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袁玥豹变
「核心提示」
北京冬奥会结束了,但是冰场里的火热还在延续。羽生结弦、谢尔巴科娃、特鲁索娃等花滑明星,点燃了国内很多孩子的花滑热情,学习花滑要花费多少?这项运动在国内的发展会步入快车道吗?
作者
袁玥
编辑
邢昀
北京冬奥会闭幕当天,正是寒假最后一个周日。下午两点,朝阳大悦城冰场外,等待候场的散冰顾客排了十几米。一扇玻璃门将冰场和商场的美食区隔开,门内白炽灯将冰场照得澄亮,气温仅零下三度,气氛却很热烈。
冰场划分成两个区域,一部分供体验者滑散冰,上百人拥挤在冰面上滑行,人们年龄和水平不一,但这并不影响大家学习的热情。冰面上既有来去自如的小孩,也有推着助滑器蹒跚学步的成年人。而另一块区域,俱乐部的冰球少年们全副武装,手挥球杆激烈碰撞。
前台的电话不断响起,一个工作人员忙着跟排队者道歉,小孩和成人女性的鞋码都租没了,要鞋还得等。队伍中有人不耐烦的埋怨,进场二十分钟,等个冰鞋二十分钟,等到进场都要闭馆了。
此时,在北京国贸、五彩城的休闲冰场内,冰上体验的热度更是有增无减,想要进行专业训练的花滑、冰球学员,则已无地可滑。
三个女孩趴在冰场的围栏上告诉《豹变》,以前是滑轮滑的,从没体验过真冰,看了冬奥的花滑赛事后相约前来体验。
北京冬奥会给冰上运动点了一把火,其中花样滑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