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哪所高校的拥有数量最多的冠*校友?
你知道哪个项目可以在运动场上待得更久呢?
你知道奥运冠*退役之后最喜欢从事的是什么职业?
……
提起奥运冠*,你的脑海中是不是已经浮现起他们获得金牌、高唱国歌的高光时刻。赛场上顽强拼搏的他们,可能很小就进入体校训练,在地方队逐渐崭露头角,代表国家队参赛。一路走来,酸甜苦辣尽在,但职业生涯终有一别,他们也面临着退役后的何去何从。
在这里,我们挖掘了-年历届夏季奥运会冠*背后的数据,带你了解中国奥运冠*的前世今生。
前世
点击可放大查看高清大图
中国自年参加夏季奥运会以来,共获得枚金牌,产生位奥运冠*(不包括三大球团体项目)。辽宁以23位奥运冠*高居榜首,而广东、江苏、山东、湖北也是“奥运冠*的摇篮”,5省共计产生98位奥运冠*,占总数的43.17%。不过,曾经的“辽老大”在近些年来面对着投入不足、后继乏人的窘境,在体育强省的竞争中渐落下风。
就项目而言,湖北是闻名全国的亚洲体操之乡,李小双和杨威这两位全能王都出自仙桃。此外,武汉还出现过5位跳水冠*,其中就有中国第一位跳水奥运冠*周继红,现任中国泳协主席的她曾带领伏明霞成为首个板台双冠王,也是目前中国奥运史上最年轻的冠*。
出乎意料的是,原本“柔弱”的南方人扛起了举重大旗,爱吃辣椒的湖南人最擅长举重,福建、广东、广西人也都在举重项目上大有建树。而广东人除了爱煲汤,跳水更是一级棒,前后共拿了8块跳水金牌。或许是因为江浙沪包“游”,从上海到浙江,正是游泳冠*们的集中地,孙杨、叶诗文等在泳池中让世界见证了“中国速度”。
注:历届奥运冠*各项目男女分布图
我们常常会在高考状元和艺术招生上比较男女比例,那在奥运冠*方面,是什么情况呢?
女性奥运冠*的数量明显多于男性,更别说本文没有计算女排这个三次夺金的集体项目!看来不仅在学习上,在体育上男同胞们也要加把油。分项目来看,在举重、射击、乒乓球这几个中国队传统优势项目中,男女奥运冠*各自顶起了半边天。差别最大的是跆拳道项目上,女子项目获得的金牌数是男子的6倍。
今生
点击可放大查看高清大图
人们常说体育职业都是吃青春饭,奥运冠*的运动生涯跟项目密切相关,那么,究竟从事哪个项目可以在运动场上待得更久呢?
你是不是以为,连续参加6届奥运会的老将王义夫所在的射击项目必然是当仁不让的了。从我们的直观印象上,这个项目对运动员身体状态的要求没有那么严格。从图中可以看到,虽然射击项目的退役时间比较晚,但是射击运动员往往是在上中学的时候才被发掘射击天赋。令人惊讶的是,乒乓球才是真正的运动生涯较长的项目,类似于跳水、体操等项目,竞争激烈的国球让奥运健儿们往往6、7岁就进入专业体校训练了,退役的时间延续更晚。
除了兵乓球,我们看到击剑项目的运动周期和射击项目一样长。从栾菊杰在洛杉矶奥运会上拿到女子花剑冠*,到著名的男子花剑“三剑客”,再到近些年仲满、雷声、女子重剑团体夺得奥运冠*,击剑运动也越来越为人所熟知。
未来
点击可放大查看高清大图如果在百度里搜索“奥运冠*退役”这几个字,你会发现后面往往跟着一个“惨”字。每隔一段时间,我们似乎都会被一篇类似“曾经的世界冠*,现在竟如此凄惨”的文章刷屏。作为运动员中的佼佼者,奥运冠*退役后的去向是什么,他们究竟过得怎么样?
教练、从 、经商、继续“深造”是奥运冠*退役后的主要去向,但是具体情况在这几年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体育圈仍是第一选择
奥运冠*们几乎把所有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体育,离开熟悉的体育项目再找工作,难度可想而知。所以,在所有退役奥运冠*中,除继续在高校“深造”的19人以外,目前只有20人从事的工作与曾经的体育圈子关联度很小,其余人的工作都与体育相关。而且这19名正在“深造”的退役奥运冠*毕业后,进入体育圈工作的概率也是比较大的。
教练员多来自奥运优势项目
目前我国在各级专业队伍从事教练工的的前奥运冠*共51位,基本都来自于我国奥运优势项目。乒乓球、射击、举重、体操、跳水、羽毛球等项目的总教练大都曾获得过奥运冠*,如原来的国兵主帅刘国梁、跳水梦之队领队周继红、射击队教练王义夫等等。从冠*选手到冠*教练,他们继续在竞技体育的第一线奋斗,使得优势项目长盛不衰。
从 比例有所降低
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发现多个以前统计的数据中,进入国家机关、 群组织、事业单位的退役奥运冠*占比在50%以上,是退役奥运冠*的第一选择。根据我们的统计分类,从 已不是第一选择,但进入事业单位的还是主流选择。
娱乐圈成为新宠
《爸爸去哪儿》带火了奥运冠*进*综艺圈的一波热潮,田亮、杨威、邹市明的相继加盟几乎成了节目组选人的标配。在参加过综艺节目的奥运冠*中,体操运动员和跳水运动员占了绝大多数,他们具有的共同点是知名度高、颜值高。随着娱乐社会的到来,奥运冠*和娱乐圈彼此需要,我们也将看到越来越多的奥运冠*进入娱乐圈。
点击可放大查看高清大图奥运冠*们退役后都当多大的官?是不是像流传的那样都副处级起步。比较知名的,像邓亚萍在37岁时已官至正局级。不过邓亚萍的案例毕竟特殊,大部分的奥运冠*还是科级或副处级,奥运冠*只是从 的起点,具体还要看个人的能力和资历。
选择当教练的奥运冠*们退役后有多少在执教国家队?51位退役冠*中,13位已经是国家级教练员,15位在省级教练员以上。
奥运冠*们都是什么学历?哪个学校的冠*校友最多?据统计,超过82%的奥运冠*在退役后获得了本科以上的学历,近40%都获得了硕士学位。大多数奥运冠*很小就读了体校,因而退役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往往就是去读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专门设立了“冠*班”,吸引了3成以上的奥运冠*。
结语
了解完奥运冠*们的前世今生,是不是刷新了一部分你对他们的认知?其实,每一份荣耀的背后,都有着道不清的付出与辛酸,如果抛开“奥运冠*”这个光环来看,他们每一个人有着既有共性又不尽相同的人生轨迹。夺冠之前,他们一直承担着高负荷训练的压力;退役之后,他们仍将在各行各业里发挥着属于他们的价值。
END
小组组员:叶霄麒、路嘉豪、李昭、郑天琦
指导老师:叶韦明
版权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
联系方式:
sz.pku.du.cn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数据新闻》课程作品
点击“阅读原文”有更多精彩!PC端阅读效果更赞哦~
奥运天团吃更高更快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