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青少年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941620.html
年“兵败汉城”的懊恼,年巴塞罗那的弯弓射箭点火炬,年亚特兰大拳王阿里颤抖的双手,年悉尼的“水火相容”,年劳丽诗的“湛江奥运第一金”,年到北京现场观奥运、度蜜月、写新闻,年为何冲失金遗憾,年为湛江新“金童玉女”鼓与呼……奥运会对我来说,不仅是可以欣赏最高水平体育竞技的盛会,是毕业后的采访工作,更是刻骨铭心的人生美好记忆。
记者采访劳丽诗(右)
8月8日登记后
赴北京度蜜月
回顾我第一次收看体育盛会直播,就是新中国首次参加的年洛杉矶奥运会,那年我才刚6岁,但就是这无意种下的萌芽,让我逐渐对体育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从此结下不解之缘。
年,我和奥运会之间的缘分更深了,不仅是因为中国首次举办奥运会,而且自己还提前一个月预约,成功“抢”在8月8日登记结婚,取“与国同喜,举世共欢”的好意头。我还和爱人把度蜜月和现场体验奥运盛会结合起来,很快我们就启程去北京,一边观看精彩的奥运赛事,一边享受新婚燕尔的快乐。鸟巢、水立方、工体……都留下了我们的身影,国事家事,国运家运,融为一体。
年,我的女儿也2岁了。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时,我在家看电视直播,没想到女儿也醒过来,好奇地跑到大厅跟着看起来。我递了一面国旗给她,抓拍了她收看奥运会开幕式直播的照片。以后每一届奥运会,我都想拍下女儿类似的镜头,四年一次,以此记录她的成长。
年,记者在廉江采访谭茹殷。记者欧阳泽摄
劳丽诗夺冠轰动全城
年奥运会闭幕后不久,我正式参加工作。年,翘首以盼的“湛江奥运第一金”终于诞生了。
北京时间年8月17日凌晨2点,当时年仅17岁的湛江籍小将劳丽诗和队友默契配合,以超出第二名10多分的优势,联袂为中国夺得雅典奥运会跳水项目女子双人10米跳台冠*,湛江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
我还记得,劳丽诗的父母在湛江市体育中心嘉宾室,与大家一起熬夜看决赛直播。当看到劳丽诗和队友最终获得金牌时,大家开心地又叫又跳,手里拿着国旗不断舞动着。很快,室外破天荒地放起鞭炮,欢天喜地的锣鼓声中,醒狮也舞了起来。
《湛江晚报》主动策划,派我到北京采访中国体育代表团凯旋。8月31日上午,中国体育代表团所乘专机于当天10时30分抵达首都国际机场。只借来一张非正式嘉宾证的我想方设法“挤”进了现场,第一时间拍下了劳丽诗等中国健儿走下飞机的身影,抢在中午截稿之前迅速发回文字稿+现场照片,《湛江晚报》当天出街引起广大读者强烈反响。
我和劳丽诗接触的也比较多,翻出老相册光是不同时期的合影就有很多张。还记得,年8月底,她从雅典奥运会凯旋,我去北京采访,劳丽诗送了一个样子很特别的该届奥运会吉祥物斐沃思(Phevos)给我,“小卓哥,这是给你的小礼物。”这个很有意义的奥运会吉祥物,我一直珍藏在身边。当时,她还大方地拿出奥运会金牌给我看。
她为人淳朴,没有一点奥运冠*的架子,记得当时奥运会后回湛江,很多人找她要签名,她一晚上连续签了几百个,手都有点肿了。
从运动队退役后的劳丽诗,年11月到省直机关某部门工作。在外人眼里,这是一份令人羡慕、上升空间很大的“铁饭碗”。但年,劳丽诗毅然辞去公职,自主创业开起了网店,这种敢于转身的勇气让人敬佩,甚至在全国媒体中都引起了不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