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惯史金霞老师的人,到底在看不惯什么

北京治白癜风医院哪个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

我对所有敢于出走体制的人,都怀着深深的敬意。

——花样年华

看不惯史金霞老师的人,到底在看不惯什么?

(文:花样年华)

01

前几天我写了关于史金霞老师出走体制的文章。从苏州名师到独立教师,风生水起。我很欣赏这位体制内的名师跳出编制的勇气和魄力。

成为名师到底有多难,我就不赘述,我只说出走体制意味着壮士断腕,一切归零,试问多少人又能做到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离开体制,对很多人来说只是“说说”而已。毕竟体制代表安稳的生活,驾轻就熟的工作,晚年的保障。

在另一个领域重新起航,不是人人都有的勇气。

体制是温水,外面是烈火烹油。

体制是舒适区,外面是真刀真枪。

所以,我对所有敢于出走体制的人,都怀着深深的敬意。

比如劳丽诗,张泉灵。还有很多。

02

一年后,她晒出自己的成绩单。打造了完整的网络系列课程,做过数十次线上和线下分享,个人品牌效应凸显,有了大批忠实粉丝,正在实现她曾说过的教育理想。

最令人嫉妒的是把女儿小寒培养成了诗人,还出版了自己的诗集。女儿应该是她最出色的作品。

她诠释了最美生活的样子:活成自己,子女出色。

而且从照片来看,真的是越来越有气质。今日短发利落优雅,知性干练的穿搭尤胜两年前的马尾。

03

然而,某些质疑的声音总会蹦出来。

某群友特地加了我,给我发了大段个人意见:

这个文章我看了,本来不打算说这些事,我发给别人了,人家说这个你还是说点啥吧。

这个文章写作手法是可以的,但实际上输出的东西有失偏颇,观点不够稳妥。

我们可以拿一个李娜来举例,群里很多人都工作了,知道一个叫工龄的东西,这个东西跟每年休假时间和养老金级别是有关系的。

那么,他们体校的,比如李娜,他们从进体校开始就已经计算工龄了,当兵的也是如此。

换句话说,这是公器的问题,李娜获得体制培养,但挣的钱归个人所有,这实际上对国家来说是不公平的。

在中国,教师必须是师范毕业,而师范生的学费是有国家补贴的,换句话说,中国的这些公办教师都是享受了国家的培养。而国家培养完是要为“这个民族”服务的。

我自己学,出来讲课挣钱,当然是可以的,罗振宇就行。但这个老师这样做是不妥的。她的行为危及了整个教育体系,从个人层面值得鼓励奋斗精神,从国家层面,从纳税人层面,就得另说了。

我们经常强调一句话叫“宏观的结论和微观的结论往往是相反的”。

一个在微观个人层面值得鼓励学习的榜样,放在宏观的国家的层面,就未必是榜样了。

群里应该有新闻专业的朋友,做新闻报道的时候,经常是要双方的当事人都要采访的,你不可能只说一面之词。我们写“事实类文章”,尽量不要夸大一面,隐藏起另一面。

这个问题再往下推就是,个人主义还是集体主义?文章显然鼓励了个人主义,忽视了集体主义。

04

好,你的观点说完,我来说两句。

先说李娜。

年奥运会之后,李娜与中国其他三位顶尖女网选手正式脱离国家队,走上自负盈亏的职业化道路。

网球掌门人孙晋芳都说,举国体制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而在运动员拥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力与经验之后,则一定要给他们继续发展的空间。这话很客观了。

李娜在最痛苦最迷茫的时候曾说,“退役后当个专职家庭妇女也不错!”她在国家队状态不算最好。成绩也不是最突出的。

单飞后才向真正的职业球员靠拢。人生就此开挂,年李娜获得法网女单冠*,这不仅是中国,也是亚洲史上第一个网球大满贯冠*。

没有李娜,法网女单桂冠还得多少年问鼎?难道应该在国家队守着工龄平庸致死,而不能找适合自己的方式一飞冲天?

满口“国家”的人真的很好笑!就好像某些键盘侠义愤填殷的骂:犯我中华者,虽然必诛!”

真正两国开战,你为国捐躯吗?你为国捐身家吗?

再退一步,你那么爱国,你的工资都上交国库吗?你资助贫困生吗?

李娜单飞养活自己的团队、请教练,打各种比赛,拿到的奖金大部分归个人不是再正常不过?

电视剧《盗墓笔记》中吴邪说:“我现在只想尽快把这个牛头交还给国家”?哈哈,什么*?

交给国家的梗已经你们被玩坏了!

什么是爱国?好好工作,好好赚钱,别添乱就是爱国。

体坛周报副总编辑,著名足球记者马德兴曾说说一句话:“人性的解放,这才是人,一个普通的人,我们是形而上学,高大全,假大空搞惯了,因此对真实的反而无法接受。”

掌管网球十年的孙晋芳也曾说过:“我算是体制内成功人士,退径以后自己事业很成功,转型又转得很好。但像我这种人,在整个运动队并不是很普遍,毕竟是少数。”

照这位网友的思维逻辑,劳丽诗应该呆在团省委不去捣鼓淘宝店,更不要现身纳斯达克;

郎平应该执教中国女排,而不是跑到什么海外执教;

至于改国籍代表其他国家出征的中国队员,就是国家罪人吧。

那奥运冠*在澡堂里帮人搓澡,体操冠*在街上杂耍卖艺,还有更多运动员,穷其运动生涯都没法拿到奖牌,退役若干年后过得很凄惨是不是要告国家呢?

05

我网上百度了,免费师范生的资料,这个教育 策是从年开始实施,所以史老师工作23年,应该不是这个 策的受益者。

即便是免师范生的受益者的,也有个服役周期,并不是用一生扎根农村为代价的。

我最不能认同的一句话是:她的行为危及整个教育体系。这是最道貌岸然,最夸大其词的一个评价。

堪称大跃进时期的亩产万斤。帽子太大,都顶天立地了!

那么多下海、开公司、办讲坛、性侵女学生、逼死男博士、猥亵......各种新闻炸开,也没有谁说危及了xx体系。偏偏高中教师出走体制就危及教育体系?

哪里危及了?危及到什么程度?要不要出动武警?

罗振宇出走央视就行,史金霞老师就不行?师范院校学到的东西可以吃一生?谁不是一边教学相长一边积极培训一边教学课改一边更迭知识体系。

看不惯史金霞老师活得更好的人,到底看不惯什么?

说到底就是看不惯老师过上尊严体面的生活。

看不惯人家风生水起,心理优越感没了,同情心也无处安放。骂人也没底气了。

你们不是在菜场为一毛几分钱的小葱跟小贩纠结的穷老师吗?

你们不是经常骑着破自行车逛新华书店坐台阶上看一天书完了一本书不买的穷老师吗?

你们不是扎根山区38载,看着比同龄人苍老,身体比同龄人差,满含教育情怀的乡村老教师吗?

你们不是经常五奖不到位工资不到位,在 府门口维权被骂被驱赶的穷老师吗?

不好意思。时代在巨变。多上网,多百度,多解读新闻,多听大大讲话。

至于你说采访双方当事人,我只问你,你发你写郭德纲和曹云金的文,二位都采访到了?是坐一起还是分开?他们还互掐吗?

奚梦瑶事件一出,一晚数百篇雄文出炉,都在维秘现场采访吗?

《张杨导演,我爱你》这篇文火了,无数雄文又出炉了,谁正好在柬埔寨采访了女主还是找到了当事导演,才能写吗?

小二姐的微博写刚刚剃渡了。看,不出十分钟,网友送她一张图。好不好看?

都网络时代了,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好不好?我老师红娘子说了:“别带一颗原始脑上山砍柴。”

06

我的美女领导开的是卡宴。老公说:“家里人开的都是万的车,就你一个人开20万的车不像话,得换!”

新来的实习生开的是四个圈,对人一脸羞涩:“家里不让我买车,说先把旧车开着。”

打铃的那位老教师家里拆迁补了十套房。卖了一套房做装修,还有九套自己住一套,然后出租。“我把日期记在小本子上。免得搞错,打铃的事儿不能分心!”

是不是被膈应坏了?

一觉醒来,是不是感觉世界变了?真不是你留着鼻涕唱集体主义放光芒的时代。

落后这个时代的人必定被时代所抛弃,愤愤不平也不是生产力。

看过前段时间刷屏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吗?现代人深层次的焦虑是穷。特别是心穷的人。

07

20多年前林的高中同学,本来在武汉市一所中学教数学,水平一流。在外面补课,名声大噪,前来补课的家长络绎不绝。

校长出面干预,他同学一气之下辞职。在武胜路租了个房子干始单干校外培训。最开始骑辆破自行车,然后是辆破桑塔纳,年买了宝马。

这些年很少见到他,听说武汉三镇数学培训机构名头最大的就是他。培训点遍布武昌汉阳汉口。那些最好中学的校长都和他很熟,很熟。

听说他不到40岁就退休了。最喜欢做的事儿就是到长江边钓鱼。

不好意思,我的观念一向很偏颇。就欣赏他同学这样的。审时度势,快人一步的都是能人。

08

借一位大咖的一句话:我喜欢这个功利的世界,因为这世界承认每一个人的努力。你自己先得是一块锦,然后才能锦上添花。

靠山山倒,靠桥桥塌。体制是个什么东西?谁说得清?

二胎放开以前的生育口号是:计划生育好, 府帮养老。

二胎放开后的生育口号是:一对夫妻准生两娃,一个养爹一个养妈。

呵呵,不过30几年而已。谁认真谁输。后悔了,哭都没眼泪。

华为一位40多岁的部门负责人去年跳楼了。他不是也想着一辈子吗?

武汉最大的钢贸企业武钢,上个世纪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单位,多么牛逼的单位,多少高中生大学不考要来武钢的技校读书。“家有武钢,心里不慌”。可是现在怎么样呢?从年下半年开始裁员,至今裁了5万人之多。

你以为牢牢攥在手里的是铁饭碗,依照打破连渣儿都不剩!

09

体制人,也要有走出体制的能力。

几天前的新闻,台湾《联合报》报道,台大副教务长康仕仲以十倍薪水被加拿大埃布尔达大学挖走。

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教授辞去副校长,转身投入西湖大学的运作,要做比清华还牛逼的私立大学。

个人能力,让你睥睨世界。

有金刚钻,才能揽瓷器活。能力才是一个人在这个世上的核心东西。在体制内,也要与时俱进,不放弃学习,哪一天,想离开或者体制没了,说不定要赤手空拳打天下,希望那时候别只剩以沉默,以眼泪。

最后谢谢你看得起,担忧我发这样的文章会掉粉。掉就掉吧,我直抒胸臆惯了。我没啥粉,也就身后站着一千多万草根老师。

-nd-

点击下列关键词,可查看往期热文:

那个被举报的名校高中女老师

风声鹤唳的语境下,教师还有多少坦荡、自由可言?

聊一聊这三个如履薄冰的职业,什么时候要用生命来做了?

大学女教师向15岁儿子下跪:隔断的亲情如何重拾

各行各业那么多渣,为什么新闻喜欢用“老师”做标题?

多少家长正在杀死负责任的老师!

花样年华:

江城女子,资深教育人,

新媒体人,专栏作者,纪实作者,

有故事

我,新书《花样年华》正在热卖中。

公号:花熹(Id:cyp)。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花样年华新书。

花样年华

元宵节快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oyunguanjuna.com/agqt/69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