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奥运冠*的另一种故事。这是关于奥运冠*的另一种叙述。让我们回到那个蒙昧时代,寻找那些在草莽年华和命运抗争模式中,第一次在孩子身上播下冠*种子的人,调转时光,聚焦中国体育基层教练们的系列故事。
昨夜的里约,中国体操男团遗憾未能卫冕,但同样争取到一枚来之不易的铜牌。而今天我们要讲的,正是体操教练颜永平的故事。
颜永平
奥运冠*郑李辉、杨威启蒙教练
李大双、李小双助理教练
仙桃是中国体操的一个奇迹。这个江汉平原上的小县城,已诞生了至少四位世界体操冠*,而他们都出自于该县的同一所幼儿体操学校,而且都得益于丁鹏霞、颜永平两位启蒙教练。这是一个传奇,也是一种抗争。
六十五岁了,颜永平见到任何一个人,都会不自觉地把他们当作孩子。在夏日炎热的仙桃车站,一见到我们,颜永平就像见到一群来练习体操的儿童,开心地弯着腰一遍又一遍地说,“不简单!”“你们从上海来,真的不简单!”
其实,我们早已不是儿童,凡心世故,更无决心将身体托付给体操,公里的路途,我们只是对这个故事充满了好奇,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一个出身成分不好的体育教师,在江汉平原的一个小县城,于三十年间,怎样培养出李小双、李大双、郑李辉杨威等这样成集群的世界体操冠*?
他是一位怎样的体操启蒙者?
▏体操房
午后烈日,炙烧着江汉平原上的一切。
在李小双体操学校三楼的体操房,三四十个小孩,大多打着赤膊,像一群小猴子,吊在双杠上,双手垂直,圆圆的小脸憋得通红,手臂向上拉时,稚嫩的肋骨一根根清晰可见,甚至,你可以看见人类最原始的力量怎样在幼小的身体里运转、冲突、爆发,从肩部到达手腕,又从手腕到达双杠。
他们大多四至六岁,男孩练单杠、双杠、吊环、鞍马、三羊全旋,女孩练平衡木、高低杠、自由体操等,他们大多来自中国中部江汉平原的仙桃县城或附近农村。
他们在练习时,颜永平半跪在旁,双手张开,远远地托护着,他身材魁梧,脸型方阔,侧着身体,口中念念有词,他将训练的要诀编成一百多首歌谣,像练习曲,一边练习一边吟唱。
退休之前的三十多年里,颜永平几乎天天如此,无论是当助理教练,还是后来当校长。若孩子们上午文化课,下午他则带着他们训练,每天重复着这样的故事。
三楼体操房的西边,是幼儿宿舍,楼道里挂满了一排排晾晒的小短裤或小裙子,像一支支彩色小旗,很多父母忙于做生意,没时间每天接送孩子,于是孩子寄宿成了一个很好的办法。这所幼儿体操学校有三个年级,从幼儿园小班到小学共六个级,全部一百九十八名学生。除了教练、生活老师外,这里还有一座食堂。从外面看上去,整栋学校都笼罩在层层不锈钢防护栅栏内,训练或生活,一切仿佛严阵以待。
这所以世界冠*命名的幼儿体操学校,如今早已声名远播,几年前,李小双、李大双、杨威、郑李辉相继摘得世界冠*后,万人口的仙桃人觉得体操已是获得成功人生的一个重要途径,尤其是很多工人家庭或周边的农村孩子,趋之若鹜,早早地,父母们就把他们送进了高强度的体操人生。因为在仙桃,世人皆知,杨威的父母住着一栋占地面积巨大的别墅,带有前后花园和车库,总面积达七百多平方米,而旁边的邻居是郑李辉,别墅名叫“奥英楼”,是年悉尼奥运会后奖励的。而他们亲眼所见,这一切都是拜体操所赐。
不仅如此,成集群的世界体操冠*也给仙桃带来了舆论爆发,当地 府甚至在仙桃建立了巨大的体操广场,每年都有声势浩大的仙桃体操节,吸引着各种商机,显而易见,它根源于体操。
▏身世不好
仙桃体操,也是中国体操在基层发展的一个缩影,就像一束耀眼的光芒,我们在偏僻的小县城找到了它起初的光源,而颜永平就是这个起初的光源之一。
年前苏联体操队访华,中国体操工作者第一次见到平衡木。他们急了,这东西“缺少配件”,怎么上得去呢?于是紧锣密鼓地制出了小梯子。然而,在表演现场,一个个都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前苏联体操队员双手扶着平衡木,一个纵身,跃到了器械上,潇洒轻盈。一个半月,前苏联国家体操队进行了20场表演,吸引了5万观众。
而来访的前苏联教练一致认为中国人体型很适合练体操。自此,中国体操睁眼看世界。
颜永平回忆说,他走上体操之路完全是一个偶然。由于出身原因,他本来是一个高中体育老师,在拨乱反正之后,年被丁霞鹏老师应召到部下。那时,这所学校还叫“沔阳县业余体操学校”,训练场地是一个废弃猪圈改建的。丁霞鹏出身地主家庭,再加上“右派”的帽子,虽然他精通英语和俄语,但人生无望。那时,他常被调去样板戏演出,参与《红色娘子*》、《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等训练,样板戏训练了他很过硬的翻跟斗、上蹿下跳的打斗动作,后来,创办“沔阳县业余体操学校”时,恰好可以用上这些动作。颜永平被丁霞鹏老师招至部下,另外一个因素也是由于他们相同的身世,而颜永平出身也不好,父亲毕业于*埔*校,投诚后在一所中学教书,但后来整个家庭不断地遭受运动洗礼,为避牵连,他甚至改随母姓,叫“颜永平”,母亲希望儿子永远平安。也许正是相同的遭遇,让他们找到了共同志向。
颜永平说,当时学校条件极为落后,没有任何器械,场地也简陋,他在篮球场边一个潮湿的小砖房内住了好几年,有意思的是,条件非常艰苦,但他和丁老师从来不觉苦,对他们而言,只要有事情做,就已足够幸福了。体操是一项身体的现代革命,在那个蒙昧年代,他们由于懂得太少,相反干得更大胆。
丁老师是这所体操学校的校长,颜永平是教务主任。有天,经过汉水河边,他们看见一群儿童在河滩上嬉戏,丁老师一眼就看出一对特别的双胞胎,胳膊直、肩膀宽、胸脯厚、腿结实,非常活泼,他就满怀冲动地上前去拉住两个孩子的小手,问道:几岁了?说五岁。又问:以后叔叔教你们翻跟头好不好?答道:好!
就这样,年8月李大双李小双被招了进来,丁老师做教练,而颜永平做助理教练。但当时条件实在太艰苦了,“丁老师唱黑脸,我就唱红脸。”颜永平说,丁老师训练严厉,他就去买油条和豆浆以资鼓励。有一阵子,实在练不动,他也担心孩子们营养跟不上,于是想了很多办法买来一袋葡萄糖,每天冲给他们喝,又接着练。
大双小双好胜心特别强,又来自农村家庭,非常吃苦,颜永平记得,年的一天下午,他发现小双不见了,师生都很着急,那时马戏团常来仙桃跑江湖,他们担心小双被这伙人拐跑了。情急之下,上县广播找人,原来小双受不了训练之苦,想偷偷跑到乡下一个亲戚家去躲几天,一个七岁的小孩走了四十多里后,累倒在路边,一个过路农民发现了,把他带回了家。后来,听到广播后,他走了四十多里路把孩子送到了学校。但这次事件后,大双小双更加懂事,训练上,特别吃苦,年李小双李大双双双入选湖北省体操队,之后夺冠。
▏两种拼搏
就在送走李氏兄弟的同年,颜永平在一次选苗子时,遇到了年仅5岁的郑李辉,那天是儿童节,颜永平到幼儿园去招生,有几个不安分的小家伙抱着一颗歪脖子树,正往上爬,颜永平就让他们下来,逐一测试,俯卧撑、悬垂力等,结果5岁的郑李辉,各方面都优异。郑李辉在颜永平的训练下待了两年六个月二十天,也走上了大小双走过之路,以湖北省少儿体操冠*入选了省队。
郑李辉也是出生在普通工人家庭,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但年少志高,意志坚强,训练单杠时,因为手小,戴护掌握不住杠,便赤手练习,很快被磨破了。颜永平也感到心疼,小手心通红,问他痛不痛,他说,有点痛。然后,就用棉花蘸碘酒涂,一个七岁的孩子疼得双手乱甩,颜永平说,但他却从不喊出来。还有一次,练山羊全旋时,郑李辉落后在全队后面,颜永平就把训练要点做成歌诀,“撑手快,放手迟,顶肩,硬头,脚远伸,身体像把伞。”他一下子就领悟了,一口气做了个,后来为了奖励他,颜永平给儿子买衣服时,也给小郑李辉买了一件小风衣和一双小皮鞋。
那阵子,学校条件艰苦,器械也严重缺乏,颜永平就用钢管自己焊制双杠,有一次他用焊枪焊了整整一天,第二天双眼差点失明,抬头只见一片光花,至今他的眼睛都落下毛病。另外,一件至今还保留在李小双幼儿体操学校的平衡木,也是沉淀了太多艰辛,年湖北省体委奖励给了该校一根天津产的平衡木,颜永平被派往武昌火车站提货,他租了一辆人力三轮车,哪知平衡木超长,交警不让人力车通过长江大桥,颜永平一咬牙,他扛起这根长5米,重一百多斤的平衡木,顶着烈日,像一个扛着十字架的信徒一样,扛过武汉长江大桥,又从武昌扛到了汉阳,回到了仙桃,几近虚脱,由此大病一场。但从此,仙桃体操有了一根正式的平衡木。
至今,颜永平家里还保存着许多三十年前自制的体操长凳、木鞍马、自制牛皮护掌等。很多发明或制作,甚至成为创举,在年举行的“上海艺术设计展”上,他的这些有关身体训练的土发明创举,获得“体育器械奖”,并在上海展出,颇受设计界赞誉。
郑李辉前后,杨威也进了这所学校,颜永平说,杨威出生于年,他进来时,学校环境稍微有点改变。杨威肩宽,胳膊长,胸厚,他的缺点就是腿是X型,双脚是分开的,走路时有点呈八字型,但是他力量好,爆发力好。他说,这几个队员,从身材来看,大双小双是盘腿,杨威是X型,郑李辉好一点,但郑李辉的缺点是手小一点,眼睛眯一点。“所以当时我们有个观点是,体操运动员一定要胸厚,臂有力,腿部力量要强健。”
一个又一个,这种成集群的体操冠*爆发在一个小小的县城,颜永平回顾道,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仙桃这地方地处江汉平原,古称为“云梦泽”,几千年来,这里的孩子一般个头都不高,个个结实得像个铁疙瘩,身材比较匀称,四肢都很有劲,协调性也很灵活,连女孩子也都这样,而这恰好是练体操最好的天赋条件。颜永平说,它也是成就“仙桃体操之乡”的一个重要地理因素。
大小双、杨威、郑李辉等这几个世界冠*,让仙桃及这所幼儿体校突然成了白癜风网址复方斑蝥胶囊价格大概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