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50915/4696949.html“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点击收看「中国首档青年精神价值纪录片」
青年x雷声
年广州市*埔区一间小学五年级的教室里,孩子们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讲台上的几个陌生人。
“有谁是用左手拿笔、拿筷子的?举一下手!”
全班只有一个男孩稍加思考,然后举起了左手,他有一个颇为响亮的名字——雷声。
几天之后,雷声被通知到体校学习击剑,他想着正好是寒假,那就去玩一玩吧。那时候他还在学游泳,已经练了4年,但一直成绩平平。
年里约奥运会,1米93的雷声作为中国代表队旗手走在队伍的最前方,在此之前中国奥运代表队的旗手都是由男篮运动员担任。
一时间,“奥运冠*”“北大学霸”“剑客”……各式各样的标签朝着雷声飞来,人们突然间对这个高大帅气的击剑运动员充满了好奇。
年,伦敦奥运会击剑项目中,中国男子击剑运动员雷声获得男子花剑个人赛金牌,实现了中国男子花剑奥运金牌零的突破,一剑击碎了所有中国花剑队员的黑色回忆。
雷声成为中国首个花剑奥运冠*,也是第二个获得金牌的亚洲花剑选手,打破了欧洲对该项目年的垄断史。
1
年伦敦奥运会决赛的赛场上,雷声一路过关斩将,连胜两名意大利名将,站在了决赛的赛场上。
赛程开始,电光火石之间胜负的天平向着雷声倾斜过来,4:2领先对手。
就在此时,对手以左臂疼痛为由申请场外治疗。
突然叫停,是运动员战术调整的一种方式,为的是打乱对方的节奏。
此刻的体育馆内,雷声一身纯白的击剑服,用白毛巾蒙住头,安静地坐在角落里,哪怕场馆内对手的喊声响彻场馆。高手过招过硬的心理素质是必不可少的。
这一幕,被电视镜头完整地记录了下来,成为了日后许多人心中的经典画面。
6分钟后,比赛继续,两人你来我往,多次把比分追平。
终于,真正的决斗打响了。面对对手以12比11领先的局势,雷声主动发动进攻,对手防守中反击得手,雷声以11比13落后。
就在此时,雷声突然叫停,要求对自己的剑进行更换,裁判允许。
雷声就是依靠这短暂的休整,放平了心态。终于,雷声一剑封喉,15比13,屏息以待的观众席终于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任何的胜利都绝非偶然,伦敦一战成名之前,雷声走过的,是无数个与剑为伴的日日夜夜。
对胜利的渴望、为国争光的使命、对自身成就感的追求,压力和动力交织缠绕着,推着人向前也阻挡人走得更远。
年北京奥运会,那是雷声第一次站在奥运会的赛场上。
在那之前的两年里,雷声两次在世界锦标赛上拿到了铜牌,这一次,他心想:怎么也要争一块儿奖牌吧?
结果,事与愿违。
当我8晋4输了之后,并且赢我这个人最后夺冠了,他拿了冠*。
而且赢我这个人是一个德国选手,他在最近一次世界杯跟我交手记录输给我了。
这时候对我的多少冲击力还是很大的,因为我感觉如果我赢了他也许我也能拿到冠*。
奥运会4年一届,4年的时间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是非常漫长的,你无从得知你的身体状况、竞技状态四年后什么样。
你会更好或者更差?一切都充满变数。
年仅24岁的雷声仿佛走入了一个低谷,他开始在世界各大赛事中表现平平,从世界第四的排名一度掉落到二十多名。
“虽然我一直很热爱这个运动,但是你特别想达到一个目标没有实现的时候,还是内心比较痛苦的,所以就想离开一段时间。”
2
年雷声进入北京大学学习,成为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学专业的一名新生。
当大学为他打开击剑以外的一扇门时,身高1.93米的他失落地发现,走进这一扇门,自己比别人都“矮一截”。
广告学是雷声从未接触过的领域,从小的训练生活也让雷声对书本感到了些许陌生。
跟一群比自己小六、七岁的同学一起上课,自己的学习能力比人家还差一大截,让人无可避免地感到焦虑。
但后来我觉得,过一段时间我觉得很快适应了,然后也会了解更多的学习方法,我觉得正确面对这些就好了。
因为其实你并不擅长学习,他们是从小高考,跟我们训练一样选拔上来的,而我平时都是一直训练,所以学习上我没必要向运动场一样去争第一。
其实我关键是自己学到东西就好了,能够进步就好了。
心态转变后,雷声积极向同学们请教学习方法,怎么听讲、怎么准备考试。
为了不影响到专业训练,雷声不得不经常往返于西五环的训练基地和北四环的北京大学。
常常在经过一天学习之后的晚上,赶回训练场馆独自训练。
往往一天下来,回到寝室,倒在床上就能睡着。有时候上午训练完,下午赶回学校上课,课桌底下的双腿累得在发抖。
这样的日子他一过就是好几年,直到毕业,雷声从未挂科。
每个领域都有非常优秀的人,你自己内心对自身的认可比外界对你的认可加更加重要。
除了心态上的转变,雷声在学习过程中还收获了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搭建框架,条理分明。并且在潜移默化之中,将其运用到了赛场上。
自己的优势是什么,怎么通过自己的优势战胜对手,对手什么优势,我怎么抑制它的优势发展,不让它优势发挥,他的弱点是什么,我就去要攻击他的弱点,这就跟打仗一样其实,有一些策略。
年,一边上课一边训练的雷声重返赛场,一度拿到了世界排名第1的好成绩。年,雷声终于如愿拿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奥运金牌。
在北大的日子里,雷声就如同潜心修行的剑客,远离江湖,却对“击剑”有了更深的领悟。
他努力追求的,并不是一纸文凭,而是知识本身。学会不那么在意输赢,学会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