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瘕风医院是三甲吗 https://yyk.99.com.cn/fengtai/68389/
年8月8日晚,李宁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准备点燃主火炬塔的导火索。
年12月15日,北京年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发布。
年8月8日,志愿者和游客在“鸟巢”旁与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合影留念。
志愿者和青少年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参加跑步活动。
滑雪教练在鸟巢欢乐冰雪季冬奥项目体验区展示滑雪技巧。
一
10年前的年8月8日晚,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上空,“体操王子”李宁以“飞人”之姿点燃了北京奥运会主火炬。
作为在“鸟巢”服务的医疗志愿者,朱希山刚刚把一名身体不适的外国贵宾移送到几医院。返回“鸟巢”时,错过了整场开幕式演出的他,赶上了火炬点燃的一刻。
“我看到身边很多人掉下了眼泪。有北京大学的志愿者,也有几位老者。”回想起10年前的那一幕,朱希山说,感觉中国人积蓄了很长时间的感情,在那一刻迸发出来了。
北京奥运会开幕当天的场内火炬传递仪式中,共有8名火炬手,跆拳道奥运冠*陈中是倒数第三棒。在此前的悉尼和雅典奥运会上,陈中都斩获了金牌。为了备战家门口的奥运会,饱受伤病困扰、本已打算退役的她决然走向赛场。
“作为运动员,能够参加北京奥运会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而在开幕式上传递火种,更是荣幸和骄傲。”陈中说。
新华社记者汪涌自年北京申奥成功后,便担任驻会记者。他记得当时为了保密,点火仪式的彩排往往要到凌晨才进行。为了采访报道开幕式彩排,他常常在深夜背上电脑,绕着“鸟巢”转好几圈才能找到入口,一待就是几个小时。
震慑人心的击缶表演、徐徐展开的水墨卷轴、《我和你》的动人旋律……直到今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依然是奥运开幕式的对标和比较对象。
“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告诉全世界,中华民族不仅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也是一个浪漫唯美的民族。”汪涌说。
二
从年到年,奥运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每一个中国人。百年之前的“奥运三问”(中国何时能派人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能够派支队伍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能够举办奥运会?)因此而有了完美的答案。
对中国体育而言,北京奥运会是中国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跃进的起点。在那届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共获得51块金牌和块奖牌,第一次登顶奥运会金牌榜。自此,中国竞技体育“多点开花”,不断勇攀高峰。中国运动员的强劲实力与个人魅力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张扬与释放。
更多的改变则体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年申奥成功时,北京投入运营的地铁线路只有两条;到年,地铁线路已经包围了中心城区。“鸟巢”“水立方”成为北京乃至中国的新地标之一……
最为关键的是,中国人因奥运会的举办而更加自信,向世界敞开怀抱的态度更加明确。
“10年时间,国力的提升、实力的增长、心态的变化、经验的增加,这都是经历奥运之后的收获。”汪涌回忆道,第一次举办奥运会,所有人都没有经验,于是大家”如饥似渴“地向国际奥委会和历届奥运主办城市求知、学习。经过北京奥运会以及随后的广州亚运会、南京青奥会等大赛历练,一大批人才成为了所在领域的专家。如今,在筹办北京冬奥会的过程中,有1/3的工作人员是参与过北京奥运会的优秀人才。
“中国人的眼界和境界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学习、仰视,到后来的平视,如今我们已经能够在符合国际规则的情况下创新发展,创造出中国的模板和经验。”汪涌说。
北京奥运会之后,在国际体育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与智慧也越发响亮。年,短道速滑名将杨扬当选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今年期满卸任之后,速度滑冰奥运冠*张虹接棒当选。
“要让中国体育发出更响亮的声音。”杨扬说,“中国人能够为世界贡献智慧,这也是重要的话语权。而更重要的话语权不是结果出来后再去质疑,而是参与其中的规则制定。”
三
不久前,一场纪念北京奥运十周年的主题活动在北京奥运博物馆举行。活动上,来自北京体育大学的教师 涛讲述了10年前自己与牙买加飞人博尔特的故事。
“当时我在‘鸟巢’的热身场地为运动员提供服务,博尔特热身时,我把志愿者手腕上的‘微笑圈’送给了他。没想到,代表着志愿服务精神的‘微笑圈’竟陪伴着博尔特飞驰赛场,屡屡夺冠。”
回忆起当年的这段经历, 涛说,北京奥运会是众多“80后”中国青年的集体亮相。“他们在各类岗位上提供热情、周到、专业的志愿服务,让国际社会看到了充满活力的中国,看到了富有热情、尊重规则、充满人文情怀的新一代中国青年。”
也正是在北京奥运会的闭幕式上,国际奥委会首次设立了专门环节,由新当选的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向志愿者代表献花,表达对志愿者无私奉献的感谢之情。
而参与北京奥运会的经历,也影响和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轨迹。
年,研究生毕业后的 涛留在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从事学生管理工作,他在组织指导学生参与世界大赛志愿服务的同时,还担任了“冠*班”辅导员,如今在读的郭文珺等名将,正是昔日北京奥运会的金牌得主。
同样回归校园的还有陈中。年离开赛场之后,她回到北京体育大学担任团委副书记。这几年,她组织了“奥运明星巡讲”,让奥运冠*的经历给青年学生带来正能量。
从协和医学院毕业之后,朱希山选择留在北京。如今,医院肿瘤诊疗中心的医生。他说,当年一同服务的医疗志愿者,有一半在北京工作,医院的骨干和中坚力量。每年的8月8日,志愿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