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晚6点17分,萨姆松乒乓球馆。
中国听障奥运会女子乒乓球队3:2逆转对手乌克兰队
经过了两个多小时的艰苦鏖战,中国听障奥运会女子乒乓球队终于逆转对手乌克兰队,拿下了本届听障奥运会乒乓球项目的首枚金牌。当五星红旗在场馆上空冉冉升起的时候,乒乓球女子团体的四位姑娘站在领奖台前,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容。因为她们知道,为了这一刻,她们付出了多少辛劳与汗水。而相较于身边的姐妹们,史册,作为乒乓女团的主力队员,更是深深了解这枚金牌的分量与意义所在,因为对她来说,这已经是她第四次来到听障奥运会的竞技场上,奥运会上取得的每一枚金牌背后,所凝结的正是她作为听障运动员成长的记忆。
人物故事——史册
年,史册出生在黑龙江省伊春市带岭区,由于出生时右耳畸形,史册患上了先天性耳聋。听力不便,幼年时的史册常常受到身边孩子的嘲笑与捉弄,而失聪导致的障碍也让她在学校需要花费比身边孩子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来消化课堂上老师所讲解的内容,但是史册却从未放弃,一直坚持在普通学校就读。付出总会得到回报,从进入学校起,史册的成绩就一直排在班级前列,这个不服输聋人女孩用她的行动赢得了同学和老师的尊重
黑龙江伊春市是我国乒乓球运动开展比较好的地区之一。在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所在学校的体育老师看到史册是个乒乓球的好苗子,家人也鼓励史册练习乒乓球,就这样,史册由此与乒乓球结缘。
由于右耳失聪,每次训练时,史册都要都仔细看着教练的口型,来理解每个动作要领。为了能够跟上训练的强度,史册在体能训练上也会特别刻苦,别人跑米热身,她跑米。乒乓球训练运动员经常会出现肌肉拉伤,一般需要休养一周左右,但史册却不肯放过任何一次训练机会,哪怕是感冒发高烧,她都带病坚持训练,从没落过一次训练。慢慢的,史册逐渐在各类青少年的比赛中崭露头角,并在年推荐到黑龙江省体工队跟随著名教练赵守礼学习。在教练的指导下,史册的技术日趋成熟,加之她天生的韧劲与乐观,她在全国聋人运动领域脱颖而出。
年对史册来说是个特别的年份,这一年史册第一次随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了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的第20届听障奥运会,并与队友一起在取得了混双、女双金牌后,4比2战胜上届冠*日本选手,夺得女单金牌。在赛事结束时,史册因为其优异的表现,获得赛事组委会授予的“最有价值运动员”称号。在接下来的听障奥运会上,史册更是成了中国乒乓球队名副其实时的主力。人如其名,她也像自己的名字一样,载入了聋人运动的史册中。
虽然在赛场上史册敢打敢拼的风格让对手敬畏,但在日常的相处中,她却更像是一个温柔的姐姐,让身边小队友的贴心和亲近。训练中,当队友因为听力障碍难以理解教练的指导时,史册会不厌其烦地一遍遍用手语为队友们“翻译”着教练的话语;比赛时,当队友处于逆境变得紧张时,史册更会站在场边,用自己的手势与眼神为队友加油助威。
作为一个参加过四届听障奥运会的“老将”,史册将自己最美好的年华留在了奥运赛场上。虽然已经年过三十岁,有了自己家庭,史册还想在继续征战,为中国的聋人乒乓再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她在训练之余还在继续着英语和国际手语的学习,因为她的心里还埋藏着一个小小的愿望——希望自己成为中国与世界聋人乒乓球运动之间一座彼此沟通的桥。
记者:杨乐
编辑:张競丹
中国残联征稿啦!
亲爱的朋友们:
欢迎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