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师大开展劳模进课堂李玲蔚分享人生感悟

白癜风痒是不是快好啦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417742.html

5月19日下午,由杭州师范大学主办、新蓝网承办的“劳模进课堂系列讲座——与世界冠*面对面”活动在西林音乐厅举办。活动邀请了中国奥委会副主席、国际奥委会委员、杭州亚运会副秘书长、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李玲蔚与新蓝网总监袁筱华一起回忆羽坛人生,讲述奋斗故事。

从运动员到优秀运动员李玲蔚逐梦“奋斗”之路

年,李玲蔚加入浙江羽毛球集训队,年被选入国家羽毛球队,开启了她的“羽坛传奇”,在她的运动生涯中,共获48枚金牌,其中世界冠*13枚。在访谈中,有一段比赛视频唤起了她的回忆,那是年羽毛球世锦赛的决赛现场,在这场比赛中,19岁的李玲蔚拿到了自己的第一个世界冠*,她回忆道:“那个时候,我们表达感情的方式还是很含蓄的”“偷偷躲到女更衣室去哭,不能哭着去领奖”,在李玲蔚平复情绪的同时,颁奖典礼正在进行,给冠*颁奖的是当时的丹麦女王——玛格丽特夫人,面对姗姗来迟的羽毛球女单冠*,丹麦的报纸上就有了这样一条新闻《是谁让我们的女王等待了五分钟?》,时隔三十多年,李玲蔚在杭州师范大学的演讲台上回答了这个问题:“是来自中国浙江丽水的——李玲蔚!”

从运动员到教练员李玲蔚用“匠心”育人

年6月,在第七届世界锦标赛拿下最后一个世界冠*,李玲蔚带着一点“遗憾”宣告退役,因为那时,羽毛球还没有成为奥运项目,而奥运会在每一位运动员的心里无疑是最特殊的存在。退役后的李玲蔚并没有告别球场,她再次站在球场上时,已经不是一名运动员,而是一名教练员,面对人生的第一次“转型”,她秉持奋斗的精神,继承了陈福寿、王文教等老教练们的优良传统,发扬工匠精神,磨砺技术,培养出龚智超、张宁、龚睿娜等一大批优秀的运动员,当龚智超在悉尼奥运会勇夺中国羽毛球第一块女单金牌时,李玲蔚说当时的心情和感受是难以用一两句话就说清楚的。

图为:李玲蔚和教练陈福寿

迈向国际体育舞台践行体育人“使命”

从教练员到国际奥委会委员,李玲蔚迎来了人生的又一次“转型”。身为国际奥委会的委员,李玲蔚始终觉得自己肩上背负着一种特殊的使命感。年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等人的陪同下参观了奥林匹克博物馆,当时,习总书记走到了一个“特殊”的展品前——李玲蔚使用过的球拍。说到当时的情景,李玲蔚道:“总书记握着那支我用过的球拍说:这支球拍的分量不轻啊。当时我的内心深深感受到了体育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性。”虽然离球场远了,但是李玲蔚依旧怀着体育人的“使命”,努力让中国体育在国际舞台上赢得更多话语权。

“体教融合”就职大学不忘“初心”续写新篇

如今,李玲蔚在杭州师范大学任职,她讲述了自己选择到大学当老师的初衷和今后的目标。年杭州亚运会,两个场馆在杭师大,作为杭州师范大学的一员,李玲蔚希望同学们和自己一起为亚运会做出贡献。在被问到如何看待“体育老师”的时候,李玲蔚说:“我特别尊重体育老师,没有体育老师,就没有我的成绩,就没有今天的李玲蔚。”谈到体育教育,李玲蔚说:“体育教育的功能比仅仅拿冠*意义更深远,作为体育老师,不仅为了让孩子参加体育锻炼,更重要的是磨练他们的优良品质,胜不骄败不馁、永不放弃,如何面对胜利,如何面对失败,优良的品质能伴随他们一生。”

在访谈的最后,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院长周武对在场的学生们说:“奥林匹克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强’,但是取胜不是目的,关键在于拼搏和付出,体育教育的意义不是指向当下,而是指向未来。过程中的拼搏和付出,有助于同学们成功走向未来。”

从一名优秀运动员到优秀教练员,从一个体育管理者到高校学者,李玲蔚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李玲蔚身上,我们看到了劳动模范的奋斗精神、工匠精神,更从她身上读懂了几十年来我们伟大祖国走过的不凡历程。此次讲座受到师生广泛好评,大家纷纷表示,“要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体育和生活是一种互助的关系”,“要为杭州亚运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oyunguanjuna.com/agmz/87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