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每日一练 http://www.kdghu.com/bzzs/10631.html
人的能量,70%要靠食摄取营养。为什么也要追求老子说的“治人事天莫若啬”呢?道理很简单,当人食得适度,既给人身体充足的养料,又不至于过多消耗体能。而人如果食过度,必然过多消耗肠胃肝肾胰心肺等功能。现代人有一半是撑出来的。
我崇拜老子,相信他的养生大道,践行“治人事天莫若啬”近20年,我家没有空调、冰箱、洗衣机、电脑、手机、汽车、微波炉等,洗衣洗脸洗澡不用任何洗涤液、香皂等,只用清水。每天给自己规定生活费不许超过20元钱。我每月水表走6元钱的字,电表走4元钱的字。这样十多年下来,省了大量物资是次要的,关键是我20医院体过检看过病,这20年中央音乐学院我名下的医疗报销为零。再加上我唱巫用音乐养生,又属于节俭型的养生方法,所以这20年基本不病,身体清爽,头脑清晰。每年写作50万字以上,讲课一千节左右。
我最近琢磨出来了“啬”的秘诀,那就是你外在的欲望追求啬,你内在的机理,你的本能、潜意识也相应地追求啬,根本用不着你的主观意志指挥,全都自动化地完成着。
通过养生我的心跳每分钟50下左右,心肺就比别人省了,那不就等于延长了心肺的使用寿命吗?我每天吃两顿饭,从不喝酒,不喝饮料,不喝茶,只喝白开水,这不就省了肠胃肝胰胆肾吗?如果你身体里的每个器官组织都省着使,它们的集合,不就延长了你的寿命吗?
你再看祖先造的字“费”、“废”、“肺”、“沸”等,这里也透着养生大智慧。先看“肺”,为什么读fèi?因为肺里有人体将要排出聚集一块的废气,“肺”由“月”(肉)“市”拼象而成,市是市场,做买卖交换钱物的地方,“月(肉)”表示身体。“肺”就是身体里的市场,排出废气(二氧化碳等),吸进氧气,“氧”为什么读yǎng?氧气养人。再看“沸”,指水烧开了,水烧开,沸腾了,必然费水,如果没正当利用,如转成蒸气取暖或变成动气,牵引火车等,就废了。再看“费”,就是消耗,“废”呢?“费”之后就是“废”了,消耗之后就废了。
人身体内的器官组织就是这样,氧气通过血液流遍全身,费完就成了废气聚在肺里,肠、胃、肝、肾、胰、心等费得越多,产生的废物越多。如吃得过量,费胃、肠、心、胰、肝等不说,还产生一堆废物(皮下脂肪)堆在腹部、臂部和四肢,给心脑血管埋藏了不定时炸弹,随时准备废掉你整个生命。
老子还一句名言:“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这个打猎不是为生存、裹腹,而是娱乐。一帮贵族吃饭了没事干在皇家猎场打猎取乐。老子说这种娱乐令人心发狂。心发狂有什么后果吗?心发狂之后就一定过度,不仅是畋猎这娱乐活动,它还引带其它行为过度。如今的“畋猎手段”太多了,各种电子游戏令人废寝忘食,一些极端音乐令人兴奋过度,有些顶级比赛,如奥运会,令选手服用违禁药物,虽获得了奥运冠*,但却早死。如美国短跑名将乔伊娜,死时才三十多岁。拳王阿里虽得多次重量级冠*,但帕金森症随桂冠戴在头上。
在养生音乐上,我为什么特别推崇以巴赫为代表的古典音乐?因为他们的音乐适度,从旋律、节奏、和声,复调,都是依人的韵律而创造,坚决不过度。如果每天固定时间听这样的音乐,人的身体运转适度,人的欲望也不会过度。如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大提琴组曲》、《羽键琴协奏曲》等等,等于老子“治人事天莫若啬”的音乐呈现。
以上说的“治人”是直接关乎养生的,“事天”是讲养生的环境。我们现在养生的环境那么差,如雾霾、水污染、食品添加剂等,就是没照着老子说的“治人事天莫若啬”造成的。我们地底下是有很多宝藏,煤、气、油、矿等等,但要省着使,应该只满足人的必须,或稍欠一点,不能满足人们的无止欲望。就拿能源来说,我们每人消耗的水、电、汽油等,至少超出我们人必须的三倍至五倍,甚至更多。正是这种过量消费,给我们城市甚至乡村带来了大量不易扩散的废气,使得肺癌发病率直线上升。这种“事天”的不啬直接带来了恶劣的养生环境。耗费过度皆成废。
瑞士有一个小镇,地底下埋藏着金矿。一个跨国公司跟小镇谈合作,挖小镇的金子,每年给小镇13亿美元。13亿美元如按人头分给小镇居民,那个个都是千万富翁。但小镇居民经过协商,投票表决,几乎一致不要那每年的13亿美元,而要小镇古朴的原貌,让山、水、林地仍处在原生态。小镇居民深通老子的“治人事天莫若啬”,为自己维护着一个养生天堂。几乎每次世界最宜人居住地,瑞士都排在前面,瑞士人均寿命也在世界的前三位。
在我45年前生活和劳动过的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有个闻名世界的元阳梯田,年6月被联合国相关组织批准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哀劳山为主的元阳梯田,有近级层层围匝在海拔米的哀牢山上。梯田是水汪汪的稻田。田里的水是哪来的?梯田的上方是村民居住的村子,村子里有两条小河,是河水一级一级灌溉了梯田。村子里的水是哪来的?沿着小河往上走,就是一片森林,长的都是水冬瓜树,能储存70%以上的天降之水。天上的水哪来的?是山下红河蒸发上来的。红河水汽上蒸变成云、雾、雨,被水冬瓜林收集,到干旱时,再释放水流到村子流到梯田。就在云南大旱时,如年,元阳梯田照样水汪汪的。元阳梯田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这是祖先留下的宝贵的“治人事天莫若啬”的财富。
在元阳,对林木的砍伐到了“啬”的极至,为了践行老子的“知止不殆”,他们用各种智慧,禁止人们砍树,如,哀劳山上的水冬瓜林是禁区,不让人进。如刚出生的小孩胎衣埋在房木柱之下,或树下,待孩子一岁给树叩头,认树为干爹。这样每棵树就是每个人的爹,你砍树,不就是砍我爹吗?这种“啬”的极至给元阳人带来了与天和谐、自然相处的生活,创造了一个养生的天堂。早年的甘肃舟曲,原森林覆盖90%,因为不啬,后来都砍光了,所以年舟曲来了特大泥石流,你说这是天灾还是人祸?
文/赵世民
对本文有话要说,请直接在音乐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