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教育部公布《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来,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按照上海市《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要求以及《上海财经大学新时代劳动教育行动计划(-)》,积极部署,扎实推进,将劳动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整合校内外资源,制定劳动教育方案,建设劳动教育基地,组织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结合金融学科特点,联合《青年报》、在沪农场园区等多个机构推出“我农作,我快乐”学农劳动教育体验课程,让大学生身体力行体验农作之美,锤炼意志品质,树立金融服务农业农村发展理念。
5月21日,阳光明媚,晴空万里,20名上财金融学子前往位于浦东新区的海沈乡创空间开展劳动教育体验课程,学院 委副书记秦文佳,辅导员行 支部刘福忠、罗素梅、周洁琼,本科学生支部王乃一、吴明星等老师一同参加。金融学院师生一行穿上象征绿色希望的劳动马甲,怀着饱满的热情来到了视野开阔、阡陌交通的农作基地——浦东惠南镇海沈村。
首先大家参观了奥运冠*钟天使的事迹展览馆。出生于上海浦东惠南镇的钟天使在年获得了里约奥运会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赛金牌,是第一个在此项目上勇夺金牌的中国运动员。进入展览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辆专业的比赛自行车——这是钟天使在青年时期用于训练的车,自行车上的漆已经掉落,把手已经被磨得非常光滑,轮胎已经出现了裂纹,车的骨架也十分陈旧。在青年时期,钟天使每天都骑着这辆车去训练,穿梭在家附近的小路上,每天吃完饭就是训练,无论晴天阴天,刮风下雨,她都坚持着训练。正是这种拼搏的精神成就了她的梦想,她打破了中国人在奥运会自行车项目上零冠的记录,成为国人的骄傲。
随后,大家来到田边开始动手劳作——打油菜籽。镇上的专业技术老师为同学们演示了打籽的整个过程,大家跃跃欲试。在打籽前先在地上铺开了一张布,将已经晒干的油菜放在布上,大家用一根根棒槌来回敲打。经过敲打以后,一颗颗饱满的油菜籽滑落出来,发出清脆的响声。敲打完成后,同学们摇着筛子,把菜籽壳和油菜籽分离出来,筛选出来的油菜籽堆成了一座小山,大家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尽管身体很累,但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也体会到了丰收的喜悦。
接下来,同学们来到试验田进行参观。农作老师教会大家认识各种农作物:茎杆粗壮,叶子呈紫色,植株较高的是茄子;叶片薄,比较狭窄的是辣椒,一个个肥硕的青椒正挂在叶片下方;叶子小巧,植株矮小,果实长在地下的是花生;叶子青色,一层叠着一层的是生菜;植株高,叶片狭长的是玉米……大家饶有兴趣地听着老师的讲解,感叹农作物之美。
结束土地上的劳动,大家来到农田主人家中。好客的主人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当地的特产“塌饼”,圆圆扁平的塌饼,油亮光泽,经过亲身劳作后再品尝可口的食物,一口咬下去顿感软糯香甜,让人回味无穷。农田的大伯告诉大家,制饼的原料都是来自眼前的那片土地,都是自家亲手栽种出来的作物。听完大伯的讲述,大家更深感粮食的可贵。四季轮换、物候更替,辛勤的农民师傅在这片土地上总能收获丰富的粮食,这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辛苦耕耘的成果。
丰富有趣的学农体验课程令同学们收获满满。大家认为,虽然打油菜籽是一项简单而重复的农活,但是经过亲身体验下来,身体受到很大锻炼,而且收获的菜籽也仅有三分之一不到的转化率,更让大家深深懂得粮食作物的来之不易。在学农课程中,大家不仅锻炼了吃苦耐劳的精神,也学习到丰富的农业知识,再次踏上学习征途的同学们,更将牢牢铭记住这份劳作之美。
此次劳动教育课程也是开展支部联建和 史学习教育的生动载体。在学院 委副书记秦文佳老师的带领下,辅导员行 支部、本科学生支部的老师们一起走进乡间、迈步田野,学习浦东惠南镇海沈村的建设发展和乡村振兴之路。作为第三批“上海市美丽乡村示范村”,在 和 府的领导下,惠南镇海沈村正打造“沪乡文化”主题村、“自行车运动”特色村、“乡村创客”集聚村,这里田林开阔、水网密集,居住地被田林、河流环抱,形成了“水、田、林、宅”和谐交融的自然生态环境,同时将文创、美食、创客、网红经济等多元要素融入产业发展,努力建设成为了上海乡村振兴的样板村。
获取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