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跳水运动员吴敏霞在社交平台讲述了自己第一次签病危通知书的经历...她的老公张效诚吃了3斤小龙虾后,住了一周ICU。张效诚在视频中谈到:自己独自吃了3斤小龙虾,喜欢掀虾头,吃里面的那个*,然后吃完第二天身体出现乏力和发烧症状,在排除了感染新冠病*的情况下,也是没有太在意。后来还去健身房健身,结果病情加重,尿液也变成了酱油色。医院检查发现肌酸激酶飙升,达到了,而一般普通人正常值是(上限)。得知是发生了一种叫“横纹肌溶解症”的疾病,结果住进重症监护病房(ICU)。因为病情相对严重,吴敏霞作为患者家属还签署了病危通知书。夫妻俩拍摄这个视频就是希望提醒他人,吃小龙虾不要吃虾头,运动也要注意循序渐进。而在视频下方,也有网友留言,身边家人也出现过吃小龙虾器官衰竭的。医院7月以来接诊50多例9月24日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华中医院自7月以来,该院急诊科就接诊了50多例“横纹肌溶解症”患者,皆因食用小龙虾引起。虽然还没明确的证据能证明,吃小龙虾会导致横纹肌溶解症。医院接诊的病例来看,患者发病前都没有过量运动、没有服用相关药物等,是在吃了小龙虾之后才出现相关症状的。横纹肌溶解症世界各国均偶有发生,一般是吃水产品后24小时内发病,除此之外没有明显的规律。除了吃小龙虾,吃海鱼、淡水鱼都出现过类似案例。横纹肌溶解症,有多严重?横纹肌溶解症是由于横纹肌损伤,引起肌肉细胞的坏死及细胞膜的破坏,导致肌酶及肌红蛋白渗漏至血液并随尿排出,尿液呈现血色、酱油色或茶色。患者会出现肌肉酸疼、肿胀、乏力等,如没有及时治疗,甚至会导致急性肾衰竭。横纹肌溶解症的致病因素至今不明,临床推断可能与水产品有关,而且高温烹煮并不起作用,此外这种疾病还跟剧烈运动、意外伤害、饮酒等有关联。一旦发现全身肌肉酸痛、浑身乏力、小便颜色变深甚至呈酱油色,要警惕是横纹肌溶解,医院就诊。如果是吃完小龙虾后出现以上症状,可以先自行催吐,肌溶解患者还要大量喝水以防肾损伤,减少活动。如此看来,小龙虾还能放心吃吗?小龙虾可以吃,但记住这4点!1.小龙虾头不要吃,富集重金属吃小龙虾时,不要吃头部,保留腹部肌肉部分,也就是吃“小龙虾仁”,可提高安全性。国内外研究发现,小龙虾在水里,富集的重金属污染物一部分会转移到小龙虾的外壳并随脱壳而被转移到体外,而另外一部分则通过鳃或摄食过程进入体内,在小龙虾的肝脏、肌肉、鳃等组织中有不同程度的富集。2.不要吃街边爆炒的,一定做熟有些街边大排档的麻辣小龙虾是快炒的,先用油炸,然后用辣椒、花椒等调料快炒后上桌,烹调时间很短,不能保证将小龙虾中的肺吸虫幼虫完全杀死。虽然现在人工养殖的小龙虾一般没有什么寄生虫,但还是做熟做透比较好。3.吃小龙虾一次不要太多小龙虾蛋白质含量很高,但人体每天能够吸收的蛋白质只有30-50g,约合六七只正常大小的小龙虾所含蛋白质的量。如果一次食用几十只,过多的蛋白质无法被人体吸收,会给肾脏带来一定的损害。因此建议,吃小龙虾时学会适可而止,一次别超过七八只,另外每周吃小龙虾最好不要超过两次。4.身体蜷缩的小龙虾更新鲜如果发现龙虾的尾巴是直的,那么这些龙虾就是死虾,千万不要吃。如果是弯曲的,蜷缩着身体的,就表示是活虾,可以吃。
本文来源:健康时报
图片来源网络
安全健康教育网在此向大家呼吁:
小龙虾虽美味,但却不能贪吃哦~
转发此文,提醒家人、朋友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