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唯一荣获两届奥运会冠*的中国女子体操运动员,邓琳琳曾让无数中国人为之骄傲。退役后,走进北大校园的她开启了全新的人生旅程。自强不服输的精神从赛场延伸到校园。无论遇到什么挑战,她都坚信梦想比困难大。
入北大求学三年学会独立思考
邓琳琳16岁参加北京奥运会,荣获体操女子团体冠*。年伦敦奥运会再创佳绩,收获平衡木金牌,是唯一获得两届奥运冠*的中国女子体操运动员。年退役后,邓琳琳成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的一名新生。
退役之后进大学是很多优秀运动员的选择。北京奥运会夺冠的体操女团成员纷纷进入北体大、北师大等知名学府进修。这对她们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全新的环境,文化课基础的差距,身份的转变都在考验着她们,磨练着她们。邓琳琳攻克难关的秘诀是时间。她说:“时间可以解决一切,慢慢就适应了。调整好心态,困难第一天看很强大,越往后看就越渺小。”
三年的学习对邓琳琳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前在运动队,环境极其封闭。别人怎么想,她就怎么想,很难有自己的见解。而如今,开放的学风打开了她的眼界。在多元思想的交汇中,邓琳琳庆幸自己拥有了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北大有一门课叫做批判性思维,课堂上往往百家争鸣,如同一场热闹的辩论赛,这是邓琳琳最喜欢的课程。
受学霸室友鞭策未来想出国学体育管理邓琳琳住在四人寝室,其他三人都是通过高考选拔的精英。几个年龄相仿的小姑娘相处得十分融洽。除了生活上的关心,室友们刻苦专注的态度深深激励着邓琳琳。有一个室友因为要考托福,天天刷题,几乎24小时不间断地学英语,学霸之名当之无愧。那段时间,室友每天很早起床,邓琳琳笑着说自己睡懒觉也睡不踏实。性格好强的她觉得身边的人这么努力,自己也不应懈怠。
在学霸室友的感染下,邓琳琳在奋斗中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她坦言目前所学的专业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计划着出国学习体育管理。此外,她准备尝试新的运动项目,将滑板和体操结合,宣传快乐体操。谈到这,她不好意思地笑着说:“这只是我自己初步的想法。”
崇拜李宁不想只靠冠*标签混社会当时选择北大,很多人都不以为然,因为邓琳琳的文化课水平并不高,很有可能毕不了业。但倔强的邓琳琳却坚信“读大学是对自己负责,不是混个文凭。”曾在北大就读的击剑奥运冠*雷声是她的学习榜样。
谈及偶像,邓琳琳一直很崇拜李宁。无论是赛场上技压群雄的李宁,还是退役后转战商场的李宁,都是她看齐的榜样。邓琳琳希望接下来的人生,能够像李宁一样延续之前的辉煌。她说:“我不会只靠奥运冠*的标签混社会,希望离开赛场之后也能做出一番成绩,得到大家的认可。我想呈现一个多重身份的邓琳琳,而不只有冠*的头衔。”
之前大运会体操冠*张尚武街头卖艺的新闻被吵得沸沸扬扬,也引发了人们对退役运动员的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平安医院北京白癜风医院哪里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