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是中国人特别看重的情愫,纵然你已经旅居他国多年,乡情或愈发浓郁。昨天,青奥会河西国际博览中心击剑馆里,扬子晚报记者偶遇南京籍美国洛杉矶奥运会击剑冠 栾菊杰,谈及故乡,她一脸深情;推销南京,她不遗余力……
偶遇栾菊杰的场合有点混乱,因为当时栾大姐不停地与国际剑联的官员们握手拥抱。人太多,声音也杂,栾大姐的英文记者没听懂几句,不过多次提及的一句记者听懂了,“Itsmycity,Iwasbornhere。”是的,每每遇到自己的国际朋友,栾菊杰都会介绍自己是出生在南京,为她的家乡举办青奥会而骄傲。
扬子晚报记者正欲上前自我介绍,一个身影从背后给了栾菊杰一个大熊抱。熊抱来自国际剑联赛事总监鄂洁,她也曾是中国女子花剑的代表人物。鄂总监颇为风趣:“请打住,不用介绍,我知道你是南京人,这里是你的故乡。”随后两人又爽朗地大笑,拥抱在一起。结束寒暄,栾大姐与记者聊了起来,她说:“我人常年在加拿大,可心仍在家乡。南京能举办青奥会对于我来说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我告诉在埃德蒙顿的每一个朋友,青奥会期间,我一定要回来,为家乡加油助威。”栾菊杰说到做到,青奥会尚未开幕,她就早早地回到了南京。
“说实话,没有人让我扮演南京推销者的角色,我是不自觉地接过了这个角色。这两天,我接待了很多国际朋友,推销南京,我做了很多,自认为也做得很棒。”栾菊杰说。谈及刚刚结束的青奥会开幕式,栾大姐说她特别骄傲,因为从国际友人的反馈来看,大家都觉得开幕式已经完美到不可思议了。
“选择移民,其实是为女儿”
为祖国立下赫赫战功的栾菊杰为何在90年代选择了远走加拿大?
在家乡记者面前,栾菊杰说出了隐藏在内心几十年的难言之隐。原来,年大女儿的出生,促使栾菊杰做出了移民的决定。当时已是大龄产妇的栾菊杰憧憬过很多做母亲的快乐。但女儿出生后,即被送进了特护病房。医生告诉她,孩子心脏不好,可能将来智力也有问题,无法像正常孩子一样说话。如遭雷击的栾菊杰心如刀绞。但当医生建议说你们可以选择不要这个孩子,可以送给相关机构抚养时,栾菊杰坚定地回答:能生就能养,再怎么也是自己的骨肉。
加拿大 府对残疾儿童的抚养有特别完善的资助 策:孩子18岁以前无论亲生父母抚养,还是请人抚养, 府按月都有补助;18岁以后,则完全由 府负责其生活起居。这种情况下,栾菊杰选择了入加拿大籍。大女儿长得很漂亮,两岁之前没什么异样,但到了5岁就接受了两次手术,至今体外都挂着心脏起搏器。后来,栾菊杰又生了二女儿、小儿子,但她最多的爱都还在大女儿身上。在参加奥运预选赛期间,因为医生说女儿的心脏起搏器随时将要更换,她几度想放弃比赛。
栾菊杰告诉扬子晚报记者:“我的儿女心其实很重,现在我教孩子们运动,是想让他们知道,体育是好胜的,需要艰苦的付出、坚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坚持。我当然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参加奥运会,毕竟那是世界一流好手的最高竞技舞台。但他们是否要以此为事业,我看并不重要。他们应该有自己喜欢的生活。”
近期活动预告:
葡萄牙买房移民高峰论坛
时间:8月23日(周六)14:00
地点:国际大厦A座22层
活动仅接受提前预约,敬请报名参加
--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