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彬是云南省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身为卫生系统工作人员,他太清楚烟草的危害和控烟的重要性。而他的身边也不乏和“戒烟”相关的故事。“三个不”就是他遇到的三个戒烟故事。
第一个故事不知道
三十年前,杨海彬二十多岁,在外求学回到家乡保山,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劝父亲戒烟!
“在外面学习,越来越了解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日子越来越好过了,就想父亲戒掉烟,多活几十年,好好感受好生活!”
但父亲是个老烟民了,戒烟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杨海彬第一次和父亲提起戒烟的话题,就被父亲打断:“我就吸烟那么一个爱好,都不能让我保留?!”就这样,杨海彬一次次的劝,一次次的被父亲反驳回去。
十年过去,在杨海彬的坚持下,父亲总算是把烟戒了。一个又一个十年过去,戒烟后的父亲自己也发现,不吸烟以后身体悄悄的发生了改变,健康状况明显好转。三十年后的今天,过去和父亲年纪差不多的乡亲,有的已经不在了,有的患上了肺气肿,走几步就要停下来大口喘气。杨海彬庆幸当年劝父亲戒烟,更庆幸父亲戒掉了烟。“你想,长期吸烟,卷烟里的焦油等有害物质完全敷住了肺泡,侵害了身体,健康怎么会好?”杨海彬说,就好比一块海绵,如果敷满了油脂,气孔怎么能够吸水呢?
不知道
很多人不知道吸烟的危害,对烟草危害的认识不足。控烟可以提升生命质量,烟草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可预防死亡原因。烟草对健康的危害不容置疑,拒绝烟草可以迅速提升生命健康的质量。
第二个故事:不愿改
杨海彬有一个老同事,吸烟很多年了,他的妻子一直希望他戒烟,说了多少次都没用。为了让丈夫戒烟,同事的妻子甚至找到杨海彬,希望他帮着劝劝自己丈夫。杨海彬也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烟草危害、健康生命什么都讲了,同事本身也是卫生系统的,其实也懂。但他还是不愿戒烟。后来,同事的女儿结婚了;后来女儿怀孕了……同事的妻子好好的和他谈了一次。她说:“我和你结婚二十多年,劝你戒烟也劝了二十多年。女儿马上就要有下一代,我们也要升级了。以前,你吸烟,我从客厅追到卧室,从餐厅追到阳台,也都没有让你戒成烟。我们只有一个女儿,女儿现在怀的孩子就是我们家的第三代,我们都希望孩子健健康康的出生,你看着办吧!”听完妻子的话,他抽完最后一包烟后,从此以后再也没抽烟!
不愿改
不愿改,最终伤害的是家人和身边的人。很多人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却不知道吸烟不仅对自己的健康有害,烟草产生的二手烟和三手烟对家人、同事、爱人的危害更加严重,尤其是妇女和儿童,还有孕妇,都可能带来不可逆的健康影响。
第三个故事:不愿治
还有一个朋友,得了癌症,他是吸烟者,患的是肺癌。他和杨海彬说,吸烟也得癌,不吸烟也得癌,那还不如吸烟,不治了!我说,咱们试试看嘛。既然你说吸烟也得癌症,不吸烟也得癌症,50对50,做好两手准备,不过就是时间的问题。
其实世界卫生组织早已将吸烟定义为慢性尼古丁依赖性成瘾性疾病,第八版内科学也将烟草危害以及烟草导致的一系列疾病定义为“烟草病学”写入教科书,烟草依赖是心理和生理的对尼古丁依赖的疾病,有一个疾病编号ICD10,F17.2。
既然是病就需要治疗。目前,药物治疗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一般1~3个月就可以实现戒烟,戒烟后身体状况会有明显的改善,避免了烟草对全身各系统的损害,生活质量会明显提高。
不愿治
烟草的危害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随着年龄越大,免疫力也逐渐下降,吸烟带来的健康问题就会越明显。什么时间戒烟都不晚,只要有心,就可以戒。杨海彬说,让身边吸烟的人远离烟草,是为了他的健康,自己也可以免受二手烟的危害。未来健康中国将是无烟中国,健康家庭、健康的单位,也都将是无烟!
审核
赵白帆
责编
汤蕊
美编
赧永维
校对
蒋大为
撰文
汤蕊
往期精彩,点击阅读......
评论:尽快通过全国公共场所控烟立法,实现“健康中国”目标
烟雾袅袅,却是对血管的温柔一刀
扫描