上。比起以前来,相对公平了一些,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又多了一份希望。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双减做不到绝对的公平,这个世界上也从来不存在绝对公平的事儿。相对公平,给更多低收入家庭以希望,这才是最重要的。
可能有的朋友要说了,你净在这里唱高调,漂亮话谁不会说?但是很多人的境况很不好,又是疫情的影响,又是经济转型的影响,他们也很努力,每天也很辛苦,但就是过得不好,你怎么不说说这些人?好,接下来咱们就说说这种情况。
咱们从宏观和微观都说一说,宏观就是国家和经济方面。微观是我们个人。
必须承认,我们国家现在问题很多,她并不完美。发展这么多年,国家为了尽快强大起来,有些是有意的,有些是无奈和无心的,确实现在造成了很多问题。但是我们要看到,发展毕竟是第一位的,没有发展,美国炸了我们的大使馆,我们都得受着。现在最起码我们不用担心炸弹会落下来,至于说房价什么的,肯定是要往后靠的,即使时光倒流再选一次,我相信每个中国人也都会选择发展而宁愿忍受这些问题。如果有人说,即使我们不承受这些,炸弹也不会落下来,那我只能告诉你,南联盟,伊拉克,阿富汗,叙利亚,利比亚,甚至年以前的中国人,他们也是这么想的。
第二个宏观方面要看到的地方是,国家愿意改变也在努力地去改变。这是最重要的。一个人无论有多少问题,只要他愿意积极主动地改,这个人就是有希望的,国家也是一样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像中国一样,正视自己的问题,并且努力改变,中国做的是最好的。她自己监督自己,做到了比所谓民主国家更好地自我转变。
这个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问题都是一大堆的,哪儿有完美的乌托邦呢?大多数国家做得怎么样呢?现在咨询这么发达我就不举例了。中国愿意改并且主动去改,这就是最好的,生在这样的国家,我们其实是最有希望的。
今年陆续出台的一些 策我们可以看到,国内现在存在这么一个现实:资本壮大以后,渴望绑架一切,追求垄断,包括现在备受打击的教培行业。但是国家对垄断开始了无情的遏制,不管涉及到谁的利益,下手毫不留情。这就是很好的改变嘛。
有人可能说了,为什么不早点下手?这话怎么说呢?第一,早几年资本不是还没有这么嚣张吗?第二,即使说下手晚了,但毕竟也是下手了,有些国家脓疮都快要命了,还是下不了手。如果生在那种国家,不是更没有希望了吗?
说到微观方面,其实不好说,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的。我就举几个例子吧,希望能给困境中的朋友一些启发。
第一点我刚才说过,可能有些朋友没品出味来,我提炼一下:国家其实希望,未来能出现的中产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拼杀出来的中产。这一点圈起来要考啊。
现在社会上的中产有很多是吃到了时代的红利,买房的,拆迁的,甚至以前变相侵吞过国有资产的等等吧,这是既成事实,过去就过去了。以后国家不会再给这种机会了。再说一遍,时代造就的暴富,国家以后不会再给这种机会了。而且,一些不用付出多少努力就能暴富的,国家现在也开始收拾这些圈子了。大家细细品品我说的有没有道理。具体的我就不举例了,免得影射到一些对号入座的。
再精练一下,国家希望未来的中产阶级,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的,这样的中产越多越好,因为只有这样的中产,才能给后来者起到激励的作用。那些资本捧起来日入一爽的,以前不管是出自什么原因吧顾不上,以后国家会看他们越来越不爽的。这种改变已经开始了。
既然国家希望未来的中产是靠自己的努力拼杀出来的,那么国家就要保障赛道尽可能的公平,反垄断,双减等等今年一系列的 策出台,已经明确了国家的意志。那么作为现在让然感觉生活艰难的朋友,应该怎么办呢?我还是举例子说吧。
咱们还回到奥运会的话题上,不知朋友们发现没有,奥运健儿里面,但凡是体操举重这些项目里,来自穷人家的孩子特别多,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体操举重这些项目,训练的时候是很吃苦的。压腿拔筋的时候,疼得能哇哇大哭。有钱人家很少有舍得让孩子吃这种苦的。生活逼迫人们需要更加努力,从而改变自己与家人的命运,太多这样的例子了。
我们在抱怨自己艰难困苦的时候,很少有人能问问自己,我吃过这种苦吗?这种苦可不是买不起宝马的苦,而是奋斗过程中的苦。90%的人是交不出这份答卷的。当然也有10%吃了苦,现在仍然贫困,但是在这10%的人里边,成功的几率非常高,他们不管跟谁比,都是有优势的。跟大多数人比,他们努力过,有经验而且能吃苦。跟上层的目标比,他们能吃苦,同样的条件你不干我干。如果说一百个人里面只有一个人成功,那这一个人一定是在10%里面。
所以,努力吧!
也许有人会说我站着说话不腰疼,我不在乎,而且我也是有资格说这种话的。我承认,现在我的收入和生活是比大多数人好一点,但是我不是既得利益者,我现在衣食无忧的生活也是靠自己拼出来的,而且我不是从一无所有起来的,我是从负资产起来的。当初我的境况不比现在的你好到哪儿去。
如果还有人觉得没有希望,其实我刚才也说到了,不管怎么发展,最终还是会剩下两亿人依旧是低收入,其实也无所谓了,这些人是属于无论如何也带不起来的那种,国家和社会都不会在乎这些人,养着也就养着了。无所谓。
不过我相信,哪怕我们生命中还有一丝丝不服输的信念,我们也不会落到这两亿人里头。
大刘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