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港中大(深圳)首届体育节明星讲座有幸邀请到了前中国女排主力、雅典奥运会女排冠*成员张萍,为大家讲述“女排精神”与她的故事。
本次讲座主要采用访谈形式,张萍老师以她幽默的风格实力圈粉。整场对话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对话的内容吧。
Part
1
女排生活
张萍老师是一名八零后,出生于天津。在她15岁的时候,就进入了天津体育运动学校学习。在16岁时就成为了天津排球队的一员,并且于年进入国家排球队。在进入国家队之后,她参加了世界性排球锦标赛。她被认为是国内少有的力量型副攻,也是国内联赛冠*队天津队的主要攻击点,擅长跳发球与快攻,尤其是她的跳发球,力量很大而且速度极快,曾经获得过全国联赛的“最佳发球奖”。
年,她代表中国参加了雅典奥运会,为中国女排力挽狂澜助力夺得金牌。作为一名副攻手,却在比赛过程中实际承担了主攻的角色,因此她被看做是此次奥运会的夺冠功臣,是“*金一代”的成员之一,同时被评为雅典奥运会女排比赛"最佳攻手"。
Q
张萍老师,想知道您在没有进入国家队之前,也就是在运动学校学习和作为天津排球队队员期间,是否对国家队有一些想象和憧憬呢?
张萍
进入国家队是一件非常令人激动的事情,这肯定也是每一个运动员的梦想,没进国家队之前,提起国家队就是一脸仰望的那种感觉。在国家队里能找到很多非常厉害的人,那种棋逢对手的感觉很难得,对自己技能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
Q
那在进入国家队之后,有没有发现国家队的生活和自己想象中有不一样的地方?
张萍
进国家队第一天,教练给我们发衣服,当时激动得不得了,觉得印着CHINA的衣服特别神圣,还因为舍不得穿队服被教练批了。国家队的训练真的非常非常累,不像之前在天津队的时候是半封闭训练,国家队训练是全封闭的,而且一周七天都在训练。不过虽然很累,但是每天都在进步,所以又很开心,感觉很充实。
Q
中国女排在奥运会的历史上一共有三次夺冠——洛杉矶、雅典、里约三场,其中雅典那一届被认为是最艰难的一场比赛,一开始以0:2落后于俄罗斯女排,在这样连失两局的不利情况下扳回了三局,最终以3:2的比分夺得冠*。在那一场比赛中,由于主力队员的其中一位(赵蕊蕊)没有办法上场,您从一名替补阵容的副攻变成了主力阵容副攻。那么当时您的心态是怎样的呢?
张萍
其实蕊蕊是在一次训练的时候意外受伤的,之后花了很长一段时间去恢复,然后当时就做好了我代替她上场的准备,每天训练结束之后教练也会给我开小灶,对我进行强化提高。雅典奥运会的时候蕊蕊其实已经归队了,那天比赛上场的时候,蕊蕊跟我说:“大萍,今天不管我们谁上,都加油!”我们那时候也没想着一定要赢,比分0:2的时候,我们想着的也是要坚持下去。第三局局势比较胶着,所以对手的心态出现了起伏,导致她们不断失误,我们也因此拿下了最后的冠*。当时想法真的就是,坚持下去,不要放弃。
Q
下面……就要问一个比较俗的问题了。在今年的奥运会中,女排再次夺冠这件事使得女排精神又再一次被提起,那么您对于女排精神的理解是怎样的?
张萍
我觉得女排精神其实是无法具体形容的,是要去感受的。主要就是团结和不要轻言放弃吧。因为你觉得很累很难的时候,往往是你要进步的时候。
Part
2
学习生活
在张萍年退役之后,她本可以进入国家为世界冠*退役运动员安排的 府部门工作,但是她却选择南下,前往香港中文大学求学,继续研读PE专业,并顺利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
Q
您之前一直在职业学校读书,想问您进入港中大的时候在英语方面会有困难吗?
张萍
哎……别提了……那真的挺差的。因为以前学的英语差不多都忘光了。刚入学基本处于就是什么都不会的状态。一开始上课的时候什么也听不懂,因为老师使用粤语和英语教学的,我第一堂课就碰上了个占10%成绩的quiz,还是体育统计,3个小时的lecture下来整个人已经晕乎了,那个时候意识到,自己的英文是真的差。
Q
通常退役的世界冠*都会选择去国家安排好的职位工作或者进国内比较好的大学继续研究,那您是为什么选择港中大这样一所体制不同的学校呢?
张萍
其实按照国家的 策,我本来就可以进一所内地的大学,然后能拿到一个国际贸易的文凭,然后之后在单位上上班,每天喝喝茶刷刷淘宝,一天就过去了。但我还记得在雅典奥运会拿到冠*之后,那天下午不知道为什么宿舍里就剩下我一个人了,我那时候躺在床上想:我的人生好像可以结束了。我觉得这样的人生特别空虚,而且我还是什么也不会。港中大的地理位置对我来说没有时差问题,我可以修PE的学位,想要感受香港的教育体制,这可能比较适合我,所以我选择在香港上学,。
Q
在这样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您是如何适应全英文的学习的呢?
张萍
其实就是多听多读多背,然后不懂就问。任何一门语言都是这样的,只要花功夫,还是能克服的。
Q
身为一名奥运冠*,重新进入学校学习,您对学习的态度是怎样的?
张萍
其实我们班上的同学都是学霸。我一直认为,我可以成绩不好,但是不能不努力。因为在我看来,GPA除了拿奖学金之外,也没有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你在大学学到了些什么。所以我的目标是能够顺利毕业,但一定要有所收获。
Q
那在学习和生活中,会不会因为您奥运冠*的身份还有年龄上的差异,导致同学们对您产生一种距离感或者仰视感?
张萍
一开始确实会有,但是后来因为我也会经常问边上同学问题,大家一起出去玩什么的,慢慢玩开了就不会有距离感了。我觉得这一块我还是能蛮快适应的。
Q
那么在经历了港中大这样一个全新的教育学习过程之后,在您看来,内地体育教育有什么优点或者缺点呢?或者您对于这方面有什么建议吗?
张萍
我觉得最大的感受就是在内地当专业运动员和好好念书只能二选一,两者没法兼顾,但其实很多运动员他们如果没法拿到很好的名次,相当于人生就废了。但是在香港,我们班里就有很多港队的成员,他们的教育体制能让他们兼顾体育和学业,我觉得这点是大陆需要慢慢改进的。
Part
3
一点小八卦
这部分因为涉及到一些张萍老师的私人问题,所以博文君决定不放出来了,就当是去听了讲座的朋友们的专属福利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哦~
访谈部分结束之后,进入了QA环节。不少同学举手提问,向张萍老师咨询关于生活、体育等方面的问题。
新成立的学生社团排球社为张萍老师送上了他们亲手做的DIY相册,表达对排球这项运动的喜爱和愿景。张萍老师也为送上了亲笔签名的排球作为排球社的建社礼物。
张萍老师还现场抽取了两名幸运观众,送上了亲笔签名的排球,并与大家合影留念。
文案/吴秋呈(级经管学院学生)
排版/吴秋呈(级经管学院学生)
摄影/周彤(级经管学院学生)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