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上红领巾,她是教室里乖巧上课的小学生;拿起球拍,她是训练场上信心十足的乒乓小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在陕西省体育训练中心园区内,陕西省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的教室里,传来了琅琅的读书声。这些正在学习的孩子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运动员。
年1月,原少体校和省体育运动学校合并,陕西省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正式揭牌,陕西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开启了新的模式和征程,小运动员们通往冠*的梦想之旅,也有了更高的起点。
女足小队员认真练习基本功。
冠*摇篮铸就体育梦想
陕西省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承担着陕西省专业运动队后备人才培养的任务。田亮、秦凯、景瑞雪、司雅杰等三秦父老耳熟能详的运动员,都曾在陕西省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生活成长,通过这里进入一线队伍、国家队,最终在奥运会的赛场上一战成名。
下课铃声响起,校园里穿梭着学生们嬉戏打闹的身影。这些稚嫩的笑脸,未来也将和他们的前辈一样,在全国乃至世界更大的舞台上绽放。
15岁的摔跤运动员杨淋斐今年读高一,在队里担任队长,同时也是班里的班长。原本在商洛市丹凤县业余体校训练的她,由陕西省青少年体校校长李建喜亲自挑选进入摔跤队,经过不到两年的练习,已经在陕西省内的比赛拿过多次冠*,征战全国比赛也名列前茅。
“自从来到这里开始练习摔跤后,我就喜欢上了这个项目。最喜欢的是站在赛场上,挥洒汗水打完比赛后,听工作人员在广播里宣读成绩,这种无上的荣誉感,是任何事情也替代不了的。”杨淋斐对西部网记者说道,“希望自己能快快长大,和哥哥姐姐们一样站上更大的舞台,代表陕西打更多的比赛,为家乡争光!”
建校以来,陕西省青少年体校已经向一线运动队输送人才达人以上。两校合并后,承担陕西体育后备人才专项运动训练管理、优秀运动队及后备人才义务教育期间的文化教育、省级乒乓球队竞训与管理等七大主要职责。
“只有在专业体育院校,运动员们才能接触到高水准的教练和科学的训练方式。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进入专业体校学习,是成为奥运冠*的必经之路。目前获得奥运冠*的运动员,全部都曾在体育运动学校进行专业学习。”李建喜告诉西部网记者。
陕西省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的教室里,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学习文化课。
学训合一培养全能运动员
陕西省体育训练中心的足球训练场上,青少年体校07-08年龄段的女足正在进行训练。休息时间,几名队员拿着水跑向教练员,递给教练喝。她们大都是年秋季入学开始正式训练,半个学年过去,不仅踢球已经是有模有样,在教练和老师的引导下,更是尊敬长辈、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刚开始训练的孩子们就像白纸一样,未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看大人们如何描画了。所以,我们不仅仅要教她们踢球,更要教她们做人,不会做人就不会踢球,球场上的表现其实就是人品的另一种呈现方式。”教练董美君对西部网记者说道。
“学习不好的孩子是踢不好球的,足球不仅仅是看身体素质和技术,更多的时候是要用脑子。她们平日训练中培养的好习惯,也会有益于学习成绩的提高。”说话间,董教练指向正在训练的小队员陈心雅,“比如这个队员,她不仅在场上表现很好,学习成绩更是出色,正式考试从来没低于98分。”
“对于职业运动员而言,他们运动生涯大部分时间都献给了训练场,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文化课,也不够重视,这并不利于运动员自身的长远发展。”李建喜说道。
年1月10日,合并后的陕西省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正式揭牌,除了原本两个学校的职能相互补充之外,最大的亮点是:陕西省后备人才的学习和训练得到统一,两者之间的矛盾也得以化解。
“上午上课,下午训练,这是我们学校运动员的常态。如果参加比赛耽误课程的话,我们会安排老师单独辅导,保证足够的课时。”李建喜告诉西部网记者,“两校合并改变了以前一个抓教育一个抓训练的局面,使得学习训练得到统一,从模式和运作机制上根本解决了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
校长李建喜与部分入选雪车、雪橇国家队的陕西运动员合影。
梦想起航奥运冠*起点
始建于年的陕西省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是陕西乃至全国唯一一所省级青少年体校,拥有先进的育人理念和专业的训练资源,并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称号。
两校合并后,陕西省青少年体校重新明确自身定位,探索制定发展规划,其中一大有力措施就是:后备人才培养机制的改进和创新。
“省青少年体校和一线队伍之间存在着梯队对接关系,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合作。我们及时沟通了解各运动中心对于后备人才培养的要求,优势项目重点培养,基础项目广泛培养,弱势项目的优秀运动员苗子和其他省份合作共建。”李建喜介绍道。
年初,国家体育总局下发关于成立雪车与雪橇国家队的通知,面向全国选拔优秀人才。陕西省青少年体校联合省体科所及体能教练,历经三天三夜,制定了一套涵盖年龄、身高、体重、爆发力、耐力、抗眩晕、抗恐惧等项目的选拔标准。经过层层筛选,陕西省青少年体校征集24人名单报送省体育局,并最终选送7男5女共12人前往国家队参加集训。目前,陕西省已有5名运动员进入雪车、雪橇国家队。
“从无到有,冰雪运动项目的‘破冰’,就是我们和国家队合作共建的一次成功试水。下一步,陕西省体育局将报请省 府,拟成立陕西省冬季运动管理中心,我们青少年体校也将配合省体育局,做好后备人才选拔、培养等工作。”李建喜对西部网记者说道。
另一个重大的改变,则是开始面向社会公开招生。
从年夏天,陕西省青少年体校将正式启动招生工作,从各校挑选学习成绩和运动素质俱佳的学生,进入本校进行学习训练。据介绍,此消息一出,目前已有每年级各数百名学生和家长进行了咨询,表达想参加集训选拔的意愿。
“以前,我们的生源大都是来自基层推荐输送,面向社会公开招生是学校长远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变化,也是我们一改过去被动地等、靠的工作作风,主动出击找、抓、抢优秀苗子。”李建喜说道,“下一步我们将对校园硬件设施继续升级完善,提高文化软实力,以满足师生的需要。”
课堂上,教师幽默风趣的讲解使得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老师讲课。
体能训练。
训练正式开始前的小游戏。
回答老师提问。
计算机课程。
校园文化展示。
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