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莉最低调的世界冠军农村青年杂志

本文刊载于《农村青年》杂志年第4期在中国女排队伍中,有一个被著名主持人白岩松称为“最低调世界冠军”的队员,她就是不怕苦、不怕累、摔不坏、打不垮,被誉为“不死鸟”的自由人林莉。林莉出身贫寒农家,8岁走上排球之路,14岁进入省队由主攻改打自由人,23岁进入国家队大名单,从6名自由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女排奥运史上的最佳自由人。林莉在里约奥运会夺冠时,她的父亲林学棉在贵州一处建筑工地干活。女儿与队友让五星红旗高高升起,父亲在宿舍的电视机前激动得热泪盈眶。女儿获得百万元巨奖,父亲照样踏上外出打工路。林莉的低调、内敛、朴实无华与父亲一脉相承。奋勇扑球林莉:“最低调”的世界冠军文|高国利刻苦自律赢得教练欣赏年7月15日,林莉出生在福建省福清市江阴镇高岭村,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她的父亲林学棉踏实勤勉,母亲林晨善良贤惠,一家人日子虽不富裕,却其乐融融。林莉从小体质不错,上小学后,每次参加体育比赛,长跑、短跑都能获奖。小学二年级时,有一天,她在课间与同学赛跑,一位高个子阿姨在旁边为她加油,她轻松拿到第一。跑完步,她被班主任叫到办公室,那个高个子阿姨笑着对她说:“林莉同学,阿姨想带你到市里练习,将来你还有可能到奥运会上拿冠军呢!”后来,林莉才知道,那个身材颀长、透着英气的阿姨叫杨香明,是福清市少年体校的教练,到她所在的小学选才。杨阿姨通过观察,觉得她爆发力强,跑步很有节奏感,是个可塑之材,想把她带到市少年体校培养。征得父母同意后,8岁的林莉来到福清市少年体校。当时,田径、长跑、排球等项目的教练都想要她。她人小主意大,觉得练排球更有意思,就选择了这个改变她一生命运的球类项目。刚进队时,教练让她对着墙壁练垫球,简单而枯燥。一些小球员练着练着就偷起了懒,林莉却很认真,教练让练多少,她就练多少,练完了问教练还练不练?有时,完成了教练布置的任务,她还自觉加练。凭着刻苦勤奋,林莉很快成为队中的佼佼者。她12岁那年,福州市体校教练来选苗子,看到她表现突出,又把她带到了福州市体校。在人才济济的福州市体校,林莉感到了压力,训练起来更加刻苦。每次训练完,她会自觉加练一个小时。小小年纪竟这样自律,教练对她更加欣赏。有一次,她在前一天的训练中受了伤,教练以为她不会再练了。谁知,她练不成救球动作,却练起了力量。当时,她在排球队打的是主攻位置,为了增加扣球的杀伤力,她刻意增加了力量训练。最让教练吃惊的是,她1.7米的身高不算出众,起跳高度却是全队最高的。在她的率领下,福州市体校女排在同级别比赛中屡屡获胜,她成了最主要的得分手。刻苦训练让林莉在福州市体校脱颖而出。年,14岁的她顺利进入福建省排球一队。进入省队,她面临新的挑战。省队高手云集,她引以为傲的身体素质不再突出,身高1.7米的她不得不从主攻手改打自由人。自由人是“出力不讨好”的位置,和主攻技术差别大,受伤率高而曝光率低,很多球员都不愿打自由人。当教练跟林莉谈心,让她改打自由人的时候,林莉并不是很情愿,因为平时打的都是主攻,她喜欢主攻位置。可是,她在省队,身材达不到教练的要求,必须做出调整;而且,打自由人也是她延续排球梦想的唯一希望。为了钟爱的排球,经过痛苦思考后,她决定迎接挑战。排球比赛要求自由人爆发力强,有速度,脚步移动快。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除了刻苦训练,多打比赛,没有捷径可走。于是,林莉又在自由人位置上开启了新的征程。训练之余,她到网上寻找世界各支排球队比较出色的自由人的比赛视频,研究他们的技术特点,争取为自己所用。林莉渐渐适应了自己的位置,但教练又指出她的致命弱点是性格过于内向,很少与队友交流。自由人最主要的是能够救起险球,多为队友输送“炮弹”。这个位置要求她多与队友交流、沟通。排球是个集体项目,自由人起到串联作用,必须和队友密切配合才能发挥出团队的凝聚力。喜过生日为了团队和集体荣誉,林莉决定逼自己改变。训练之余,她尝试着和队友说笑话,网购了好玩的东西,也拿出来让大家评价一番。有时,看了场难忘的电影,她也向大家推荐。平时,队友过生日,她积极参与,并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oyunguanjuna.com/agmz/147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