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杏哥”全红婵火了。
这个比完赛,就背上书包找队友去干饭的女孩,一脸稚气。
如果不是在奥运场地,她就跟普通的14岁的小女孩没有什么两样,但这一刻,她真的跟普通的小女孩不一样了。
她是奥运冠*。
前些天,一举拿下奥运会10米跳台金牌,5个动作3个满分,不仅让教练赞不绝口,更是馋哭了国外的教练。
比完赛,国外的教练又是摸头,又是握手。像极了看别人家的孩子,羡慕的眼神,恨不得带回家。
看咱们中国队教练的表情,一脸开心:瞧,这是咱家的孩子。
全红婵一脸淡定。
这一路对她来说,是漂亮地完成了5个动作,也是跳水生涯的高光时刻。
但所有人看着她走过的路,忽然感慨:
她也是拼尽了全力,才走到了今天。
02
全红婵家境不好,可以用清苦来形容。
看看他们现在住的房子,就知道甚至挤不上普通人家。(多说一句,据说现在成为网红打卡地,拜托,不要打扰人家好吗?)
父母务农,母亲还在前些年出了车祸。现在身体不好,无法干重体力活。
没有去过游乐场,没有去过动物园,放假了只能回家。
年少的理想就是开个小卖部。
得到冠*后的采访中提到的是:想赚更多的钱,给妈妈治病。
一个人是无法选择出身的,但真的可以选择如何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一届奥运会,我们看到了太多这样的冠*。
被称为最苦的奥运冠*谌利*。家境贫寒。
有一段话是这样写他的:
“进入体校后的一年,谌爸爸突发脑癌,卧床不起。这让这个本就贫困的家庭彻底失去了主要劳动力,无疑是雪上加霜。
虽说谌利*在体校是免了学费的,但谌爸爸的医药费、谌叔叔的先天性心脏病,还有一个年迈的老奶奶,这所有的重担一下子压在了谌妈妈的身上。
多年后,谌妈妈回忆起那段时光,泪流满面。她说:“我真的好累好累。”谌妈妈在瓦厂打工,一个月七八百块钱。”
但他们身上都有一种对生活和命运的和解,这样的和解,是他们通过拼命努力,才获得了今天。
不怨天尤人,只相信拼搏的意义。
03我太喜欢全红婵身上的稳定和朴实,她的刻苦,其实足以支撑她做好每一件事。
换言之,就算不是跳水,但凡有她那么努力,还怕干不成事?
她的教练说:
“我们在训练她的时候,都是和大家一起一样。”
她说:
“就回去天天跳,天天跳,一天起码有五六个或者六七个小时,有时还会十个小时来,把我累的。”
虽然大家都被她打王者荣耀和吃鸡,以及辣条逗乐了,但这个小姑娘的厉害之处——把自己的技能发挥到极致。
有没有想过,一件事我们重复做五六个小时,会怎样!有一个采访里,教练这样说:
那就是枯燥乏味,别说肌肉记忆了,那是整个身体都在跟跳水绑定。需要多大的努力。
更何况是每天这样的训练啊。
之前我也很喜欢说天赋这两个字,但事实上天赋之外,努力才是真正的杀手锏。
之前我看过王楠评价张怡宁的一段话:
“和张怡宁一个房间住了5年,我没见过她睡觉。”
她也会因为球技做了很多笔记,甚至扎过自己的腿。
我们经常说:一个优秀的人,是永远有内在驱动力的,这样的驱动力或许是因为热爱,或许是因为想赢,但更重要的,是学会战胜那个时常想偷懒的自己。
04这些年,我跟很多行业里的人交流,都发现,一个人真正靠的不是机会,而是实力。
机会可以保你一时,但实力可以让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所向披靡。
而那些真正优秀的人,或许也会告诉你,他们爱玩、爱闹,甚至没有那么会说话,会表达,但却有着日复一日的坚持和执着。
一万小时定律,这是很多行业里佼佼者日复一日的积累,才脱颖而出。
我们常常以为,别人的成绩是因为运气,事实上只有努力过才知道:
重复大量做一件事,需要的毅力和耐力,绝不是凭借一时的兴趣可以完成和坚持的。
30+的苏炳添,第一次跑进了奥运会的决赛圈。
跳水老将王涵,拿下了奥运会冠*。
铅球冠*巩立姣“四朝元老”,终于拿下了金牌。她说,这一刻,我等了21年。
这一届奥运会的运动员们,正在告诉我们:
想得到足够好的成绩,只有日复一日的努力,才能走下去。
05我们经常说,奥运精神。
奥运精神,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感动,更是向上的力量;而带给后来的孩子,也是一种激励和鞭策。
一个人只要有不断向上的进取,有持之以恒的坚持,有永不放弃的精神,就有机会,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14岁的全红婵,像是一个神话。更是我们每个普通人的方向,如果你还不够好,请问问自己:
你是不是已经足够努力了?
与你共勉。
-END-小愚说:
大家好,我是小愚。今天这篇文章欢迎大家讨论噢。
昨天AG面膜的团购还在进行中:
我用了1年,终于有机会推荐给爱美的你……
午安,喜欢今天的文章,记得右下角点赞噢。
本文字为原创,图片来源网络。转载请联系后台,如有侵权请联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