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少女的遗憾落幕,混双决赛的夜晚,刘诗雯太让人心疼——引言。
东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女混双决赛的结局,让无数中国网友意难平!
许昕与刘诗雯在领先日本选手水谷隼与伊藤美诚两局的情况下,最终以3:4输掉了比赛。
赛后,许昕的懊恼、刘诗雯的泪水,与水谷隼的狂喜、伊藤美诚的笑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场比赛中,有太多的意难平了,最大的意难平莫过于负于日本,失去金牌。
还有一个遗憾,就是如同许昕说的那样,他没有给自己一个好的结局,对于31岁的许昕和30岁的刘诗雯来说,作为乒乓球的老将,这是他们的最后一届奥运会了,也就是说,在下一届奥运会上,我们在赛场上将再也看不到他们的身影。
比赛结束后,有一张照片出了圈,许昕低下头,刘诗雯为他挂上奖牌,有人配文,“这是我最后为你挂上的奖牌”,这张照片让不少网友潸然泪下,运动员的“英雄迟暮”太令人难过。
“心疼刘诗雯”的词条在热搜上挂了很久,有着“小邓亚萍”之称的刘诗雯,为这届东京奥运会付出良多,本来她年拿完世乒赛单打冠*,就可以和丁宁一样淡出赛场的,但是为了东京奥运会,她带着伤,硬是选择又拼了一次。
乒坛有“大满贯”一说,指的是夺得过奥运会、世乒赛和世界杯三大赛单打冠*的运动员。
刘诗雯距离“大满贯”只差一块单打金牌,为了东京奥运会这枚混双金牌,她放弃了单打,等于直接放弃了挑战成为大满贯的最后一次机会,结果混双却充满遗憾,只拿到了银牌。
刘诗雯职业生涯的起点非常高,她也是一个天赋型选手,在乒乓球上,她堪称“天才少女”。
4岁接触乒乓球,刚练球的时候,刘诗雯都够不到乒乓球台。
5岁因为天赋异禀,刘诗雯被体校张晶清教练看中,正式开始了专业的乒乓球训练。
11岁进入广东省队,13岁进入国家队,18岁拿下乒乓球女子世界杯单打冠*,被称为“邓亚萍的接班人”、“小邓亚萍”。
刘诗雯职业生涯的起点太高了,她横空出世,惊艳众人,被所有人寄予厚望。
前半段职业生涯很顺利的刘诗雯,后来却接连遭遇滑铁卢,因为刘诗雯丢分的原因,中国队失去了团体赛8连冠。
伦敦奥运会前夕的世乒赛,心态不稳的刘诗雯,再度失利,失去了伦敦奥运会的入场券。
伦敦奥运会后,刘诗雯在各方面都调整好了自己,也拿了不少大赛的奖牌,偏在备战里约奥运会时,又出意外。
刘诗雯因为个人身体原因退赛,导致“禁赛”3个月,直接无缘里约奥运会的女单比赛。
“大满贯”是所有乒乓球运动员的梦想,从年开始算,至今乒坛只出现了10位男女大满贯。
除了瑞典的瓦尔德内尔,其余大满贯的得主全部来自中国。
中国不缺乒乓球冠*,刘诗雯所在的中国乒乓球队,几乎全员都拿过国际赛事的金牌,如今更是小将辈出,队内的竞争可想而知。
刘诗雯说过,她所有的愿望都与乒乓球有关,即使大家都觉得她没有机会了,她也没有放弃,这大概就是她带着伤病,也要参加东京奥运会的原因,竞技体育精神大抵如此。
有网友评价刘诗雯,“原来天才少女和大器晚成,可以用来形容同一个人,在楠(王楠)宁(张怡宁)时代的余晖后,宁霞时代的照耀里,高手如云的中国乒乓球队里还有一位血里带风的流速杀手,光芒不曾让人忘记,她的名字叫作刘诗雯”。
刘诗雯身上另一个充满争议的点就是她与张继科那传得沸沸扬扬的初恋。
遥想年里约奥运会,张继科成了那年最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