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专访马拉松跑得最快的男人

北京白癜风医院那家比较好 http://pf.39.net/bdfyy/zjdy

转自COROS高驰,.3.4,农历正月廿一

今天分享一篇好文,

转自COROS高驰——

埃利德·基普乔格(EliudKipchoge),COROS全球形象代言人,这名被誉为“史上最伟大”的跑者,身上充满了话题性,关于基普乔格的秘密,关于科技的作用,关于先天与后天。COROS和《户外探险》主编小明,与基普乔格进行了一次对话,采访了这位传奇跑者。我们得以走进他的人生,探秘人类耐力运动背后的奥秘。

与“传奇”对话

小明:现在你打破了2小时大关,我们知道了NoHumanIsLimited,但正因如此,这个纪录在未来依然会被突破。你认为在二三十年后的未来,马拉松的纪录会突破至多少?基普乔格:我已经用行动证明NoHumanIsLimited,告诉人们,人类可以跑进2小时。他们看到我践行了自己的承诺。我希望未来有人能跑进1小时58分。现在美国已经逐渐变成了一个“全民跑马”的国度。幸运的话,我希望在接下来30年,10多亿人口中,能有90%的人在跑步。所以未来二三十年会很有趣,因为我们都会开始跑起来。小明:就像是音乐、绘画,你认为跑步同样也是一门艺术吗?也就是说,当你在奔跑的时候,你化身为一名表演艺术的艺术家?基普乔格:我觉得跑步是一门艺术。当你在奔跑的时候,你会不断地思考,很多灵感涌入进来。等你坐下来把这些灵感记录出来,再付诸于实践。这就像一名艺术家一样,带给人类更多的启发和灵感。小明:在破2挑战以及你的生活中,科技起到多大的作用?如果没有科技的辅助,你觉得还会实现同样的伟大成就吗?基普乔格:不得不说,我喜欢变化,我喜欢创新,我喜欢新科技。我们会用手表来测量心率,检测配速,帮我们恢复和训练。科技在我的生活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让我知道在我努力奔跑的过程中,我的身体在发生了什么。科技让我们能够在世界各地交流。科技让一切回归正常,让我们更加心无旁骛地专注于训练。我认为它的魅力在于让你努力工作,专注当下,而它仅仅是你生活的百分之一。小明:在你的人生中有什么后悔的事情吗?如果你想改变你人生中的某件事,会是什么?基普乔格:我没有任何后悔的事情,因为我想了解生活更多一点。只要我还热爱生活,我就不想欺骗生活。我现在还会带给这个世界更多激励。我经常说,一旦设定好目标,就去努力尝试,不要找借口。我从不会给自己找借口,只会接受现实,继续向前。小明:你从儿时就开始跑步,现在跑步已经成为了你的一种生活方式,你想将这种生活方式持续到老吗?基普乔格:我觉得未来充满了戏剧性,某天我会离开体育世界。离开后,我没办法再活在充满竞技的世界中。但我还会跑步,跑世界各地的城市马拉松。我会和世界各地的人聊天,会来中国旅行,会去上海、北京、广州、香港。到那时,我的速度会很慢很慢,但我还会在奔跑。

“传奇”故事的开始

配速车开走,地上没了荧光绿的醒目光标。跑道只剩下7名精瘦的跑者。他们眼前出现了一处标志牌,上面写着:1kmToGo(还有一公里)。维也纳的秋天有些微冷,多瑙河沿岸的跑道外落叶遍地,两旁观众已经披上了薄羽绒服。上千名观众的眼睛紧紧地盯着他。白色背心、白色护臂、白色跑鞋的埃利德·基普乔格(EliudKipchoge),在身着黑色的顶级跑者簇拥下,显得格格不入。▲基普乔格的最后1公里。“或许今天我将创造历史,”当我问基普乔格最后1公里他在想什么的时候,他回忆道。基普乔格的脸上又露出了一丝微笑。开心时,他会笑。痛苦时,他也会笑。此刻没人能分辨出,这个微笑背后真正的复杂含义。这天是年10月12日,一个不平凡的星期六。从41.公里到42.公里处,将写满了一个伟大跑者的传奇。最后一公里妻子朝人群中望去,一眼就看见了基普乔格。这是Grace第一次站在马拉松终点线,亲眼目睹丈夫比赛的场景。站在任何一场马拉松比赛的终点线,随机问完赛者同一个问题:马拉松世界纪录保持者是谁?相信大多数完赛的跑者会一脸茫然。除非你对马拉松精英跑者群体极其感兴趣——真正做到一眼识别、如数家珍的发烧友极其罕见——否则,在国内任何一场大型马拉松的起跑线上,你找不到一张熟悉的面孔。你所看到的是一群瘦骨嶙峋、身体轻盈的黑人,他们穿着与天气不太应景的背心,朴素的短裤,脚踩颇有科技感的跑鞋。他们的名字读起来非常拗口。他们的故事也很神秘。▲基普乔格背后的兔子团队阵容。关于这些人,你唯一的认知就是他们速度很快。他们的竞争对手,白色皮肤的欧洲人美国人,或是*色皮肤的中国人日本人,脚步一样轻盈,但很少拿到冠*。非洲人,特别是来自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的东非人,是马拉松比赛的常胜*。在过去10年中,肯尼亚人不仅赢得了世界六大马拉松冠*(波士顿、伦敦、柏林、东京、芝加哥和纽约),而且都创下了赛道的最新纪录。▲东非跑者奔跑在非洲的大地上。但是,除了他们的职业之外,我们对这些耐力超凡的人又真正了解多少?我们对他们的家庭、欲望和痛苦一无所知。我们不知道他们曾经多么战战兢兢地劳作,只为了填饱肚子。我们不知道他们拿到冠*后,会分给经纪人多少报酬,自己又会拿到多少分成。我们不知道自己在见证了什么,或许在不经意间见证了他们其中的某个人,已经为了这个时刻而梦想一生。埃利德·基普乔格,就是其中的一名跑者。基普乔格常住在肯尼亚的Kaptagat跑步训练营。周一到周五训练,周末离开营地开车回到20公里外的家中,看望妻子和三个小孩。偶尔会打理打理农场,下田种玉米,去牧场养牛挤奶,甚至还会清洁厕所。你很难想象,这就是一名身家万美元、世界顶级跑者的生活。女儿Lynn14岁了,大儿子Gordon9岁,小儿子Griffin7岁。他们与妻子Grace一起过着朴素的生活。▲基普乔格一家人。基普乔格曾经也是家里的小儿子。他从小在肯尼亚南迪县的一个小村庄中长大。母亲当过老师。父亲在他还未出生的时候就去世了。在基普乔格小的时候,跑步只是一种上学的交通方式。他每天都要在土路上跑4公里上学。在他心中,跑步渐渐成为两种不同的象征。一种象征着他在柴米油盐、上学放学的通勤方式,一种是他的邻居、他未来的教练、他儿时的偶像帕特里克·桑(PatrickSang)成名的方式。▲基普乔格和教练桑。帕特里克·桑曾在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拿到过银牌。奥运银牌在基普乔格的传奇人生中看似并不起眼,但在少年基普乔格的眼中看来,那反而是他狭窄生活半径之外的传奇。他还记得第一次见到桑,鼓起勇气走到他面前的场景。“我想跟他争取下跑步训练营中的一个位置。有一天,我走到他面前。他看到了我跑步的样子,然后送给了我一块跑步手表。真的太神奇了。”基普乔格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时十分兴奋。但他随即面色凝重,郑重地总结道:“这次见面彻底改变我后来的20年人生。”破2的意义还有米,终点处搭建的红色大门就在眼前。基普乔格的脸上又露出了一丝微笑。基普乔格的左右脸颊上,各有一条狭长的缝隙。沉思时,看起来就像非洲大陆——人类起源之地——的古老智者。他身高1米67,体重52公斤。如果你用3D打印机做一台专为马拉松而生的人肉跑步机器,那么基普乔格的身体就是最佳结构比例:最佳输氧率和最佳心血管功能,像人体解剖图一样精准,没有一克多余的废料。哒、哒、哒。此刻,他已经奔跑了1小时57分,轻盈的脚步踏在维也纳的跑道上。他冲出了V字型7人小队——这个专为破2而组成的阵型——一马当先。成为专业运动员后,少年时的基普乔格一开始并没有主攻马拉松,而是选择了米的田径项目。教练桑没有看错人,少年基普乔格天赋惊人。年,18岁的他在巴黎郊外的法兰西体育场,拿到了巴黎世锦赛米金牌。一时轰动肯尼亚跑圈。当时肯尼亚甚至有条街道专门为他而命名。▲年,18岁的基普乔格拿到了世锦赛米金牌。可在那之后——年雅典奥运会铜牌,年北京奥运会银牌,直到年他在奥运会选拔赛上失利,甚至无缘奥运会。“那是我一生中的低谷。”基普乔格回忆说。称霸米和0米赛道无望,他必须要更换训练项目。马拉松,只是他当时的备选项。这一年,统计学家、马拉松历史学家戴维·马丁提出预测,人类第一场1小时59分59秒的马拉松比赛,将在年~年之间发生。“破2”充满了让人无法抗拒的魔力。每当有人打破马拉松赛道纪录时,“破2”的议题就会出现。为什么人类一定要突破马拉松2小时大关?第一个1小时59分59秒的马拉松又意味着什么?某种程度上,这一成就并不意味着什么。不可否认,马拉松运动员在2小时内完成42.公里的距离,这确实是速度、意志和耐力的壮举。但是,马拉松的距离不过是近年来人类赋予的数字。▲在年伦敦夏季奥运会上,意大利选手多兰多·彼得里在他人的帮助下第一个完成了马拉松比赛,随后被取消资格。在年前——年,奥委会根据年伦敦奥运会马拉松项目,确定了全程马拉松的官方距离。而伦敦奥运会马拉松项目举办的初衷,不过是为了满足英国王室奇特的欣赏癖好。一群体能超凡的跑者,凭什么就要为这个特定的距离而拼搏一生,且让全人类为之高潮?然而,这确实重要。人类也必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oyunguanjuna.com/agmz/81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