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跟中国足球不是一种运动

北京专业白癜风专科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今天一早起来,看到了下面的图片。

是不是有一种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的感觉。看足球揪心,看中国足球更揪心,看中国少年足球,简直有种想去死的感觉?

如果你的岁数跟我差不多大,从80年代开始看中国足球,一定会跟我有同样的感觉:以前国足怎么说也是亚洲一流强队,21世纪以后,国足似乎已经沦落为亚洲三流,连泰国、新加坡、叙利亚这种曾经只配给我们提鞋的鱼腩也能站在我们头上拉屎了,连进一次亚洲12强赛都值得举国欢欣鼓舞了,这到底是为什么?

必须要承认,整个世界的每一个领域都在发展,足球技术水平也一直在发展。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国足成绩下降,那一定是没有跟上世界足球水平的发展,甚至某些方面还有倒退。我想不外乎三个方面:身体素质、科学理论、足球产业。

我们先看看80年代的世界足球,世界球王马拉多纳和欧洲华丽舞者普拉蒂尼可以算得上是那时的巅峰。经常有人喜欢关公战秦琼的假想,如果让他们来到现在跟梅西、C罗PK,会是怎样。

我觉得这个问题过于无聊,答案也过于简单。看看C罗,速度、力量、弹跳、球感俱佳的天才,这岂是马拉多纳那个时代能比的?再看看C罗身边的贝尔,田径*金联赛的速度出现在足球场上,80年代的足球又能看到多少次那样的一条龙奔袭?至于梅西那样的足球精灵,那种轻捷的摆动和假动作,在万人丛中独舞取对方首级,则只能用天启来解释。

何哉?时代已经不一样,21世纪的球员身体素质相对于30年前,已经有大幅度的提高。你不要跟我说张琳芃什么的,你让他去跟拉莫斯碰碰试试?

再看看有效比赛时间,相对于其他运动,足球场比较大,经常因出界、犯规、受伤等遇到死球时间,对于观众来说,这当然是非常无聊的。90年代以后,FIFA开始建立一系列的方案,比如“多球制”,“犯规后等到死球再判罚”等,目的就是提高有效比赛时间。中超联赛的有效时间是50分钟,这是什么概念,就是说现场的观众只看了差不多一半时间的比赛,球票打折了、缩水了。这个时间和80年代世界足球比赛时间是差不多的,我们再看看现在的欧冠,有效时间是63分钟,也就是说欧洲顶级联赛的球员每场球要比中国球员多跑28%,也难怪国足经常在最后时间抽筋掉链子了。

再看看每场的奔跑里程,这项技术大约是从90年代末开始建立起来的,中国也迅速引进了这项技术,当时中国有一名球星叫李铁,有一场比赛跑了多米,媒体那个吹捧啊!然而我们到欧洲赛场上一看,-米比比皆是,就连皮尔洛这种组织型的“大脑”,也经常一场球跑多米的。到了现在的英超赛场,经常到了70多分钟的时候把某某某换下,一看奔跑数据,已经多米了,这在中超赛场上是不可想象的。也难怪都是那些过季球星才到中国来养老,球场上也跟过家家似的走走停停,反正过来就是为了赚钱的。

回到我们身边,竞技体育的基础在民间,在少年体育教育方面,我们看看现在小孩的身体素质能和我们当时相比吗?让现在小孩跑个米,家长都要紧张兮兮,要知道美国孩子米的达标线是5分钟!这是基础!民众都这样,未来在哪里?

身体素质的提升只是表象,冰山之下是多重因素,最重要的就是科学技术对于体育的支持!

首先是营养学,C罗和贝尔不是天生下来就身体素质异禀的,你把他们扔在80年代,他们估计也跟普拉蒂尼差不多。每天的膳食对运动员的帮助,我们国内有人研究吗?不要说给孩子、给运动员每天安排合理的膳食,就连食品安全这一步我们还没有迈出去。

然后是运动员的药物科学,哪些药物对人体是有帮助而又无副作用的,有人研究吗?看到中国运动员屡次受制于西方的“兴奋剂指控”,就能想象到,中国这方面的研究是严重落后的!我们不要盲目相信什么“兴奋剂指控”,只要是竞技体育都要吃一些对人体有刺激性的药物,只是哪些药物副作用小、能不能被检测出的问题。

然后是足球科学,你听说过米兰实验室吗?中国哪个俱乐部会搞实验室?要知道,AC米兰俱乐部花费了万欧元建立了这个实验室,对足球运动的理解已经上升到了科技、IT、控制论和心理学的高度。连一个足球运动员的传中脚法,都在实验室里对人体结构、空气动力学进行反复研究,得到最优解。之后,欧洲的其他很多足球俱乐部都建立了自己的研发团队。

这相当于是我们的一两个队医在跟人家的一个实验室研发团队在竞争,真把自己当成打日本*子的小米加步枪了?

最后是足球理论。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足球是一种“野蛮”的运动,所以选拔人才都是身材优先,也是因为这样,导致了中国足球人才大多数是田径人才。诚然,之前我们说了那么多,举了C罗、贝尔的例子,是为了说明身体素质的重要性。但是另一方面,足球是一个11个人的运动,C罗再牛,你让他一个人跟德国队PK一下试试?你看欧洲杯决赛没有他,葡萄牙不是反而赢了吗?所以更重要的是技战术配合。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如果你是一个踢球迷而不只是看球迷,在看英超、西甲、欧冠的时候会特别有心得,一个球员拿球,其他球员是怎样跑位的?防守队员又是怎样排列、跟踪防守的?这是很有讲究的!看起来也是很值得玩味的!

三个人的技战术配合加上好的球员执行力可以攻破7-8个人的密集防守,这不仅是身体素质的“野蛮”对决,更加是一门脑力游戏。

更重要的是情商!在激情似火的足球场上,似乎应该像打了鸡血一样奋勇拼搏才对。其实,这种时候保持一颗冷静的“心理”更为重要,足球太复杂了,在每一个时间点,每一种环境下,作出什么样的技术动作,一方面自然是球员的自然反应,更重要的也是球员阅读比赛的能力。在足球场上,顶着亿万观众目光的注视,球场上遇到不公正的裁决,对手的挑衅,更有猪一般队友的失误。这都时时刻刻在考验着球员的心理承受能力。你老想着足球以外的事情,动作还怎么能做的标准呢?

别人要保持冷静,作出更优化的动作,我们则是从球迷到球员,都还沉浸在“为国争光”的热情中,蒙进去一个球,还真的是撞了大运了。

小结一下,别人已经开始用下围棋的方式来踢足球,我们还在用人海战术上去硬碰,当然会劳而无功,死的很惨。

还记得年中国女足进了世界杯决赛,然后被吹捧为“铿锵玫瑰”,语文老师让我们就此写篇作文,我写了一篇很“缺德”的作文,其中提到:中国女足20年后连个美国队过招的机会都没有。后果很容易得知:重写!

年少的我确实不解风情,但我的理由很简单:中国女足能取得如此成绩,最主要得益于相对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女人地位的提高;而全国就个女人踢足球,一帮人可以创造一次奇迹,却不能寄希望于他们永远创造奇迹。

后来果然被我不幸言中,22年后的年,中国女足世界杯没有出线,年伦敦奥运会也缺席。当然就没有和世界强队对决的机会了,一声叹息。。。

我是押对了结局,理由似乎有点牵强,运动员人数少是绝对的原因吗?中国的其他运动似乎玩的人也不多,没影响他们拿金牌啊。这首先需要澄清一下,足球是一项世界性的运动,是竞技化、商业化最彻底的运动,没有之一,拿那些小众运动来跟足球比毫无意义。比如蹦床这种运动,中国玩的人少,欧美玩的人也不多,你是为了金牌和巨额奖金去折腾,人家不过是兴趣爱好,拿了金牌有什么好臭屁的?

运动员人数代表什么?最简单的,可以挑选的范围大。有人问为什么从13亿个中国人里面挑出11个足球运动员那么难呢?很简单啊,13亿个人里面踢足球的不多啊,年统计数字表明,中国职业足球运动员是人,这是什么概念,我也不说法国是万人了,也不拿日本、韩国的数字了,只告诉你越南是00人。

足球人口多不仅仅意味着教练员的选择多,更重要的是,这些运动员每天都在压力下竞争,他们每时每刻都可以从更多的队友上主动学习到更多东西,他们为了确保自己的主力位置会有更大的动力去参与训练,每一次比赛都是一次遴选,一次升级,也可能是一次淘汰,这是什么样的压力!说句不好听的话,跟法国的万足球运动员相比,中国的职业球员轻松的相当于“保送”。也难怪他们在球场上散步了,反正自有那些大佬们给他们送上高薪!

足球人口,更代表着整个产业体系的建立。

你不要跟我说中国足球现在富得流油啊,连孙可都价值万啊!请一个里皮花了1个多亿啊!我对此冷眼一瞥:一个产业体系如果仅仅是靠投入,而没有产出,这是不健康的,不可持续的。

一个健康的产业体系,应该是拥有广大的消费者,他们才是持续的投入者;更应该拥有众多的足球人口,他们既是参与者,也是价值的创造者,你能指望一个慵懒的团队创造出巨大的价值?还应该拥有独立运作的公司化运作的俱乐部,他们不是富得流油的烧钱者,而是能持续创造财 收入的赚钱机器!也不是地方 府的代表品牌,而是真正为了自己的报表而努力提升的市场实体!

我们看看那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是怎么做的吧,90年代初期,日本足球还经常被国足欺凌。然而到了现在,日本男足已经成为亚洲一流球队,更是进入过世界杯16强,日本女足甚至拿到了世界杯冠*!说句实在话,虽然我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但是在看日本队踢球的时候,真心觉得赏心悦目。他们没有强壮的身体,没有猎豹般的速度,只是按照足球规律在努力,看他们跟欧美壮汉们对拼,有时竟然想哭,似乎那是以人之伟力在挑战神祗,*种人在球场上总算还有希望。他们在球场上实践了日本文化中永不言败的奋发精神。

成绩都是表象,甚至球场上的11人也都是冰山浮出水面那一角。年,中国和日本同时进行了足球改革,中国足球的改革主要体现在联赛和俱乐部层面,也就是说“我们终于有职业联赛和职业球员了”!而日本足球改革则深入到梯队和业余联赛。

自年J联赛诞生之日起,J联盟旗下全体俱乐部就必须拥有U12、U15和U18三个年龄段的梯队,这是其加盟的必要条件。每一级梯队都有联赛,每一级梯队进入上一级梯队都有严格的淘汰机制。中国的俱乐部有真正的梯队吗?有U18以下的全国联赛吗?原因很简单,没钱可赚。

日本足协5年宣言:年要成为世界前十的足协,足球人口万人(球员及其家庭、足球工作者、注册的球迷),球队进入世界前十。

截至年,日本足球人口达到万,这都是以足球产业为生的人哦!其中在日本足协注册的球员有万,这都是真正在踢足球的人哦!

我希望我们的足协不要只把目光放在国足主教练的人选上,说真的,换谁都一样。甚至不应该放在中超联赛上,转会费再多,都是左手到右手,你看看以前五大联赛里还有孙继海和杨晨这种二流球员,现在呢?

我只希望,如果哪位领导人能发出这样的宣言:到20xx年,中国足球人口万,注册球员万,每个城市每一万人拥有一个足球训练场。那么他将是大功一件,因为他真正建立起了一个实实在在的足球产业。

否则,就算对中国足球投入再多的小钱钱,都只是简单粗暴的无知行为,是违反规律的反科学手段,建立起来的也是没有基底的空中楼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oyunguanjuna.com/agqt/64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