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冠军之城冰雪基因早已刻入哈尔滨城市

年6月,哈尔滨市被中国奥委会授予“奥运冠军之城”;同年11月,市委副书记、市长张起翔从国家体育总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奥委会主席高志丹手中,接过了这座分量十足又意义非凡的奖杯,也在哈尔滨的城市王冠上镶嵌了又一颗璀璨的明珠。

“奥运冠军之城”是属于全体哈尔滨人的荣誉,是对哈尔滨冰雪运动所取得成绩的最好褒奖,是对哈尔滨体育事业发展的最高肯定,更是对哈尔滨冰雪文化传承的最美赞誉,也为哈尔滨第二次申办亚冬会增添了十足的底气。

摘得9金奥运史册刻下“冰城印记”9枚金牌、17枚奖牌,在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史册上,哈尔滨运动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让人难忘的瞬间,书写了一个又一个闪着金光的奥林匹克故事。孔令辉、申雪、赵宏博、张会、焦刘洋、张虹、任子威、张雨婷、隋文静、韩聪……一串串闪亮的名字跃然纸上,他们用拼搏和汗水在奥运冠军名录上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哈尔滨书写了集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冠军于一炉,辉煌壮丽的体育诗篇。从上世纪初作为现代冰雪运动进入中国的第一站,到上世纪50年代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冰上训练班,哈尔滨在中国冰雪运动发展史上书写了无数个第一。经过几代哈尔滨冰雪人的努力,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管理、训练和物质保障体系,并在一些重点项目上打破了欧美国家的垄断地位。年温哥华冬奥会,申雪/赵宏博在花样滑冰双人滑项目中一骑绝尘,斩获金牌,夺得了中国冬奥历史上的首枚花滑项目金牌。冬奥会冠军的名单中,也首次写下了哈尔滨运动员的名字。年索契冬奥会速度滑冰女子米决赛,张虹以黑马的姿态亮相赛场,第7组出场的她滑出了1分14秒02的成绩,一路将优势保持到最后,为中国拿到了冬奥会历史上的首枚速度滑冰金牌。在赛场上,哈尔滨运动员用强势的表现向全世界宣告——冰雪强国能获得的成绩,中国运动员同样能做到!强大人才体系“冰雪项目领头雁”实至名归进入北京冬奥周期,在全体冰城体育人的共同努力下,凭借深厚的底蕴和强大的人才资源储备,哈尔滨运动员在各类赛场上展现出了强劲的实力,捍卫着哈尔滨作为“中国冰雪项目领头雁”的荣光。年花样滑冰锦标赛上,冰城土生土长的组合隋文静/韩聪在饱受伤病困扰的情况下,以巨大优势时隔两年再度捧得世锦赛冠军;任子威在短道速滑赛场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在多次世界杯比赛中斩获金牌;宫乃莹在国际雪联单板滑雪平行项目世界杯崇礼站比赛中获得了女子平行回转项目冠军,实现了中国队在该项目上零的突破;“00后”小将张可欣在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世界杯中国站女子组比赛获得冠军,刮起了一阵青春旋风,也跻身该项目国际顶尖高手之列……这些“90后”乃至“00后”年轻人用自己的努力和成绩证明,哈尔滨冬季项目运动员竞争力非凡。备战北京冬奥会期间,哈尔滨市派出专人配合国家冬运中心,为哈尔滨运动员的训练保驾护航,并解决其生活中的后顾之忧,成为他们备战中最坚强的后盾。“需要哈尔滨做什么,我们就全力做什么!”训练水平和政治思想工作两手抓、两手硬,教练员们形成合力帮助队伍进行备战——在所有冰城体育人的共同努力下,哈尔滨冰雪运动军团展现出了强大的凝聚力,在国内赛场上依旧作为“领头雁”领跑全国。正是因为冰城体育人凝心聚力、相向而行,才造就了北京冬奥会上一个个由冰城打造出的冰雪传奇。北京冬奥赛场哈尔滨运动员大显神威北京冬奥赛场,以任子威、张雨婷、隋文静、韩聪为代表的哈尔滨健儿为中国代表团取得了3金1铜,为中国冰雪军团创造历届冬奥会最佳战绩填上了属于冰城哈尔滨浓墨重彩的一笔,也让哈尔滨成为北京冬奥会为中国体育代表团贡献最大的城市,在家门口的冬奥赛场上,属于中国冰雪运动的荣耀,由哈尔滨运动员开启,也由他们画上了完美的句点。年2月5日,首都体育馆决出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项目首金——男女米混合接力。在这个备受国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oyunguanjuna.com/agmz/157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