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奥运圣坛上的祭品与真正的大国自信

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s://4001582233.114.qq.com/ndetail_4487.html

来源

港股那点事(hkstocks)

作者

青朴山

编辑

价值线蕾蕾

我们是否应该反思:我们是否真的还需要耗用那么多资源、金钱,牺牲那么多的效率与运动员的青春,掩盖那么多官办体坛的腐败与肮脏,去维持一个“祭坛”式的举国体育机制?

▌一、

最近的奥运,大家最大的收获不是金牌榜,而是一个只拿了女子米仰泳铜牌的杭州姑娘傅园慧。

超多人喜欢她。喜欢她的原因也很简单:一股清流,快乐,自由,简单,率性!

她最后只拿了铜牌,但各种表情包,而且深度吐槽竞技体育的辛劳:*知道我经历了什么!真的太辛苦了。我当时的训练真的生不如死。预赛后央视记者问她:是不是对明天的决赛充满希望?她没有按照以往中国运动员的套路,慷慨激昂说要拼尽全力,拿到金牌,为国争光,而是干脆利落地回答:没有!我已经很满意了!

一点也不装。

没有那些见不得人的心机婊,没有高大上的爱国主义,没有沉重的对不起祖国、对不起人民,她的世界很独立、很干净、很简单、很纯粹,她在为她自己的快乐而活,她在享受体育。

更直白点说,她人格独立且阳光,是个真实的人,而不是一架没有自我和灵*的金牌机器。

▌二、

起源于古希腊的奥运会,初期只是宗教祭祀的一部分。每次奥运会,均会以百头公牛作为牺牲以献祭神坛,然后,隆重的奥运会才在熊熊的“圣火”中开幕。

两千年过去了,世界发生了很多变化,但“献祭”被保存了下来。区别只在于,古希腊时期的体育献祭的是公牛,现代体育献祭的,则是那些举国体育制度下的运动员。

举国体育体制践行得最好的,是前东德——但它也是败得最快,最惨的:年柏林墙一夜倒塌,这个国家也烟消云散。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民主德国,东德)曾经是奥运会历史上一等一的金牌大户,也是举国体制的楷模。这个国家面积不到11万平方公里,与中国浙江省面积相当,人口在年时约万,仅相当于深圳的人口。

为了在与西德的对比中显示出所谓的“社会主义优越性”,支撑国民面前的“强国自信”,东德采用举国体制办体育:就是调动全社会资源,来操练极少数精英运动员,尽最大努力在国际大型竞赛中夺取最多的奖牌奖杯。

举国体制让这样一个弹丸小国在奥运会历史上创造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成绩:

1、年墨西哥奥运会,东德初露峥嵘,获9枚金牌,位列金牌榜第5,同届西德仅获金牌5枚。

2、年慕尼黑奥运会,东德开始发力,获得20枚金牌,紧跟美苏两大国之后,位列第3,同届东道主西德仅获金牌13枚。

3、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东德大爆发,一口气获得40枚金牌,将美国踩在脚下,紧随老大哥苏联位列金牌榜第2,同届西德仅获金牌10枚。

4、年莫斯科奥运会受到西方国家的抵制,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东德达到顶峰,共获47枚金牌,老大哥苏联则获得80枚金牌(感觉跟中国参加亚运会一样)。

5、年洛杉矶奥运会,东德及其它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随老大哥苏联一起抵制。

6、年汉城奥运会, 治上江河日下的东德依旧获得了37枚金牌,以1枚的优势力压美国,位列金牌榜第2。西德获得11枚金牌。

但这种“举国体制”,天然存在各种问题:

第一,国家资源的使用严重颠倒轻重;每年花费巨额国民财富用于培养精英运动员,但轻视国民大众的体育与趣爱好和强身健体的需求。说白了就是国家圈养一些运动员代表你锻炼身体,把大多数本该用来全民健身的钱都挪用了。

第二,形成了一个明星运动员、教练和体育官僚三位一体的庞大利益集团。金牌给运动员和教练带来巨大名利,给体育官僚带来官运亨通的 绩,由此使举国体制成为腐败与肮脏的土壤与催化剂。

第三,体育举国体制是特残酷的一件事。选拔有运动天分的青少年进行封闭式集训,但目的只是让少数体育尖子去争夺奖牌,结果牺牲了数十万计运动员的青春,甚至给许多运动员造成终身伤害毁了他们的一生——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事实上成了这种证明“体制优越”的献祭品。

一将功成万骨枯。每一块光灿灿的金牌的获得者只是幸运地成为了那个金瓶挚签的“转世灵童”,而他身后,只是更多人的失落、生无所养、老无所依。他们在少年的时代怀着美好的金牌之梦,怀揣献身国家的崇高理想和憧憬,把自己的宝贵青春献给了体操房和举重场这种退役后就再也一无用处的地方。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最后都不会那么幸运,成为获得奖牌的“灵童”,而是一身伤病,两手空空,三十好几,家徒四壁。

中国体育报报道:80%的中国运动员退休后因没有文化,没有一技之长,谋生艰难,其中很多人还因运动过量而落得一身疾病,甚至成为残废。

更为关键的是:为了出成绩,多奖牌,举国体制下的前东德、前苏联都系统性逼迫运动员服用禁药。

西方禁药丑闻一般是运动员个人行为,但在举国体制下则是一种赤裸裸的官方强制行为(这次里约奥运会对俄罗斯的处罚,就是因为俄罗斯“有组织、长期、系统”让运动员服用兴奋剂)。东德当局曾长期系统地让至少一万名运动员服食类固醇为主的各类禁药,并对如何有效通过赛事药检进行系统研究和实施。禁药使东德在奥运上大放光芒,但也造成诸多运动员猝死和无数运动员终身伤残,甚至许多女运动员男性化,失去生育能力。

前东德铅球运动员海蒂·格里克的出生证明上写着“年,柏林,女”,可是现在新的身份证明上却写着“安得利斯·格里克,男”。12年前,格里克做了变性手术,名字也从海蒂改为男人味十足的安得利斯。女孩变成了男人。让他产生这种可怕变化的是从16岁就开始被迫服用的兴奋剂——类固醇。

(变性前后的格里克)

年到年,4届奥运会,只有万人口的前东德赢了块奥运会奖牌,其中块是金牌。以人口平均数计算,东德的奖牌数量是前苏联的10倍,是美国的13倍。随着年11月柏林墙倒塌,这个金牌工厂的秘密才被揭开了——“民主德国国家计划14.25”——计划书规定所有优秀运动员必须有计划地服用兴奋剂。在这份金牌制造计划书上,格里克只有一个代号:“运动员54号”。

年欧洲田径锦标赛,格里克获得女子铅球金牌,前东德领导人昂纳克给她发去贺电,称她为“我亲爱的运动员朋友”。格里克没有保留那块金牌,捐给了一个前东德兴奋剂受害者组织,“我对那块金牌感到恶心,它对我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而格里克只是前东德在“爱国”、“制度优越”幌子下被献祭的上万名运动员中的一个而已。

德国统一后,东德神话迅速破灭:自年开始,德国在奥运会上的成绩就一届不如一届了,96年20枚,00年13枚,04年14枚,08年16枚。

与其说是德国体育江河日下,倒不如说是德国体育回归正常。因为德国不需要通过牺牲和献祭这些运动员来证明自己“制度的优越”。西德的体育制度一直是很健康,不过分追求奥运会的金牌数,而让国民的身体素质得到自由发展,所以每次奥运会金牌得10枚左右就满足。

但谁都不会否认今天的德国是个真正的强国,也是一个体育大国。德国不仅在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项目中(足球,篮球,田径,游泳,赛车,网球等)具备不俗甚至是顶尖实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德国有着大量民间的体育协会。光在德国体育联合总会中有8万5千多个分会,注册会员达到了万人,体育协会的会员占到总人口的32%,说德国是一个全民体育的国度一点也不为过。

今天,奥运金牌榜上那虚幻的辉煌与残酷的献祭,已与德国人渐行渐远,体育已成为德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三、

举国体育体制下,除了那些争金夺银的“幸运儿”,被献祭的往往都是那些大多数没拿牌的人的最后命运——这很类似古希腊的献祭:把城邦里最丑的人拿出来献祭神灵。

张尚武,曾是中国体操队里的希望之星,他年进入国家队,凭借大运会上的两块金牌,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好景不长,在他刚刚迈入职业生涯快车道的次年,因为左脚跟腱断裂,前途变得黯淡无比。年6月,张尚武退役。没有了固定生活来源,张尚武的生活方式开始混乱,年7月,他因在北京先农坛体校盗窃被判刑;年4月,昔日冠*刑满释放后,在石家庄、天津、北京卖艺乞讨。

(张尚武在地铁通道倒立卖艺)

张尚武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但这并不代表优秀运动员就不会被献祭。

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对年广岛亚运会上,何智丽在决赛时全程大喊着哟西以3∶1战胜中国队邓亚萍,夺得亚运乒乓球女单金牌的历史耿耿于怀,但又有几人能知道这种举国体制下,被所谓的“组织”强制要求让球,不服从后立即被组织取消参加4年一度的奥运会资格,之后长达两年无球可打,被迫远走他乡的无奈,又有几人能体味这种举国体制下一个运动员苦练一辈子,却完全不受自己掌控的青春与汗水。

39届世乒赛上让球事件影响的远不只何智丽一人。当时也被要求让球的“一姐”焦志敏在第二年的奥运会上再次被迫让球给李惠芬。事后焦志敏泪洒赛场,“八年的国际比赛,我让了五次球”的她心灰意冷,在正当打之年宣布退役,放弃心爱的乒乓球,并远嫁韩国。

而“组织”要求让球,只是为了计划出“金牌”,每个运动员只是这个计划里的一个代号。伦敦奥运会上,中国羽毛球队做了同样的事情:为了确保金牌,女双消极比赛,让全世界见识了一次唯奖牌论,运动员(哪怕是优秀运动员)被献祭的举国体育体制。

这次奥运会闹得沸沸扬扬的另一个事件,是男子自由泳米冠*,澳大利亚选手霍顿在新闻发布会上攻击中国队孙杨服用过禁药,这个澳大利亚人的傲慢与无礼,理所当然遭到了中国网友的一致抨击。

但这个事情如果换个角度看,或许也能让我们看到少部分运动员为了“脱颖而出”,不成为举国体育体制下的“献祭品”,而被迫铤而走险的无奈:90年代,中国就有将近50名游泳选手被查出服用兴奋剂。年广岛亚运会7名中国游泳选手注射合成类固醇。年世锦赛中国选手袁媛非法携带13瓶生长激素,被澳大利亚警方查获。年北京奥运会前夕仰泳王欧阳鲲鹏被检测出兴奋剂,他解释说是因吃烧烤误食瘦肉精;年女飞人王静在药检中被检出兴奋剂呈阳性,她解释是自己上厕所时装着饮用水的包就随意放在外面,可能被人陷害;年女子中长跑名将孙英杰在女子万米决赛后尿检呈阳性,她解释称自己是在天安门广场东北角的一个公厕捡到了一个蓝布小挎包,“不知情而喝下了里面装的东西”……

再加上当年辉煌一时的马家*多年后被揭露教练强迫运动员大面积服用兴奋剂的事件,我们或许可以想见:这种举国体制下运动员所承受的巨大非人压力——他们没有一个愿意成为最后的祭品。

这会逼着部分人去铤而走险。

▌尾声

奥运有两种玩法。

一种是纯粹为了追求金牌而去比赛,这种体育是靠“有计划、有组织”地长期献祭诸多青少年,长期输血养出来的,自身并无任何生命力,且需要一直在花着纳税人的钱。另一种是享受这一切,运动员为了自己的爱好和享受,它自己有强大生命力,能自我生长,并产生财富。

前者能维持一种虚幻的繁荣和强大,但也能瞬间垮塌——正如同前东德体育界高官所做的:用带血的奥运金牌在请赏的同时,也用一种虚假的强大与繁荣,一次又一次愚弄了国民。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 治、经济、外交等多领域崛起,中国已足够强大,早已不是“病夫”;中国也早已无需用外在的东西(金牌)来证明民族自豪感与强国自信,我们是否应该反思:我们是否真的还需要耗用那么多资源、金钱,牺牲那么多的效率与运动员的青春,掩盖那么多官办体坛的腐败与肮脏,去维持一个“祭坛”式的举国体育机制?

真正的大国,是骨子里的自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oyunguanjuna.com/agmz/68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