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女孩奥运冠*姚妲妮妈妈,你都不知道

还记得之前象山运动员姚妲妮吗?

7月21日,在第二十三届夏季听障奥运会羽毛球团体项目决赛中,我县选手姚妲妮和队友战胜俄罗斯队夺得冠*,为中国代表团斩获首枚金牌。8月7日,姚妲妮载誉归来,回到家乡。

人物介绍:姚妲妮

姚妲妮最喜爱的就是羽毛球,第一次接触羽毛球时,她就深深爱上了这项运动。对于普通人来说,打羽毛球是一件很平常的事,而对于姚妲妮来说,却要付出难以想象的艰辛。

一见钟情爱上羽球

姚妲妮出生6个月时,被检查出神经性耳聋,这对于父母来说,犹如晴天霹雳。看着怀里“哇哇”大哭的小妲妮,父母铁了心要四处医治。杭州、上海、北京,医院几乎跑遍了,可是依然找不到治疗方法。4岁时,父母不忍心再看到小妲妮身上密密麻麻的针眼,终于接受事实。经人介绍,父母把她送往宁波康复中心,这一送就是5年。当时交通不发达,需要从象山西泽码头转车到宁波,每周一凌晨四点多,小妲妮就得随父母起床出发,周五晚上再接回家。

15岁那年,在宁波市聋哑学校体育课上,正在玩羽毛球的她,被前来调研的县残联工作人员吴文敏看中,认为她是打羽毛球的料子,可是爸妈却不同意。“我们不希望训练影响她学习,更不希望她走专业体育的路去吃苦。”妈妈说。无奈之下,吴文敏只好尊重他们的选择。

过了不久,宁波市特殊教育中心朱世海老师发现她身上那股坚忍不拔、永不服输的劲头,便推荐她参加省里比赛,也被妈妈婉拒了。看着省里来的车子远去,小妲妮有点失落。晚上,她悄悄递了张纸条给妈妈:“妈妈,我很喜欢打羽毛球,也很想参加省里的比赛,我答应你不会影响学习。”看了女儿留的字条,妈妈一晚上都没睡,她觉得,这次应该让女儿自己选择了。

小妲妮是幸运的,当机会再一次降临在她身上时,她果断抓住了。当朱老师再次推荐小妲妮参加省里的比赛时,妈妈毅然同意。年8月19日,姚妲妮顶着台风赶到杭州参加集训,圆了她的羽坛之梦。

追逐梦想从未放弃

省队日常的训练特别辛苦,每天超过六小时。作为一名运动员,受伤总是难免的,磨破脚皮、大腿拉伤、脚扭伤等等。这些就像家常便饭一样,能吃苦的妲妮却从不吱声,更不埋怨退缩。有时训练量太大,疲惫不堪的她也会默默流泪。然而,每次妈妈发信息关心她的情况,她总是说没事,过得很好。“平时爸爸妈妈上班也辛苦,我不想让他们担心我,毕竟这是我自己选择的路。”妲妮说,在训练中遇到队友球技比她好,她也不甘示弱,告诉自己是最强的、最棒的,一定要实现冠*之梦。年,因另一种耳疾,妲妮得了一种特别的头晕病,犯病时眼不能睁,饭不能吃,吃药打针都没用,只能躺在床上。妈妈不忍心看到她这样,劝她放弃训练,妲妮对妈妈说:“妈妈,我的梦想还没有实现呢!”皇天不负有心人,妈妈四处托人寻医,终于病愈。从此,妲妮更加珍惜每一次训练和比赛。姚妲妮的偶像是李宗伟,她说李宗伟和自己的获奖经历很像,一直都是在第二名,希望自己和他都能突破“千年老二”的名次,同时妲妮也喜欢他的坚持,喜欢他的那种不服输的劲儿。然而,年参加国家队选拔赛时,妲妮因成绩差了一点点而落选。那一刻,妲妮陷入绝望之中,当妈妈问起的时候,一向坚强的妲妮哭得像个泪人:“妈妈,你不知道,平时训练真的很苦,尤其是我犯病时,你知道我是怎么熬过来的吗?”时间是最好的良药,休息一段时间之后,在父母和好友的鼓励下,妲妮擦干眼泪,重整出发。她说:“我还有梦,万一实现了呢?”。

挥汗赛场终成冠*

她的坚持终于得到回报。在年四川九残会上,妲妮和队员配合默契,攻守互补,超常发挥了自己的水平,终于夺冠;年在广州参加国家选拔赛,她下定决心力争女单前三确保出线,小组赛、半决赛、决赛,每一场都是苦战,凭借个人实力,最终她获得女单第二名,这是她这些年最好的个人成绩;年7月,妲妮第一次和七名队员一起代表中国队参加第二十三届夏季听障奥运会。中国队和强队俄罗斯队在决赛中相遇,妲妮和队友主动沟通协调、默契配合,凭借球路灵活多变和快、准、狠的打打法,让俄罗斯队频频失误,取得来之不易的1分。经过5场比赛4个多小时的激烈鏖战,最终以总比分3:2的成绩战胜对手,夺得冠*,这是中国首次斩获听障奥运会羽毛球团体项目金牌,也是第23届听障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首块金牌。姚妲妮现为浙江省残疾人体育训练中心羽毛球队队员。身材纤瘦的她看上去与普通女孩没什么两样,她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甜美自信的笑容。“羽毛球改变了我的人生,没有羽毛球,我不知道我是谁,我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从无声世界走来的姚妲妮一直走在寻梦的路上。

记者:何飞燕

编辑:周衍欣

象山新闻中心

新闻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oyunguanjuna.com/agqt/48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